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焦点头条 > 正文

火电排烟温度、湿度写入天津“大气标准” 新建项目执行“超超低”!

  2018-02-28 23:37:3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天津近日印发《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火电厂燃煤发电锅炉应采取相应技术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通过收集烟气中过饱和水蒸汽中水分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具体要求是:非采暖季(4月-10月),锅炉烟气排放温度最大限值为48℃,含湿量9.5%。采暖季(11月-3月),锅炉烟气排放温度最大限值为45℃,含湿量8.5%。

 

 

这也是首次在地方标准中,对锅炉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该标准明确了执行此要求的时间节点,新建火电项目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现有火电厂 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标准指出, 煤电锅炉采取相应技术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后,可利用余热对烟气再加热。

 

针对常规三项污染物,值得关注的是,天津此次对新建的火电锅炉提出了比“超低排放”更加严苛的限值,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执行5mg/m3、10mg/m3、30mg/m3。较国家2020版的“超低排放”减幅达到了50%、71%、40%。执行时间为自标准实施之日起。

 

对于现有的燃煤锅炉,标准限值为国家2020版的“超低排放”,即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10mg/m3、35mg/m3、50mg/m3。执行时间为 2018年7月1日起。

 

根据北极星环保网的统计,截止目前,算天津在内已有6个省份地区将“超低排放”写入地方标准。另外5个地区分别是河南、河北、上海、山东、浙江。

 

现将天津《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内容提取如下:

 

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锅炉;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单台出力65t/h以上的燃油、燃气发电锅炉;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单台出力65t/h以上采用煤矸石、生物质、油页岩、石油焦等燃料的发电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执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的燃气轮机组执行本标准中燃用天然气的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

 

2  常规污染物具体限值如下:

 

(1)新建项目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新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本标准表1规定的排放限值。

 

1.jpg


(2)现有项目


自2018年7月1日起,现有燃煤发电锅炉、以油为燃料的发电锅炉或燃气轮机组及以气体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组执行本标准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

自2018年10月1日起,现有以气体为燃料的燃气发电锅炉执行本标准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

 

1.jpg

 

3、烟气温度、含湿量限值如下:


(1)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新建火电厂燃煤发电锅炉应采取相应技术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通过收集烟气中过饱和水蒸汽中水分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应达到本标准表3规定的控制要求。

(2)自2019年7月1日起,现有火电厂燃煤发电锅炉应采取相应技术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采取相应技术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应达到本标准表3规定的控制要求。

 

1.jpg

 

燃煤发电锅炉采取相应技术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后,可利用余热对烟气再加热。


4、其他要求:

 

不同时段建设的锅炉,若采用混合方式排放烟气,且选择的监控位置只能监测混合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则应执行各时段限值中最严格的排放限值。


火电厂的煤场必须实施封闭管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新能源新增装机近12亿千瓦,两大

2021-04-07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

2021-04-07

竞速“碳中和”!温州启动分布式

2021-04-07

人民日报:“碳中和”催生新机遇

2021-04-07

PPT分享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2021-04-07

热点排行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大唐集团2014年环保投入逾70亿元
  • · 王志轩:电力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辩证地看
  • · 上海环保局称2014年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 · 电力减排:现有技术难支撑“超低排放”烟尘监测
  • · 中国电力行业八年减排二氧化碳47.3亿吨
  • · 国家能源局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进行专题调研
  • · 大手笔!201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污染防治资金600亿元
  • · 华电集团节能减排出新招
  • · 重污染燃煤电厂2020年将关停
推荐阅读
  • · 余红辉提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
  •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质疑中国煤电厂的监测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电厂人你怎么看?
  • · 风电环评“紧箍咒”
  • · 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较好可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规模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