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焦点头条 > 正文

碳价或将稳步上升,但全国碳市场何时交易仍存在不确定性

  2018-07-14 16:08:06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A- A+
电力18讯:

 eo记者 潘秋杏

 

一份面向中国碳市场业内专家及相关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碳价的持续提高表示出强烈的信心,并认为未来几年碳价对投资决策越来越大。

 

由于不确定性,半数以上的受访者预计碳市场的全面运行要到2021年到2025年期间实现。对电力行业而言,三分之二的电力行业受访者预计电力行业到2020年可以进行碳交易。

 

这份7月10日发布的《2018 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由中国碳论坛、ICF 国际咨询公司、中创碳投、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挪威环境局和荷兰碳排放管理局联合开展。

 

此次中国碳价调查是2017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后开展的首 次市场调查,于2018 年3月至4月期间展开。此次调查收到超过300份有效回复,其中68%的受访者来自企业,近半受访者来自区域性碳市场的参与企业、或是即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

 

2017-2018年各试点配额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截至2018年5月30日,北京、上海等试点2017-2018年的碳价总体保持稳定。

 

北京价格较高,大多数时候维持在 50 元/吨以上;上海总体介于30-40 元/吨之间,在 2017 年 6 月底完成履约之后,价格曾出现一定程度下跌,后又逐步回升。深圳总体在30 元/吨左右,在2017年6月底完成履约之后,价格曾出现短暂下跌,后又逐步回升。湖北、广东价格较为平稳,湖北碳价位于15 元/吨左右,广东介于10-20 元/吨之间。天津交易活跃度较低,价格在 10-15 元/吨之间。

 

重庆自 2017 年以来价格呈“U”型走势。2017年3月之前价格为15 元/吨左右,后一度跌至 1 元/吨,至2017年底方始回升,目前价格接近30元/吨。

 

重庆碳排放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此前告诉eo,重庆碳排放交易价格实行涨跌幅限制,对碳价没有进行过多的控制。“过多控制市场价格,就违背本意,希望还是要通过市场发现价格。”

 

其实,从整体上看,目前市场活跃度较低,市场上整体供大于求,碳价并不高。有从业人员的设想是,为了达到减排目标,未来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完善,整体配额逐渐收紧,市场会逐步发现其本身的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均预期碳价将稳步上升。报告预计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平均碳价将从2020 年的人民币 51 元/吨上升到2025 年的人民币 86 元/吨。但碳价水平在更远的未来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预期的碳价并非是释放碳减排的唯一信号,报告提醒,强制关闭低效设施、鼓励节能、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等非定价政策将与碳市场这一政策工具共同推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

 

受访者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重点将转向碳市场、环境税、信息披露和能源补贴交易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

 

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中国已就减排目标作出明确承诺:到 2020 年,中国计划将碳排放强度较 2005 年时水平 降低 40%至45%,到2030年降低 60%至 65%。

 

87%的受访者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或更早达到碳排放峰值,48%的受访者预计将在 2025 年或更早的时间达峰。就在7月2日,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或许已经达到峰值,结构性经济变化使得中国得以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在全国碳市场筹备之际,大量的能力建设工作已陆续开展,但还有更多工作需要完成。

 

2011 年以来开展区域碳交易试点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重点排放单位将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实行统一管理。目前区域碳交易试点地区继续发挥现有作用,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全国碳市场过渡。而目前,试点过渡方案在研究制定中。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碳市场建设及运行初期需要坚实的法律依据作为支撑,至少需要国务院出台相关规定。

 

受访者认为“(控排企业)不履约的后果”应成为确保全国碳市场有效运作的法律政策中最重要的元素。尽管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高额罚款是非常有用的手段,但是选择最多的选项是对不履约公司进行负面信用记录,由此影响公司从银行获得资金的能力。

 

有金融从业者提醒,企业有不良和违约记录就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如果有强担保的主体,也会考虑担保公司实力。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的法律依据仍在制定中,国务院预计将在 2018 年出台一份全面规定。此外,受访者预计碳市场在未来十年内将成为激励公司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碳市场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2020年全国碳市场将发挥重要减排作用
  • 2020年全国碳市场将发挥重要减排作用
  • 扎实推进碳市场 构建电力转型新机制
  • 扎实推进碳市场 构建电力转型新机制
  • 半年已过,碳市场建设进展如何?
  • 半年已过,碳市场建设进展如何?
  • 截至5月25日广东碳市场总成交金额15.82亿元
  • 电力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碳市场 构建电力转型新机制
  • 售电公司如何在碳市场分一杯羹?
  • 碳配额分配方案已定 试点碳市场CCER交易重启
编辑推荐
新能源新增装机近12亿千瓦,两大

2021-04-07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

2021-04-07

竞速“碳中和”!温州启动分布式

2021-04-07

人民日报:“碳中和”催生新机遇

2021-04-07

PPT分享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2021-04-07

热点排行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大唐集团2014年环保投入逾70亿元
  • · 王志轩:电力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辩证地看
  • · 上海环保局称2014年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 · 电力减排:现有技术难支撑“超低排放”烟尘监测
  • · 中国电力行业八年减排二氧化碳47.3亿吨
  • · 国家能源局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进行专题调研
  • · 大手笔!201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污染防治资金600亿元
  • · 华电集团节能减排出新招
  • · 重污染燃煤电厂2020年将关停
推荐阅读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质疑中国煤电厂的监测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电厂人你怎么看?
  • · 风电环评“紧箍咒”
  • · 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较好可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规模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