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焦点头条 > 正文

环保行业坠入最寒“严冬”?

  2019-03-02 22:45:19    来源: 
A- A+
电力18讯:50余家环保上市企业现已公布2018年业绩预(快)报,受政府“去杠杆”、融资环境恶化、PPP项目清库等影响,行业表现大幅受挫。这既有客观环境影响,也有行业自身原因。“引入国资”成为当前普遍被认可的有效途径之一。





  年关难过——对节能环保行业而言,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接连“暴雷”,让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少有欢喜,更多是愁”。



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不完全统计获悉,50余家环保上市企业现已公布2018年业绩预(快)报,受政府“去杠杆”、融资环境恶化、ppp项目清库等影响,行业表现大幅受挫。虽有碧水源、东方园林等“坚挺者”的支撑,但因受创企业占据多数、业绩分化明显,行业整体处于下滑状态。



亏损队伍不乏曾经的佼佼者,

如以垃圾发电著称的盛运环保,因累计逾期债务超过36亿、2018年预亏约25亿元,面临退市风险;

被视为“生物质发电第一股”的凯迪生态,逾期债务达100多亿元,全年深陷诉讼泥沼;

以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见长的神雾集团及实际控制人被列为“老赖”,年利润预亏14.93亿—14.98亿元……

在2018年业绩暂未公布完毕的情况下,多家机构发布研报称,环保板块市值缩水已是不争事实。



国家重视、政策利好,红极一时的环保行业为何“雷声滚滚”,频繁受挫,环保行业又如何自救、能否翻盘?



全年跌幅位居第一

多家龙头个股风光不再



环保板块巨幅下跌,在一年前实际就有了苗头。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8年中期报发布时,环保上市企业便集中出现违约债务高企、财务成本加重、信用等级下调等反常状况。彼时,行业自身也意识到“寒冬”的来临,多位专家疾呼提醒:环保行业正陷入“最严”危机。



“这不是一次缓慢发酵,而是不同于以往的断崖式危机,从2017年底开始或将持续一年~一年半时间。目前虽不能预测最终结果,但可预见,这是2008年以来环保产业遭遇的最严考验。”北控水务集团高级副总裁于立国这样向记者形容。而增速整体放缓、市值大幅缩水的现实,也进一步佐证了其说法。





  

根据权威机构申万宏源统计,2018年环保行业整体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仅为4.57%,低于上年同期增速约22.99个百分点。环保指数全年下跌达到49.68%,在29个一级子行业中跌幅最大,跑输大盘25.09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21.03个百分点。来自首创证券的分析也显示,2018年环保板块总体市值缩水约45%,大幅跑输上证综指。在此背景下,各大券商、研究机构不约而同总结认为:“环保成为2018年最大的雷”。



除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一度风光的龙头个股也纷纷受挫。例如,2018年5月,东方园林就体验了一把史上“最凉”发债,原计划两个债券品种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最后却只募得5000万元,更有一个产品直接无人问津。以该事件为开端,记者粗略估算,遭遇资本难题的环保上市公司达一半以上。



“环保行业雪崩式下跌虽始于东方园林发债失败的个体性事件,但因行业整体面临极端不利的外部环境下,龙头个股难免也出现大幅下跌。”招商证券环保公用事业团队相关负责人解释。



有投融资环境的客观影响

也有行业自身局限

 

不可否认,2018年的“冬天”让环保行业备感寒冷。但在国家大力支持、需求长期旺盛的背景下,环保行业怎就冷了下来?既有客观环境影响,也有来自行业自身的原因。



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看来,折戟首先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从细分领域看,我们发现大气治理、水治理等板块业绩波动较大,监测、危废等走势则相对平稳,后两者正是国家目前重点支持的方向。以大气治理为例,火电厂脱硫脱硝改造等业务曾支撑了大量环保项目,治理企业因此受益。随着改造完成越多,剩余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少,现阶段治理重点虽已转向挥发性有机物,但其体量和规模远小于脱硫脱硝。换句话说,投资机会本身就在缩减。”



同时,受国家严控地方ppp项目、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宏观“去杠杆”等影响,融资压力进一步传导至企业。“去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为突出。大型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中小型环保企业开始出现融不到钱的情况。”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称。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也向记者证实,尤其对于民营环保企业,做项目往往离不开融资。一旦缺钱,项目进度难免受到影响;反过来,金融机构同样不愿承担风险,项目发展越是受限,融资门槛越在提高。“在部分企业风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味‘加杠杆’,导致负债率一步步提高。”



除客观因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俊认为,其中也有行业自身局限。“我国金融机构的平均贷款期限约为两年,但环保项目动辄10年、15年周期。短期内不断再融资或把短期贷款做长线投资,环保企业风险陡增。”



薛涛也指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一半行业利润是来自高资本、高投入的工程类项目,“但这些项目主要以施工为主,运营属性相对较弱,并非长期而稳定的收入。相比之下,运营才是构建持续稳定竞争力之锚。”



环保仍是市场刚需所在

亟待寻找新“量”点



面对困境,一些环保上市企业已展开积极自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引入国资”成为当前普遍被认可的有效途径之一。2018年下半年至今,已有10余家环保上市民企成功获得“国资”驰援,合作对象既有诸如南昌市政府等官方平台,也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川投集团等大型企业。



“短期内,这是一条可预见效果的可行自救路径,不仅能解决资金难题,还可以为民企一方带来更多资源,弥补现有商业模式中的短板。”上述未具名券商专家称。而从另一角度看,“国资”加入也催生着行业格局的洗牌重组,“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生存下来。”



自救之下,环保板块业绩能否迎来扭转呢?上述券商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依然存在短板,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治理力度也将持续,因此环保产业投资刚需仍在,未来增长空间持续乐观,这给行业带来曙光。“2019年开年以来,民企融资、减税等利好消息不断,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意见》等政策支持,客观上也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结合市场对行业投资属性的认识变化,我们鼓励企业在细分领域找机会、积极寻找新的增量。”



对此,多家券商机构集中指出,环境监测、垃圾焚烧、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可作为下一阶段重点关注的细分“量”点。“在垃圾焚烧行业逐渐步入成熟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垃圾焚烧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将体现在规模增长和提质提效,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性逐步放大。着眼于大固废,项目储备充裕且精细化管理的公司有望胜出。”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举例称。



“不过我们应看到,即便形势乐观,环保行业也难恢复到此前红极一时的状态了。因为历经洗牌、重组等考验,无论行业‘游戏规则’,还是投资热情、规模等都将走向理性,前几年项目放水等情况再难卷土重来。”薛涛提醒称。



信息来源:中国环联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新能源新增装机近12亿千瓦,两大

2021-04-07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

2021-04-07

竞速“碳中和”!温州启动分布式

2021-04-07

人民日报:“碳中和”催生新机遇

2021-04-07

PPT分享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2021-04-07

热点排行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大唐集团2014年环保投入逾70亿元
  • · 王志轩:电力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辩证地看
  • · 上海环保局称2014年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 · 电力减排:现有技术难支撑“超低排放”烟尘监测
  • · 中国电力行业八年减排二氧化碳47.3亿吨
  • · 国家能源局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进行专题调研
  • · 大手笔!201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污染防治资金600亿元
  • · 华电集团节能减排出新招
  • · 重污染燃煤电厂2020年将关停
推荐阅读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质疑中国煤电厂的监测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电厂人你怎么看?
  • · 风电环评“紧箍咒”
  • · 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较好可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规模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