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焦点头条 > 正文

地球吸收人为排放物能力30年内减半

  2021-01-25 09:09:30    来源:科技日报 
A- A+
电力18讯:

科技日报讯 (记者冯卫东)据近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报道,美国研究团队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地球的生物圈吸收的碳超过了释放的碳,但这种趋势正在减缓甚至可能逆转。研究警告说,地球正处于致命的气候变化“临界点”的边缘,到2050年,地球吸收三分之一人为排放物的能力可能减半。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回空气中来帮助减轻全球变暖,这是地球的“呼吸”。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为全球每个主要生物群落创建了温度曲线,以预测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

该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凯瑟琳·达菲博士警告说,由于全球变暖迫使平均温度升高,地球上出现了“稳定增长的热”,这最终将把世界上某些碳汇变成碳源,从而加速气候变化。

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不到百分之十的陆地生物圈经历的温度超过了光合作用的最高温度。但以目前的排放速度,到2050年,多达一半的陆地生物圈可能会经历超过该生产力阈值的温度。而且,世界上一些碳含量最高的生物群落,包括亚马孙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以及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针叶林带,将是最早达到这一临界点的生物群落之一。

达菲博士说:“就像人体一样,我们知道每个生物过程都有一个温度范围,在该温度下它可以发挥最佳作用,而在高于这个温度时,功能会恶化。”

研究人员还表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在温度响应的细节上各不相同,但是当温度太高时,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都会下降。

这项新研究是第一个从全球范围的观测数据中检测光合作用温度阈值的研究,为了解整个地球上的实际生态系统及其响应方式提供了一个窗口。

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新方法,能够为每个主要生物群落和整个地球生成温度曲线。研究发现并揭示了一个温度临界点,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植物捕获和储存大气中碳的能力(称为“陆地碳汇”)会降低。

研究人员警告说,碳吸收的温度“峰值”在某些植物中为18℃,在另一些植物中为28℃。这意味着在许多生物群落中,持续的变暖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而呼吸频率则呈指数增长,从而使生态系统的平衡出现了从碳汇到碳源的转变,加速了气候变化。

新研究分析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非常低。结合观察到的温度范围内生态系统呼吸速率的增加,研究发现,温度升高到18℃以上可能会对陆地碳汇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不抑制气候变暖以保持或低于《巴黎气候协定》规定的水平,地球碳汇将不会继续抵消人类的排放并为人类赢得时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新能源新增装机近12亿千瓦,两大

2021-04-07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

2021-04-07

竞速“碳中和”!温州启动分布式

2021-04-07

人民日报:“碳中和”催生新机遇

2021-04-07

PPT分享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2021-04-07

热点排行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大唐集团2014年环保投入逾70亿元
  • · 王志轩:电力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辩证地看
  • · 上海环保局称2014年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 · 电力减排:现有技术难支撑“超低排放”烟尘监测
  • · 中国电力行业八年减排二氧化碳47.3亿吨
  • · 国家能源局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进行专题调研
  • · 大手笔!201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污染防治资金600亿元
  • · 华电集团节能减排出新招
  • · 重污染燃煤电厂2020年将关停
推荐阅读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质疑中国煤电厂的监测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电厂人你怎么看?
  • · 风电环评“紧箍咒”
  • · 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较好可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规模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