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技术 > 正文

无功补偿与节能降耗

  2012-07-31 11:31: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 基于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在供配电系统选择并使用了无功补偿。阐述了选矿厂生产设备在使用无功补偿装置后,提高了功率因数,节约了电能,供 电稳定可靠 。

引 言:
  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用电设备属感性负荷,运行时会吸收大量无功功率,降低 系统电压和功率因数,增加线路损耗、降低供电能力。

  某限公司选矿厂内一些大型设备为变频控制 ,使用了大功率 变频器。 变频器为非线性负载, 产生大量谐波电流, 造成电网及配电系统不稳定, 为解决供配电存在的隐患在供配电系统应用了无功补偿技术,以提高供配电质 量,保证生产顺利。

无功补偿原理

  当电网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阻性电气设备如白 炽灯、 电热器等从电网上获得的功率 P 等于电压 U 和电流 I 的乘积, 即: P=U×I。 电感性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由于在运行时需要建立磁场, 此时所消耗的 能量不能转化为有功功率, 故被称为无功功率 Q。 此时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 φ。 在选择变配电设备时所根据的是视在功率 S,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 S =(P2 + Q2)1/2。无功功率为:Q=(S2 - P2)1/2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功率因数:cosφ=P/S

  无功功率的传输加重了电网负荷,使电网损耗增加,系统电压下降。故需对 其进行就近和就地补偿。并联电容器可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当容性无功功率 QC 等于感性无功功率 QL 时,电网只传输有功功率 P。

无功补偿形式
  无功补偿分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三种。集中补偿方式所用电容器 组的容量较分组补偿或就地补偿小, 利用率更高, 但未对变、 配电所各馈线补偿, 仅减轻了电网的无功负荷。分散补偿方式中的电容器组的利用率较就地补偿高, 因此总的需要量较就地补偿小,是一种经济合理的补偿方式。

补偿容量的确定
  电网里输、变、配电设备和电力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损耗约各占一半,为减 少消耗,须减少无功在电网里的流动。最好是从用户开始增加无功补偿,提高用 户负荷的功率因数,可减少发电机无功出力和输、变、配电设备中的无功电力消 耗,从而降低损耗。按式 Qc= P ( 1 / cos 2 ϕ1 − 1 − 1 / cos 2 ϕ 2 − 1) 计算补偿的无功 功率容量 Q,式中 P 为最大负荷日平均有功功率; cos ϕ1 、 cos ϕ 2 分别为装设补 偿装置前后功率因数实测值。

无功补偿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

无功补偿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 无功补偿工作还遇到如下问题: 1、电容器损坏频繁。 2、 电容器外熔断器在投切电容器组及运行中常发生熔断。3、电容器组经常投入使 用率低。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如下:1、电容器损坏主要原因由于 在选择电压等级时没有考虑谐波背景的影响,造成所选择的电压等级偏低,长期运行电容器将容易损坏。2、电容器外熔断器经常发生熔断,主要是合闸涌流对 熔断器的冲击或者熔断器额定电流的选择偏小造成的, 或是不同电抗率组别的电 容器组投切顺序不当所致。3、电容器投入使用率低主要是由于在电容器容量选 择及分配不当造成的。

结 语
  可见,在电网中加装适当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而提 高功率因数又可以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从而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供 用电系统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高压和低压相结合无功 补偿是高效用电、节能降耗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4 版.
2.于建平.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及发展动向阴.供用电,2003(6)
3.憾晓亮.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1999,23(6)
4.陆安定.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 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案例解析】光伏+光热:基于太

2018-09-20

热点排行
  • · 江苏万德环保科技公司获870万国家财政补助
  • · 湿法脱硫液气比的影响因素及参数确定
  • · 哈锅燃煤耦合垃圾发电技术通过能源局评审
  • ·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遭遇瓶颈,这家创业公司将CO2制成化学品切入万亿碳市场
  • · 清洁煤发电研究已经取得新成果
  • · 水泥余热发电电气基础知识33题
  • · 火电行业剑指高效清洁 勇闯323克煤耗关
  • · 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研发脱硝技术 脱硝率达81.86%
  • · 电能质量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 火电厂巧改除尘输灰系统一举多得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