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焦点头条 > 正文

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碳达峰碳中和主力军

  2021-04-03 22:25:3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国新办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观察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王怡 支彤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

“十四五”期间,能源系统将如何推动碳达峰目标稳步实现?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出怎样的新特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怎么干?

在3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对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

“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力军成长为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章建华表示,正研究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和任务举措,围绕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等重点任务,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怎么看?

——“没有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蓬勃兴起”

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发布会上的一组数据,彰显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价值体现:

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与79.8万吨。

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我国可再生能源稳居世界首位的开发利用规模,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始终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产品,贡献了中国智慧,发挥了中国力量。”章建华表示。

当前,我国水电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承担了海外70%的水电建设任务;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为全球市场供应了58%的多晶硅、93%的硅片、75%的电池片、73%的组件;作为世界最大的风机制造国,我国风机产量占全球半数,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中国产品。

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开创了光伏扶贫这一可再生能源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径,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成功经验,探索了光伏治沙新模式,开展了可再生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推广了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新业态,正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交通、工业等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已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坚力量。大规模发展不仅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更由此推动成本快速下降,竞争力迅速提升,使全球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加快成为新增主力能源由目标变为现实。

“可以说,没有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蓬勃兴起,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章建华说。

可再生能源保持发展后劲,怎么办?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边界条件、发展逻辑以及发展机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将如何演变?

发布会上,李创军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行业发展的边界条件、发展逻辑及发展机制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

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到增量主体,带来的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然而,由“补充”变为“主体”,伴随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及发电量不断增长,如何避免重蹈弃风弃光覆辙成为市场担心。

黄学农介绍,2018年起,国家能源局制定实施了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弃风弃光问题逐年好转,风电光伏利用率大幅度上升,到2020年风电利用率已经达到97%,光伏利用率达到98%。

“这个水平在全世界领先。”黄学农指出,电力系统一手牵着发电侧、一手牵着用户侧,过去是发电设施随着用户需求调整,发电、输电、用电同时完成。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由于新能源存在“靠天吃饭”特性,而用户用电需要可靠保障,两方面如何融合、衔接起来?就需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使得新能源得到更好消纳。

此外,在回应媒体关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补贴资金不足等问题,李创军表示,针对部分可再生能源企业受补贴资金滞后影响出现的资金紧张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已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旨在通过统筹能源、财政、金融等相关领域政策支持,为企业纾困、保持发展后劲。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怎么干?

——“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3060'目标的必然选择”

“从现在到2030年碳达峰,还有两个五年、共10年的时间,'十四五'是第一个五年,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攻坚期,国家能源局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来发展非化石能源。”章建华表示。

“十三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2.1%提高到15.9%,平均每年提高了0.76个百分点。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这意味着,“今后十年平均每年要提高0.9个百分点,相当于平均每年要增加非化石能源约7000万吨标准煤,任务确实非常艰巨。”李福龙表示。

记者注意到,围绕推动碳达峰稳步实现,“制定更加积极的发展目标”“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成为发布会上的关键词。

据透露,国家能源局正研究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和任务举措,围绕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等重点任务,拟订配套政策措施。

同时,国家能源局将衔接好国家和省级“十四五”能源规划,把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节能减排和碳达峰等目标落实到规划中。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压实各级各地碳减排责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碳达峰。“这项工作现在就要开始干、着手干。”章建华说。

“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是我们实现'3060'目标的必然选择。”黄学农指出。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是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他表示,下一步,要着力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力产供储销体系,保障电力安全可靠。通过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储能侧等方方面面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着力推动源网荷储的互动融合,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满足各类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着力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集中攻关、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体系。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新能源新增装机近12亿千瓦,两大

2021-04-07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

2021-04-07

竞速“碳中和”!温州启动分布式

2021-04-07

人民日报:“碳中和”催生新机遇

2021-04-07

PPT分享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2021-04-07

热点排行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大唐集团2014年环保投入逾70亿元
  • · 王志轩:电力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辩证地看
  • · 上海环保局称2014年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 · 电力减排:现有技术难支撑“超低排放”烟尘监测
  • · 中国电力行业八年减排二氧化碳47.3亿吨
  • · 国家能源局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进行专题调研
  • · 大手笔!201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污染防治资金600亿元
  • · 华电集团节能减排出新招
  • · 重污染燃煤电厂2020年将关停
推荐阅读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质疑中国煤电厂的监测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电厂人你怎么看?
  • · 风电环评“紧箍咒”
  • · 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较好可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规模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