现行乙醇汽油存争议 清洁能源应谋求多元化发展
2013-07-16 14:01: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成本上涨 现行乙醇汽油存争议
一般而言,乙醇汽油其实主要指一种由玉米及木薯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配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标准,乙醇汽油可以是90%的普通汽油,再加上10%的燃料乙醇调和制成。目前在我国至少有十个地区都在使用这种乙醇汽油。
2012年,国家又核准了5家燃料乙醇企业,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范围已覆盖9省27个地市,实际总产能达到220万吨,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使用国。
最初制造乙醇汽油的原料就是玉米或者甘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使用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生产大量乙醇的话,将会出现“与粮争地”的尴尬局面,因而政府在数年前对此行业的态度也已经明确,即持有保留意见。
玉米价格在近期上涨,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是乙醇汽油惹的祸。而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则指出,造成该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6个原因,如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去年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预期等等,而玉米乙醇项目并非推动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而且也有专家认为,不是所有玉米都可以制造乙醇的,只有那些含酒精量99.5%及以上的所谓无水酒精,才能够算是乙醇。每年,乙醇要消耗玉米1600万吨左右,而2009年中国的玉米产量约为1.6亿吨,所以乙醇需玉米的占比不算太高。
另一方面,封闭运行、定点生产、定点调配导致民营加油站难以生存,扭曲了市场环境,加剧了垄断,甚至推高了试点地区的油价。安徽省工商联石油商会的调查显示,在封闭运行推广乙醇汽油期间,该省内原有的60余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萎缩到只剩3家,且只能批发柴油销售。加油站进货价也比周边省份的普通无铅汽油每吨高出约400元。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为190万吨,其中170万吨是用玉米和小麦,按照3吨玉米产出1吨燃料乙醇的比例,一共需要大约510万吨的玉米;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燃料乙醇的消耗不足2.5%;加之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已高度国际化,还可以进口更为便宜的国外玉米,基本可以满足加工需要。
非粮乙醇是重点 替代能源应多元化
虽然政策走向存在争议,但对发展清洁能源毫无争议。在燃料乙醇方面,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非粮、纤维素乙醇应是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也有人在探索其他乙醇汽油技术。诺维信全球执行副总裁托马斯・纳奇就曾表示,中国每年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为6亿~7亿吨,除了喂养牲畜和秸秆还田,多余的2亿多吨秸秆即可用来生产乙醇。而按5吨秸秆生产出1吨乙醇计算,从2亿多吨秸秆中可以得到5000多万吨乙醇,几乎等于目前中国的汽油总消耗量。
基层建议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角度,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国清洁能源的布局,做到既满足各区域对能源的需求,又保证供应稳定、节约成本,体现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封闭推广单一品种清洁能源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考虑到地区特性。
如在东北等产粮大省,可以继续发展粮食乙醇汽油和利用秸秆等生产的非粮乙醇汽油;在长江流域和南部亚热带地区,如广西,可以发展甜高粱、木薯等燃料乙醇混配的汽油;在西北等产煤大省,可以发展甲醇汽油;在其他不具备生物作物和煤炭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天然气动力能源等。
其次,积极发展其他替代能源,做到“多条腿走路”。江淮汽车动力研究院量产支持部部长高伟提出,与农业链条的乙醇相比,工业链条的甲醇也具有作为燃料的优势。
此外,在各种车用替代能源中,天然气也是理想的清洁燃料,拥有资源、环保、经济、安全上的多重优势。如压缩天然气汽车(CNG)能耗低、污染排放小,是国际公认的理想车用替代能源,液化天然气汽车(LNG)除具备压缩天然气汽车的优点之外,还有续航里程长的优势。同时,电动汽车作为零排放交通工具,其动力主要来自电厂所发的电能,还可以选择在夜间充电,避开用电高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也应大力支持。
一般而言,乙醇汽油其实主要指一种由玉米及木薯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配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标准,乙醇汽油可以是90%的普通汽油,再加上10%的燃料乙醇调和制成。目前在我国至少有十个地区都在使用这种乙醇汽油。
2012年,国家又核准了5家燃料乙醇企业,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范围已覆盖9省27个地市,实际总产能达到220万吨,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使用国。
最初制造乙醇汽油的原料就是玉米或者甘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使用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生产大量乙醇的话,将会出现“与粮争地”的尴尬局面,因而政府在数年前对此行业的态度也已经明确,即持有保留意见。
玉米价格在近期上涨,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是乙醇汽油惹的祸。而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则指出,造成该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6个原因,如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去年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预期等等,而玉米乙醇项目并非推动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而且也有专家认为,不是所有玉米都可以制造乙醇的,只有那些含酒精量99.5%及以上的所谓无水酒精,才能够算是乙醇。每年,乙醇要消耗玉米1600万吨左右,而2009年中国的玉米产量约为1.6亿吨,所以乙醇需玉米的占比不算太高。
另一方面,封闭运行、定点生产、定点调配导致民营加油站难以生存,扭曲了市场环境,加剧了垄断,甚至推高了试点地区的油价。安徽省工商联石油商会的调查显示,在封闭运行推广乙醇汽油期间,该省内原有的60余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萎缩到只剩3家,且只能批发柴油销售。加油站进货价也比周边省份的普通无铅汽油每吨高出约400元。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为190万吨,其中170万吨是用玉米和小麦,按照3吨玉米产出1吨燃料乙醇的比例,一共需要大约510万吨的玉米;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燃料乙醇的消耗不足2.5%;加之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已高度国际化,还可以进口更为便宜的国外玉米,基本可以满足加工需要。
非粮乙醇是重点 替代能源应多元化
虽然政策走向存在争议,但对发展清洁能源毫无争议。在燃料乙醇方面,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非粮、纤维素乙醇应是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也有人在探索其他乙醇汽油技术。诺维信全球执行副总裁托马斯・纳奇就曾表示,中国每年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为6亿~7亿吨,除了喂养牲畜和秸秆还田,多余的2亿多吨秸秆即可用来生产乙醇。而按5吨秸秆生产出1吨乙醇计算,从2亿多吨秸秆中可以得到5000多万吨乙醇,几乎等于目前中国的汽油总消耗量。
基层建议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角度,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国清洁能源的布局,做到既满足各区域对能源的需求,又保证供应稳定、节约成本,体现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封闭推广单一品种清洁能源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考虑到地区特性。
如在东北等产粮大省,可以继续发展粮食乙醇汽油和利用秸秆等生产的非粮乙醇汽油;在长江流域和南部亚热带地区,如广西,可以发展甜高粱、木薯等燃料乙醇混配的汽油;在西北等产煤大省,可以发展甲醇汽油;在其他不具备生物作物和煤炭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天然气动力能源等。
其次,积极发展其他替代能源,做到“多条腿走路”。江淮汽车动力研究院量产支持部部长高伟提出,与农业链条的乙醇相比,工业链条的甲醇也具有作为燃料的优势。
此外,在各种车用替代能源中,天然气也是理想的清洁燃料,拥有资源、环保、经济、安全上的多重优势。如压缩天然气汽车(CNG)能耗低、污染排放小,是国际公认的理想车用替代能源,液化天然气汽车(LNG)除具备压缩天然气汽车的优点之外,还有续航里程长的优势。同时,电动汽车作为零排放交通工具,其动力主要来自电厂所发的电能,还可以选择在夜间充电,避开用电高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也应大力支持。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