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科技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动汽车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信息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企业 > 正文

中核集团:智慧工地炼成记

  2020-12-07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随着国家对安全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工地建设信息化要求愈加强烈。今年10月,中核集团下发了《关于重点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智能化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重点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将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管理从“被动监督”变“主动监控”,实现人员安全管控事前预警、事中规范管理,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安全风险可知可控。这无疑给智慧工地建设打开了一扇大门,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多年研发积累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是全国首批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之一,多年来一直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铀资源勘查测绘、沉降变形监测、航空摄影测量、地下管线探测与检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进行科研及生产工作,智慧厂区、智慧工地是近年主要推动的主要技术服务产品,主要致力于基于三维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核设施及厂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敢为人先,给传统技术插上信息化翅膀

  早在2016年,航测遥感中心测绘地理信息院抓住信息技术变革为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带来的机遇,率先探索并开始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融入信息技术。历经一番寒彻骨,经过研发人员的技术攻关,开发完成了基于特定架构的、面向服务的、可扩展的三维GIS平台,可将地上、地下三维数据集成,开放的接口可根据业务应用需求进行BIM数据接入、传感器接入、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

  一马当先,将智慧感知融入地理信息之中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承担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漳州项目1、2号机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是国内首个核行业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研发应用项目,该项目围绕施工过程管理,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处理工地现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将其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现场生产作业协调、协同、管理决策高效,从而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是数字地球、智慧地球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创新应用,是集3S(GIS、GPS、RS)技术、多源数据、多时空数据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管理手段。”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主任刘群芳介绍说。

  漳州核电智慧工地是国内首个核电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该系统平台的重点是地理信息、定位、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经过多年科研攻关,航测遥感中心具有核心平台研发能力和多种传感设备整合能力,该中心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平台技术成果的落地,打响了中核智慧工地建设和应用的第一枪。

  这是中核集团首个核电厂建设期间开展的多技术融合的智能化管理,应用测绘地理信息、北斗定位技术的智能化管理项目,将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实景三维模型)等技术植入到建筑(RFID)、机械(RFID)、车辆(北斗定位终端)、人员穿戴设施(北斗定位终端)、场地进出关口(人员、车辆通道闸)、视频监控(360°鹰眼、180°鹰眼、枪球联动)中,通过项目建设的光纤环网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融合三维地理信息(3D GIS)技术,所有物联网设备实时显示在实景三维模型场景中进行管理与使用,大屏作为输出端进行可视化显示。在中核集团内部应用3D GIS技术,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走在了研发和应用的前列。

  克难攻坚,在破解问题中勇往直前

  研发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一个个突破而新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客户端所用浏览器与客户浏览器存在版本冲突问题,虽然都是64位浏览器,但管理系统部分插件是32位的,这导致系统不响应。在不更改施工管理系统运行环境的情况下,先进行插件适配,改变运行内核,后分层次调试,逐个解决系统冲突的问题。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软件研发,还需要硬件同步支持。在每次硬件设备投运前,都需要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在漳州核电1、2号核岛区域处于负挖施工状态时,只有部分区域修建了道路,需敷设线路的场地不平整,道路周围也是碎石,给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硬件设备安装和布设所需的电缆、光纤等敷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临建区南侧的山处于爆破阶段,爆破后的石料不时落下,为设备安装带来安全隐患。作业环境野草、灌木、树木丛生,还有蛇虫出入,并且有一段是悬崖峭壁。现场技术人员始料未及,但他们没有退缩,不顾厂区西南部山上的荆棘丛生,跨排洪沟,翻越山顶,在7月高热天气中,一步步、一米米将长3000m,重约400Kg光纤铺设好,保证了工程质量与系统稳定运行。

  坚定步伐,走创新发展之路

  “人类社会百分之八十五的信息与位置相关,地理信息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认为,位置信息已经成为连接和汇集各种信息的桥梁,如何快速集成和融合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上的信息,构建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人-物-事”自动关联,在线分析与智能服务已经成为发展的新方向。他说,“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以“测绘地理信息(GIS)平台”为基础平台承载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机载雷达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等手段获取工程建设阶段真实的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作为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接入多种物联网设备,创新将GIS融入物联网信息技术,最终形成“测绘地理信息(GIS)+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技术理念,为工地建设与运营宏观指挥、安全监管、精细化管理、综合调度、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实现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的管理。他们一步步脚踏实地,扎根自己专业领域,深度结合IT、Iot、Internet等技术,抓住物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已经形成了中核地信技术体系,有能力为工程施工、工厂园区管理、政府管理与决策等领域提供特色地理信息服务,相信他们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广核电力 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2018-10-15

热点排行
  • · 辽宁核电“科技走基层”走进东山社区科普核知识
  • · 宁德核电4号机组冷试顺利开始
  • ·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 · 中核集团钱智民会见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总裁罗睿德一行
  • · 中核运行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
  • · 秦山二期换料燃料组件通过出厂验收
  • · 世界核运营者协会对方家山核电机组进行评估回访
  • ·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穆占英调研中核北方
  • · 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获批复
  • · 秦山核电业主公司严控高温作业安全强化安全监督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