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清洁能源 > 正文

国内首个高寒地区沼气发电站万事俱备只欠“牛粪”

  2013-05-16 11:40:16    来源:东北网 
A- A+
电力18讯:    
  5月14日讯近年来我省养牛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牛粪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牛粪非但不能做农用肥料,反而会对耕地造成污染,形成土壤板结。大地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大量牛粪被丢弃堆放,风干成一堆坚硬的“废渣”。为解决牛粪污染问题,黑龙江省科学院科技孵化中心曾引进加拿大集成牛粪沼气发电技术,然而在顺利度过了试运行阶段后,整套先进系统却没了用武之地。

从加拿大引进的牛粪沼气发电设备一直荒废着。

  一方面是巨大的环境需要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先进的技术无法运行和推广,本应该顺风顺水的环保项目,为何处于停摆窘境呢?

高科技环保项目停摆

  近日,记者来到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出县城不远就看到了这个落成了11年的项目:精致整洁的绿色厂房,在平畴的大地上很是引人瞩目。走近却发现,这个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项目区处于停滞状态。省科学院科技孵化中心徐晓秋愁容满面地说:这个项目是由省科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主要针对黑龙江省这样的高寒地区进行沼气发酵,是我国高寒地区唯一正在运行的利用牛粪生产沼气发电并产生沼渣肥料的综合系统。该系统节能、环保,除首次运行时需要启动能源外,整套系统闭路循环,不需要外部电力供给。也就是说,这不仅克服了传统沼气池因为冬季气温低,发酵困难的技术难题,还是一个“一锤子”的买卖――只需先期投资建厂,按部就班,便可以稳步生产。根据测算,该项目在各项指标满足的情况下,每年可处理1万吨牛粪便,生产沼气7.5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以沼渣制成的生物肥料2000吨,发电120万千瓦。这些电可供近8000个家庭使用一个月。按照计划电站运行时还要点亮临近的奶牛广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变废为宝的高科技项目,却在热热闹闹的试运行后戛然而止。

原料难题致运行困局

  谈及暂时停产的原因,徐晓秋介绍,“原料”持续短缺是最主要原因。项目之所以选择杜尔伯特,看重的是这里养牛大县的优势,牛多了排泄的牛粪自然也足够多。2010年,杜尔伯特全县奶牛存栏16.5万头,2011年存栏量突破18万头。尽管近两年数字有所变化,但按照1头牛每天排泄30公斤算,10万头牛产生出1万吨牛粪供应沼气发电站应绰绰有余。徐晓秋说,可惜这么丰厚的资源不能为“我”所用,试运行期间能够给项目提供支持的只有附近1个中型养牛场。然而该养牛场的存栏量不断降低,为了完成试运行期间的测算,研究院只得自掏腰包向周围养牛散户收购牛粪。而对于科研单位来说,经费都来自项目,试运行时还能挺一阵,而要维持此后的正常运转则力不从心。经过一个冬天的试运行,寒地沼气发电技术虽试验成功,可却不得不告一段落。

  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试运行时生产的沼渣,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现在还堆放在露天仓库里。工作人员介绍,生牛粪直接接触地表会产生热量,消耗土壤氧气,形成板结,还会传播寄生虫的卵、病源微生物,因此不经处理不能当做肥料使用。而缓解这种板结症状最好的肥料就是眼前的沼渣。工作人员感慨,一项已经被证明成功的新技术,各方面都获得认可却得不到推广应用,很遗憾。

环保项目需政府助力

  徐晓秋对记者说,现在大家都看到养牛的好处,其实牛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从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说,全球饲养的牛不但远超过其他家畜,甚至还超过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牛粪的危害更是无需赘言。目前我国对畜牧污染并没有明确的法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在外围有一些条目的限制。而作为畜牧业大省,我省针对畜牧企业污染问题主要是在资质审查上设置门槛,没有处理牛粪污染设施的养牛企业很难得到审批,可事实上多数牛粪处理设备没有起效,这就给环境带来了危害。

  想到项目的未来,徐晓秋认为:“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引进这个项目就是看好了它的应用前景。可没想到各方面的掣肘这么多,而这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老话题。联系到项目上,发电站不该无偿处理牛粪,那么收集、运输、处理的成本又由谁来支付,这需要有人站出来主导、协调、管理。”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大唐乌拉特风电公司锁定关键点冲刺年终目标
  • · 中德联手拟开发河北省首个风电制氢示范项目
  • · 宁波供电公司调研风电资源并网方案
  • · 内蒙古卓资县10MW风光互补项目开工建设
  • · 国电龙源电力前10月风电量同比增长33.66%
  • · 新疆风电入网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
  • · 水电五局承建的埃塞阿达玛二期风电工程首台风机吊装成功
  • · 大唐华银城步新能源公司南山风电场二期工程全部风机顺利完成吊装
  • · 大风送喜讯 辽宁电网风电电力再创历史新高
  • · 湖北LNG工厂国产化率突破99%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