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企业 > 正文

cctv1:《大国基石》 第4集 聚能动力 聚焦核电发展

  2023-01-04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cctv1:《大国基石》 第4集 聚能动力 聚焦核电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4 信息来源:

  https://tv.cctv.com/2023/01/03/VIDEcOoDswCWYKRGbiBJknnZ230103.shtml  

  核电,一种高质量清洁能源,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安全有序地发展壮大。中国人自主研发的达到世界最高安全等级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作为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助力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聚能动力》走进中核集团秦山、福清、漳州、海南等核电基地以及华龙一号研发地、新一代人造太阳研发地等,采访院士、科研人员、一线员工等,讲述了我国核工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华龙一号”及核能多元化应用、核能“走出去”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内容。

  央视一套微信公号:《聚能动力》:核电走进生活,发挥极限超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vH65m6KnYxC6HRlsQ7kG2g

  核电,一种高质量清洁能源,一种科技强国新兴产业,正在中国安全有序地发展壮大。

  福建漳州,全球第六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即将进行。穹顶是圆柱形安全壳顶部的盖子,核裂变反应发生在穹顶下的安全壳内。安全壳是整座反应堆与外界隔离的一道极为重要的安全屏障。

  “华龙一号”采用自主研发的双层安全壳设计,内层钢筋混凝土墙厚度达1.3米,外层达到1.8米。使用钢筋粗4厘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别的钢筋。宛如给核电站戴上了“金钟罩”。

  鉴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国研发出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核电技术。

  非能动安全系统,万一电厂发生事故,依赖电力驱动的能动系统被切断后,在重力、密度差的驱动下,水箱里的水流入换热装置,将反应堆的热量持续带走,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外部环境。这种“自我防护模式”,能够保障核电站安全。

  “黄金人”学名是核电站操纵员,曾因培养成本极高而得名。他们守护着核电站的安全,每年要接受极其严格的考核,维持核电站零故障运行。每台机组配备五六个“黄金人”,健康、自律、严谨、警觉是他们必备的素质,“在这里,人人都是最后一道屏障”。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的堆芯系统,是产生能量的基本燃料。“华龙一号”全部采用中国芯,从“157堆芯”到“177堆芯”,不是随意增减几盒燃料那么简单,而是重新设计整个反应堆的堆芯系统,提升了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海南昌江核电站是中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附近有7000公顷工业海域,被用来发展海上养殖。白蝶贝生长于海南岛西部沿海,是一种最大、最优质的珍珠贝,对海水的水质要求极高。从白蝶贝身体中取出的珍珠,个头饱满、质地细腻。这表明,核电厂温排水海域水质优良,为这种海洋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文溪坞,距离秦山核电站7公里的古朴村落,现已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每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左右。分布在东部沿海的核电站,助力当地经济强有力发展,也悄然改变着周边小镇的生活面貌。

  海盐县老年公寓,迎来第一个核能供暖季。安装供暖系统的房间,温度可达20摄氏度左右,保证老人度过暖和的冬天。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是中国南方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比起用电暖气取暖,每年可以节电1.96亿度。

  中核集团核工业416医院一位宫颈癌患者,正用钴-60后装腔内治疗机进行放疗。钴-60放射源应用广泛,涉及工业、农业和医学,现已依靠重水堆核电技术大批量生产,并掌握自主研发医用钴-60的生产技术。

  “玲龙一号”,一座多用途的小型核反应堆,既能够发电、供暖,也有海水淡化等多方面用途,解决近海地区淡水短缺的问题。

  融入日常生活的核电,加速带动了上下游各类产业链,引领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舞台。包裹核反应堆的外壳“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标准高、难度大、周期长,是货真价实的大国重器。首批“碳-14”的批量化生产,解决中国自主供给严重短缺的问题。

  “人造太阳”,被全球科学家寄予厚望的核聚变超能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通过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并实现可控利用。为早日实现能源突破,中国核工业人前赴后继,正努力种下属于自己的太阳。

  如今,中国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核能大规模和平利用。这一切终化作豪情与诗意,激励中国创造无数个奇迹。

  相关报道:

  新浪微博@国资小新:在全球核电安全焦虑之下,中国如何靠安全性与经济性领跑世界?CCTV-1晚18:30档,敬请关注#纪录片大国基石#之《聚能动力》!@中核集团

  http://weibo.com/2752396553/MmBioeOAb

  新浪微博@国资小新:【#纪录片大国基石# | 聚能动力,核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http://weibo.com/2752396553/MmHHO9WvD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一张图读懂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

2021-03-20

中广核电力 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2018-10-15

热点排行
  • · 辽宁核电“科技走基层”走进东山社区科普核知识
  • · 核八所开展安全生产化危品专项检查
  • ·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 · 海南核电1号机组首次装料圆满完成
  • · 中核运行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养
  • · 中核运行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
  • · 阳江核电3号机组开始装料
  • · 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获批复
  • · 西核厂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实现产品最优化设计
  • · 辽宁核电传达集团公司年中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