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平圩发电“小检修”承载“大文章”
2012-05-17 15:30:0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春意满枝头,大地尽生机。4月5日凌晨2时39分,随着5043开关一声清脆的合闸声,至此平圩发电公司“皖电东送”640MW三号机组小修提前计划工期1天完成并网发电,标志着本年度该机组唯一一次计划性检修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紧张忙碌的25个昼夜里,参检人员按照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作业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检修,共完成包括锅炉高再异种钢焊口改造、燃烧器低NOX改造、等离子改造、定子水泵换型改造、服务水泵换型改造、脱硫电源快切柜改造、发电机出口避雷器、PT柜“五防”闭锁装置改造、捞渣机浸水轮更换等18项较大技改项目,总共完成1182项标准检修项目,105项非标准检修项目,64项检修新增项目。
一串串数字记录了各参检单位适应一体化管控模式,按照中电国际“三制一化创全优”的检修理念,服从计划安排,优化调配人力,控制主要节点,抓好检修项目,保障质量和进度可控、受控、在控的工作效能。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这普通的数字背后却见证了平电干部员工践行“静水深流” 企业文化,牢记 “责任、诚信、智慧、价值”核心价值观,深度推进“经济发电”,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加大设备投入的生动实践,凝聚着拼搏进取的智慧和汗水。
拓展视野 树立精品意识
火电企业实施计划性检修是集中力量消除影响设备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缺陷的有效途径,也是科学保养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方法。
2012年,面对煤电矛盾仍然突出、电量形势极其严峻、节能减排要求迫切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能否推进经济发电,保持稳健经营局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产业管理样板企业、经营业绩样板企业,设备的健康水平和可靠运行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思想的火花在碰撞,睿智的声音在回响。平电公司三号机组系“皖电东送”机组,肩负着为华东电网输送绿色电能、提供电源保障的光荣使命。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上平电公司胸怀大局谋划工作,结合该机组连续运行21个月,设备本身已进入检修维护周期,迫切需要在迎峰度夏前“停下车”,维修保养强筋壮骨,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夏季接待大负荷的攻坚战。然而开年首场计划检修修后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对坚定电网信任度,提高机组负荷率,树立检修目标标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有效缓解经营压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提高修后安全可靠性、有效组织有序实施检修、安全环保开展检修、努力实现达标检修、高度重视文明检修、切实搞好后勤保障,打造精品工程。”该公司负责人在小修谋划之际就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标是最有效的推动力,为保证“安全、质量、工期、费用”四大目标可控、在控,春节后平电公司根据以往检修管理良好实践,发挥检修领导小组作用,着重开展检修前的项目策划准备,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后期的评估、总结和考核工作。同时按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运行隔离、商务采购、后勤保障、计划协调细化分工职责,将提高机组修后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作为贯穿修前策划准备、过程监督控制、修后评价考核的主线。重点环节就要重点推进,2月21日,检修领导小组召开了由全体参检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检修动员会,要求主动适应一体化管控要求,服务计划安排,优化调配人员,统筹作业次序,控制检修主要节点,安全、优质、高效、文明推进检修工作,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精准的形势预判,明确的目标定位,激励着平电人发扬“钻好每一个孔,打好每一颗钉”的精神,迈出了打造精品检修的步伐。
技术改造 突出经济发电
过去、现在、将来,技术改造始终是发电企业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的重中之重。平电也不例外!
结合深化经济发电的工作部署,平电在检修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开展联合攻关,消除设备隐患,力争以良好的设备管理、较低的生产成本、可靠的运行性能发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扩大经济发电成果。
硬骨头一块块啃,解决方案一个个找。在此次小修中,平电围绕提高机组修后运行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在硬件技改环节持续发力。
巩固锅炉运行的可靠性。此次锅炉检修的主线是锅炉高温再热器出口管异种钢焊口移位技改。
为彻底解决锅炉高温再热器出口管异种钢焊口爆管造成停机这一顽疾,生技人员结合现场实际和外出调研成果,决定在此次小修中将高再异种钢焊口从锅炉顶棚下方50mm位置改到顶棚上方220mm位置,进行移位改造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应力作用,实现锅炉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16个日日夜夜,参检人员24小时翻班作业,科学施工先后清理炉顶保温浇注料、割开高再穿顶管部位密封件、制作1140道焊接坡口、恢复浇注保温骨料等8道工序,高质量完成3吨重的TP347H奥氏体不锈钢管更换。通过改造彻底消除了异种钢焊缝爆管隐患,锅炉可靠性、安全性指标得到大大提高。
提高锅炉运行的环保性。结合提高锅炉燃烧NOX排放指标,满足国家最新颁布的火电企业污染物排放指标要求,为高效率脱销奠定基础。生产技术部门提出在不改变原燃烧系统配风、煤粉细度及控制系统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原燃烧器结构进行改造,达到降低NOX的技改方案。
“采取对原燃烧器一次风管延长到贴近锅炉水冷壁喷口附近,加内扩流锥体,设置齿形稳焰环及浓淡分离装置,组织合理的一次风粉气流,形成理想的两相流场;对二次风管延长至贴近水冷壁喷口处,并加外扩流锥体,形成理想的燃烧器出口空气动力结构;对中心风管随一次风管延长,在后部以大小头方式加以适当改进,保证中心油枪燃烧空气的需要。”项目负责人生技部邢小林详细介绍技改方案。“在保证锅炉效率、飞灰、炉渣含碳量、燃烧系统的配风、煤粉细度及等不变的情况下,NOx排放浓度可以从技改前的560 mg/Nm3降到350mg/Nm3以下,远高于国家标准。”
锅炉系统技改的另一个亮点是实施捞渣机驱动轮系及张紧轮系改造换型。原有的锅炉捞渣机驱动轮为三分式固定凸齿式,易发生崩齿、脱链、坚固螺栓剪切等缺陷,且在线处理较困难;张紧轮无自锁装置,易发生因液压油缸失效导致张紧轮轴倾斜事故,存在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的隐患。然而实施捞渣机驱动轮系及张紧轮系改造换型,可以简化以后检修更换步骤,缩短更换工期,降低更换成本,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
技改的亮点还在闪烁。为从根本上解决夏季汽机定子水泵轴承温度高的隐患,采取保留原定子水冷泵进出口管道和阀门,更换大流量定子水冷泵的定子水系统改造,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人员的夏季轴承温度高难题,而且绕过了使用昂贵的进口备件,采购周期长的瓶颈,获得降低维护费用。
积极开展攻关,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优化配重,修后各振动值达到优良级;发电机出口避雷器、PT柜“五防”改造,提高了人员和设备安全保障性;飞灰输送三、四电场管线优化,减少了故障率,降低了维护工作量,提高了设备寿命;脱硫中压快切装置改造,脱硫系统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创新的热力持续释放,这其中蕴藏着经济发电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将不断显现。
全员参与 保障安全质量
小修开工以来,平电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强化检修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为实现安全检修、精品检修提供保障。
上好授权“培训课”。2月9日至10日,乍暖还寒,在平电技培中心二楼阶梯教室,249名外包项目参检人员整齐的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解关于检修安全和检修质量的授权培训。“这既是保证检修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提高检修队伍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一项举措。”技培专责徐华国在谈到开展外包人员进场授权培训时说。
检修授权培训涵盖计划检修全过程管理,机组检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二十五项反措,检修安全与外包工程管理,检修成本管理,准备评价与修后评价管理,检修作业文件包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开展培训。培训方式采用现场教学和学员自学的方式,培训结束后进行所学课程的闭卷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检修工作。通过培训使劳务用工进一步了解电力行业、设备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警戒线、安全符号、高温、高压等知识,了解安全规程,提高了防护能力,促进了检修安全。巧借东风好行船,检修期间特制定下发了《外包工程及劳务用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了外包工程管理,促进了检修本质安全。
把好风险“防范关”。在检修现场,安全监督部门围绕解体设备、隔离系统、敞口容器存在的落异物安全风险防范做了大量工作,每天安排专人在现场巡视,督促检修人员对解体阀门、油泵进出口等落异物风险较大的设备制定防异物措施,尤其对进入主机油箱、凝汽器等容器类作业环节,严格执行容器工作的各项管理规定,对进入的人员、工器具、零部件时间、数量进行详细登记。同时采取综合检查、突击检查、过程抽查等,开展“两票检查”,杜绝无票作业,定期检查锅炉炉膛脚手架安全性,高空作业是否佩戴安全带,要求施工部门在人孔门设专人监护并用氧表进行连续测氧,确保作业安全。脱硫区域动火作业时,除准备好灭火器,清理检修区域杂物外,要求消防人员做全程动火监护。检修期间共计下发整改通知单15份,有效发挥了安全检修监督作用。
扎牢质量“验收关”。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质量监督组对机组修前的重要设备缺陷、检修工期和目标控制、工艺管理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包管理标准、设备再鉴定管理标准、检修质量考核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结合机组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情况,制定细致的检修方案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强化检修作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检修过程中,质检人员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直接影响检修质量的H、W点进行检查和验证,所有项目的检修施工和质量验收均实行签字责任制和质量追溯制。对重要节点项目,检修领导小组召开验收点质量评审会、解体汇报会、冷态验收会,逐项对工作计划执行、质检点验收、缺陷消除、资料整理总结验收,确保检修质量可控、在控。
综观检修全程,安全管理、质量监督犹如独特的窗口,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景,设备再鉴定合格率100%,安全检修工作目标全部实现。
合理安排 开展现场培训
“实物培训”是一种对设备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检修期间,平电生产部门一方面抓好检修进度,一方面利用检修空闲,将培训课堂“搬到”检修现场,边检修边学习,使员工在设备检修中获得“意外收获”, 对设备内部的组成、原理、结构、作用等有了“零距离”的认识。
运行开展全方位现场培训。运行隔离组在做好系统隔离工作,保障检修安全、高效推进的前提下,围绕“设备解体、系统构造、缺陷处理、检修要点”等内容开展现场培训,促进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隔离值长、单员长轮流授课,根据不同岗位和操作所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深入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现场讲解解体设备内部构造,实施“对症下药”拓宽运行人员的知识面,将检修现场变成技术培训、提高素质的大课堂,实现了检修、培训两不误。
维护部门向厂家技术人员取经。维护项目部抓住检修期间设备厂家提供技术支持的机会,周密组织开展员工现场培训,分专业向生产厂家或外协技术人员虚心求教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和一些技术难题,以便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设备性能。锅炉专业对磨煤机检修、受热面防磨检查;电气专业利用汽前泵电机大修、500KV开关高压试验方法等分别开展现场培训。通过将培训课堂搬进大修现场,在检修人员中开展“看得见、摸得着”的培训,较好的提高了检修人员的专业检修技能和技术。
开展新入职人员培训。结合三期工程建设,新入职员工专业特点和学历结构,生产部门除按照师徒培训计划正常开展培训以外,还结合检修现场进度和目前的工种、技能状况,列出学习计划,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传、帮、带方式,有针对性地请生产技术骨干对新员工进行现场培训,开展师傅带徒活动,帮助新员工尽早熟悉现场设备分布和巡查路线,促进新员工尽快掌握技能,并在专业内部形成钻业务、学技术的浓厚氛围,早日适应岗位开展工作。
又是一年菜花黄,淮水之滨春意浓。并网运行以来,生产部门快马加鞭已开展了快速降负荷试验,电除尘效率、锅炉效率及空预器漏风率修后试验,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扰动试验,结果显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满足检修目标要求。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是奋勇争先的平电再次起跳,在打造价值平电的大考中奋笔疾书!
春意满枝头,大地尽生机。4月5日凌晨2时39分,随着5043开关一声清脆的合闸声,至此平圩发电公司“皖电东送”640MW三号机组小修提前计划工期1天完成并网发电,标志着本年度该机组唯一一次计划性检修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紧张忙碌的25个昼夜里,参检人员按照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作业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检修,共完成包括锅炉高再异种钢焊口改造、燃烧器低NOX改造、等离子改造、定子水泵换型改造、服务水泵换型改造、脱硫电源快切柜改造、发电机出口避雷器、PT柜“五防”闭锁装置改造、捞渣机浸水轮更换等18项较大技改项目,总共完成1182项标准检修项目,105项非标准检修项目,64项检修新增项目。
一串串数字记录了各参检单位适应一体化管控模式,按照中电国际“三制一化创全优”的检修理念,服从计划安排,优化调配人力,控制主要节点,抓好检修项目,保障质量和进度可控、受控、在控的工作效能。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这普通的数字背后却见证了平电干部员工践行“静水深流” 企业文化,牢记 “责任、诚信、智慧、价值”核心价值观,深度推进“经济发电”,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加大设备投入的生动实践,凝聚着拼搏进取的智慧和汗水。
拓展视野 树立精品意识
火电企业实施计划性检修是集中力量消除影响设备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缺陷的有效途径,也是科学保养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方法。
2012年,面对煤电矛盾仍然突出、电量形势极其严峻、节能减排要求迫切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能否推进经济发电,保持稳健经营局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产业管理样板企业、经营业绩样板企业,设备的健康水平和可靠运行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思想的火花在碰撞,睿智的声音在回响。平电公司三号机组系“皖电东送”机组,肩负着为华东电网输送绿色电能、提供电源保障的光荣使命。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上平电公司胸怀大局谋划工作,结合该机组连续运行21个月,设备本身已进入检修维护周期,迫切需要在迎峰度夏前“停下车”,维修保养强筋壮骨,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夏季接待大负荷的攻坚战。然而开年首场计划检修修后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对坚定电网信任度,提高机组负荷率,树立检修目标标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有效缓解经营压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提高修后安全可靠性、有效组织有序实施检修、安全环保开展检修、努力实现达标检修、高度重视文明检修、切实搞好后勤保障,打造精品工程。”该公司负责人在小修谋划之际就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标是最有效的推动力,为保证“安全、质量、工期、费用”四大目标可控、在控,春节后平电公司根据以往检修管理良好实践,发挥检修领导小组作用,着重开展检修前的项目策划准备,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后期的评估、总结和考核工作。同时按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运行隔离、商务采购、后勤保障、计划协调细化分工职责,将提高机组修后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作为贯穿修前策划准备、过程监督控制、修后评价考核的主线。重点环节就要重点推进,2月21日,检修领导小组召开了由全体参检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检修动员会,要求主动适应一体化管控要求,服务计划安排,优化调配人员,统筹作业次序,控制检修主要节点,安全、优质、高效、文明推进检修工作,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精准的形势预判,明确的目标定位,激励着平电人发扬“钻好每一个孔,打好每一颗钉”的精神,迈出了打造精品检修的步伐。
技术改造 突出经济发电
过去、现在、将来,技术改造始终是发电企业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的重中之重。平电也不例外!
结合深化经济发电的工作部署,平电在检修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开展联合攻关,消除设备隐患,力争以良好的设备管理、较低的生产成本、可靠的运行性能发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扩大经济发电成果。
硬骨头一块块啃,解决方案一个个找。在此次小修中,平电围绕提高机组修后运行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在硬件技改环节持续发力。
巩固锅炉运行的可靠性。此次锅炉检修的主线是锅炉高温再热器出口管异种钢焊口移位技改。
为彻底解决锅炉高温再热器出口管异种钢焊口爆管造成停机这一顽疾,生技人员结合现场实际和外出调研成果,决定在此次小修中将高再异种钢焊口从锅炉顶棚下方50mm位置改到顶棚上方220mm位置,进行移位改造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应力作用,实现锅炉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16个日日夜夜,参检人员24小时翻班作业,科学施工先后清理炉顶保温浇注料、割开高再穿顶管部位密封件、制作1140道焊接坡口、恢复浇注保温骨料等8道工序,高质量完成3吨重的TP347H奥氏体不锈钢管更换。通过改造彻底消除了异种钢焊缝爆管隐患,锅炉可靠性、安全性指标得到大大提高。
提高锅炉运行的环保性。结合提高锅炉燃烧NOX排放指标,满足国家最新颁布的火电企业污染物排放指标要求,为高效率脱销奠定基础。生产技术部门提出在不改变原燃烧系统配风、煤粉细度及控制系统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原燃烧器结构进行改造,达到降低NOX的技改方案。
“采取对原燃烧器一次风管延长到贴近锅炉水冷壁喷口附近,加内扩流锥体,设置齿形稳焰环及浓淡分离装置,组织合理的一次风粉气流,形成理想的两相流场;对二次风管延长至贴近水冷壁喷口处,并加外扩流锥体,形成理想的燃烧器出口空气动力结构;对中心风管随一次风管延长,在后部以大小头方式加以适当改进,保证中心油枪燃烧空气的需要。”项目负责人生技部邢小林详细介绍技改方案。“在保证锅炉效率、飞灰、炉渣含碳量、燃烧系统的配风、煤粉细度及等不变的情况下,NOx排放浓度可以从技改前的560 mg/Nm3降到350mg/Nm3以下,远高于国家标准。”
锅炉系统技改的另一个亮点是实施捞渣机驱动轮系及张紧轮系改造换型。原有的锅炉捞渣机驱动轮为三分式固定凸齿式,易发生崩齿、脱链、坚固螺栓剪切等缺陷,且在线处理较困难;张紧轮无自锁装置,易发生因液压油缸失效导致张紧轮轴倾斜事故,存在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的隐患。然而实施捞渣机驱动轮系及张紧轮系改造换型,可以简化以后检修更换步骤,缩短更换工期,降低更换成本,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
技改的亮点还在闪烁。为从根本上解决夏季汽机定子水泵轴承温度高的隐患,采取保留原定子水冷泵进出口管道和阀门,更换大流量定子水冷泵的定子水系统改造,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人员的夏季轴承温度高难题,而且绕过了使用昂贵的进口备件,采购周期长的瓶颈,获得降低维护费用。
积极开展攻关,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优化配重,修后各振动值达到优良级;发电机出口避雷器、PT柜“五防”改造,提高了人员和设备安全保障性;飞灰输送三、四电场管线优化,减少了故障率,降低了维护工作量,提高了设备寿命;脱硫中压快切装置改造,脱硫系统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创新的热力持续释放,这其中蕴藏着经济发电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将不断显现。
全员参与 保障安全质量
小修开工以来,平电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强化检修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为实现安全检修、精品检修提供保障。
上好授权“培训课”。2月9日至10日,乍暖还寒,在平电技培中心二楼阶梯教室,249名外包项目参检人员整齐的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解关于检修安全和检修质量的授权培训。“这既是保证检修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提高检修队伍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一项举措。”技培专责徐华国在谈到开展外包人员进场授权培训时说。
检修授权培训涵盖计划检修全过程管理,机组检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二十五项反措,检修安全与外包工程管理,检修成本管理,准备评价与修后评价管理,检修作业文件包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开展培训。培训方式采用现场教学和学员自学的方式,培训结束后进行所学课程的闭卷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检修工作。通过培训使劳务用工进一步了解电力行业、设备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警戒线、安全符号、高温、高压等知识,了解安全规程,提高了防护能力,促进了检修安全。巧借东风好行船,检修期间特制定下发了《外包工程及劳务用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了外包工程管理,促进了检修本质安全。
把好风险“防范关”。在检修现场,安全监督部门围绕解体设备、隔离系统、敞口容器存在的落异物安全风险防范做了大量工作,每天安排专人在现场巡视,督促检修人员对解体阀门、油泵进出口等落异物风险较大的设备制定防异物措施,尤其对进入主机油箱、凝汽器等容器类作业环节,严格执行容器工作的各项管理规定,对进入的人员、工器具、零部件时间、数量进行详细登记。同时采取综合检查、突击检查、过程抽查等,开展“两票检查”,杜绝无票作业,定期检查锅炉炉膛脚手架安全性,高空作业是否佩戴安全带,要求施工部门在人孔门设专人监护并用氧表进行连续测氧,确保作业安全。脱硫区域动火作业时,除准备好灭火器,清理检修区域杂物外,要求消防人员做全程动火监护。检修期间共计下发整改通知单15份,有效发挥了安全检修监督作用。
扎牢质量“验收关”。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质量监督组对机组修前的重要设备缺陷、检修工期和目标控制、工艺管理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包管理标准、设备再鉴定管理标准、检修质量考核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结合机组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情况,制定细致的检修方案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强化检修作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检修过程中,质检人员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直接影响检修质量的H、W点进行检查和验证,所有项目的检修施工和质量验收均实行签字责任制和质量追溯制。对重要节点项目,检修领导小组召开验收点质量评审会、解体汇报会、冷态验收会,逐项对工作计划执行、质检点验收、缺陷消除、资料整理总结验收,确保检修质量可控、在控。
综观检修全程,安全管理、质量监督犹如独特的窗口,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景,设备再鉴定合格率100%,安全检修工作目标全部实现。
合理安排 开展现场培训
“实物培训”是一种对设备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检修期间,平电生产部门一方面抓好检修进度,一方面利用检修空闲,将培训课堂“搬到”检修现场,边检修边学习,使员工在设备检修中获得“意外收获”, 对设备内部的组成、原理、结构、作用等有了“零距离”的认识。
运行开展全方位现场培训。运行隔离组在做好系统隔离工作,保障检修安全、高效推进的前提下,围绕“设备解体、系统构造、缺陷处理、检修要点”等内容开展现场培训,促进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隔离值长、单员长轮流授课,根据不同岗位和操作所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深入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现场讲解解体设备内部构造,实施“对症下药”拓宽运行人员的知识面,将检修现场变成技术培训、提高素质的大课堂,实现了检修、培训两不误。
维护部门向厂家技术人员取经。维护项目部抓住检修期间设备厂家提供技术支持的机会,周密组织开展员工现场培训,分专业向生产厂家或外协技术人员虚心求教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和一些技术难题,以便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设备性能。锅炉专业对磨煤机检修、受热面防磨检查;电气专业利用汽前泵电机大修、500KV开关高压试验方法等分别开展现场培训。通过将培训课堂搬进大修现场,在检修人员中开展“看得见、摸得着”的培训,较好的提高了检修人员的专业检修技能和技术。
开展新入职人员培训。结合三期工程建设,新入职员工专业特点和学历结构,生产部门除按照师徒培训计划正常开展培训以外,还结合检修现场进度和目前的工种、技能状况,列出学习计划,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传、帮、带方式,有针对性地请生产技术骨干对新员工进行现场培训,开展师傅带徒活动,帮助新员工尽早熟悉现场设备分布和巡查路线,促进新员工尽快掌握技能,并在专业内部形成钻业务、学技术的浓厚氛围,早日适应岗位开展工作。
又是一年菜花黄,淮水之滨春意浓。并网运行以来,生产部门快马加鞭已开展了快速降负荷试验,电除尘效率、锅炉效率及空预器漏风率修后试验,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扰动试验,结果显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满足检修目标要求。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是奋勇争先的平电再次起跳,在打造价值平电的大考中奋笔疾书!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