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能芯:节能减排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7-06-19 14:33:3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科技日报2007年6月19日讯 6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安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与自清洁技术――洁能芯”进行了技术鉴定。
由中国工程院著名动力机械专家王玉明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著名传热学专家陶文铨院士担任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洁能芯”是以场协同理论为基础,以量大面广的管壳式换热器为对象,通过多学科前沿技术的综合集成,研究成功的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强化传热和在线自动清洗的双重功效,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望推动管壳式换热器节能技术领域的跨越发展。
据悉,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杨卫民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经过两年的努力攻关,完成了“洁能芯”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应用的整个研究开发全过程。其主要创新点包括独创性地提出了一种传热管内单元转子组合式强化传热与自清洁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管壳式换热器效率低下的问题,攻克了换热管内结垢的顽症;通过研究“洁能芯”转子与管内介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原理,确定了转子结构参数和介质流速与转子转速之间的关系,取得了转子速度场、介质流场与传热温度场之间协同作用强化传热的良好效果;通过仿真模拟和可视化实验研究,揭示了转子在线自动清洗传热管内壁的作用机理;在强化传热理论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流体动力学、材料化学和成型工艺等方面的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避免了螺旋扭带或胶球清洗等技术存在直接刮磨管壁的缺陷,保证了换热设备的安全;在50MW火力发电机组凝汽器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使凝汽器真空度提高2.97KPa,机组发电煤耗率降低5.049g/(KW•h),节约冷却用水9.8%%,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由中国工程院著名动力机械专家王玉明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著名传热学专家陶文铨院士担任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洁能芯”是以场协同理论为基础,以量大面广的管壳式换热器为对象,通过多学科前沿技术的综合集成,研究成功的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强化传热和在线自动清洗的双重功效,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望推动管壳式换热器节能技术领域的跨越发展。
据悉,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杨卫民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经过两年的努力攻关,完成了“洁能芯”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应用的整个研究开发全过程。其主要创新点包括独创性地提出了一种传热管内单元转子组合式强化传热与自清洁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管壳式换热器效率低下的问题,攻克了换热管内结垢的顽症;通过研究“洁能芯”转子与管内介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原理,确定了转子结构参数和介质流速与转子转速之间的关系,取得了转子速度场、介质流场与传热温度场之间协同作用强化传热的良好效果;通过仿真模拟和可视化实验研究,揭示了转子在线自动清洗传热管内壁的作用机理;在强化传热理论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流体动力学、材料化学和成型工艺等方面的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避免了螺旋扭带或胶球清洗等技术存在直接刮磨管壁的缺陷,保证了换热设备的安全;在50MW火力发电机组凝汽器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使凝汽器真空度提高2.97KPa,机组发电煤耗率降低5.049g/(KW•h),节约冷却用水9.8%%,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