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企业 > 正文

新华社专访杨长利:聚焦“绿色”“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02 18:26: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3月2日,新华社聚焦“绿色”“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报道中提到中广核将着力提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能力,推动“数字核电”建设以及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在核医学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坚。


 

原文如下

↓↓↓


新华财经北京3月2日电(记者安娜)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召开的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核电企业处于我国科技创新前沿,也是能源生产的重要阵地,下一步将如何着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3月2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

着力提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能力 推动“数字核电”建设

记者:“华龙一号”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下一步中广核将如何依托“华龙一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杨长利:“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2022至2023年,我国共核准20台核电机组,其中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就有12台。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在运在建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22台,其中中广核共有12台,1台在运,另有11台在建,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

下一步,中广核将着力提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能力,在全面总结“华龙一号”首堆研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技术优化改进创新,进一步提高“华龙一号”技术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


目前,中广核旗下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已重组获批,可持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也已应用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中广核还在加快推进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数字核电”建设,以场景为切入口,积极推进“数字核电”先导示范项目,打通工程、运营关键环节堵点卡点,以点带面提升群厂生产运营和批量化建设水平。

紧扣融合、跨界、智慧、国际合作四个关键词 推动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

记者: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就绿色发展而言,目前中广核新能源业务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是否会有进一步部署?

杨长利:2023年,中广核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超1000万千瓦,境外已形成“一横两纵”全球发展布局,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在建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

下一步,中广核将充分发挥市场融合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国内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锚定新增投产容量不低于1200万千瓦目标,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大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完善区域发展策略,紧盯新疆、内蒙古等重点地区,加大中部省份开发力度。依托光热技术积累,加快落地甘肃玉门项目、青海德令哈项目二期等一批“光热+”特色基地项目。巩固海风先发优势。加快跨界融合发展,重点落实南疆大基地,内蒙古科尔沁光伏治沙、科右前旗风光制备氢氨醇等标志性项目。全面建成智慧运维体系,实现对区域电厂群的集中监控运行、预测性运维、智能检修。


中广核惠州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此外,坚持“稳”字当头,稳妥有序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国际绿色能源合作,围绕重点区域,高标准打造风险小、效益好的绿地项目。稳步推进孟加拉国燃气发电、老挝北部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重点项目工作。

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 在核医学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坚

记者: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广核下一步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什么布局?

杨长利:中广核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全力推进重点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先进核能、光热、核医疗等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工作。

2023年,中广核下属5家公司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广利核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中广核荣获1项金奖和5项优秀奖。

下一步,中广核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聚焦支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开展“华龙一号”、小堆、先进核燃料、光热、高端工控系统设备、核医学等领域科技攻坚,积极推进先进技术与商业模式、管理机制的有机融合,加快实现“清洁能源+”战略在更多典型场景落地。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一张图读懂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

2021-03-20

中广核电力 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2018-10-15

热点排行
  • · 辽宁核电“科技走基层”走进东山社区科普核知识
  • · 核八所开展安全生产化危品专项检查
  • ·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 · 海南核电1号机组首次装料圆满完成
  • · 中核运行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养
  • · 中核运行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
  • · 阳江核电3号机组开始装料
  • · 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获批复
  • · 西核厂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实现产品最优化设计
  • · 辽宁核电传达集团公司年中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