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城市散煤替代取得阶段化成效
从日前举行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获悉,截至目前,“2+26”城市已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什么是2+26城市? 为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所确定的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环保部此前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在方案中提出了“2+26城市”的概念:是指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散煤治理任务推进顺利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设定的目标,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须完成煤改电、煤改气300万户以上。 《方案》同时对散煤使用的另一“大户”燃煤小锅炉提出了淘汰目标,要求进一步扩大燃煤小锅炉淘汰范围,全面完成2017年度淘汰清单中的4.4万台燃煤小锅炉“清零”任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2+26”通道城市已淘汰燃煤小锅炉4.4万台,淘汰小煤炉等散煤燃烧设施10万多个,许多地方基本实现“清零”。 北京治理成效显著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2017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表示:“2013-2015年,民用散煤清洁利用对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的下降贡献了1.3微克/立方米,燃煤小锅炉整治则贡献了6微克/立方米。” 并且,他还表示民用散煤在冬季污染的贡献中超过50%。从目前来看,燃煤小锅炉整治对全国PM2.5浓度下降的贡献仅次于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民用散煤治理还需继续努力。 同时,根据环保部及山东环保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今年3-11月PM2.5浓度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山东8-10月PM2.5浓度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天然气供应等问题亟待解决 “煤改气”推升的天然气需求大涨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表示,今年我国天然气需求猛增。前10个月需求同比增长超过20%,临近供暖季的10月增长超过50%,预计全年天然气需求或超过300亿立方米。 在部分地方,“煤改气”带来的供应压力已经显现。保定市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在11月28日发布的《关于限停供应天然气的通知》中称,受天然气供应资源无增量及居民生活采暖用气持续增加的双重影响,需关停加气站和工业用户的生产用气。 同时,过度依赖补贴也成为散煤治理的一大难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国网北京电力已全面完成农村地区“煤改电”用户电费补贴代发工作,补贴总金额达1.29亿元。 根据河北省发改委测算,“禁煤区”内共有19.4万农户煤改电、86万户煤改气,预计总投资283亿元,其中需省和市县政府投资75亿元。每年运行费补贴则高达14.2亿元 有业内专家认为,现阶段散煤治理的市场体系尚不完善,清洁替代新主体模式进入成本较高。市场化机制的控煤作用仍然有限,散煤治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特定区域内一刀切、停产限产和强行统一技术的情况,或对中小工业技改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新能源新增装机近12亿千瓦,两大
2021-04-07
-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
2021-04-07
- 竞速“碳中和”!温州启动分布式
2021-04-07
- 人民日报:“碳中和”催生新机遇
2021-04-07
- PPT分享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