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探访国内唯一核电厂严重事故研究机构:目标是国家实验室
高玥|文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核安全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于核电厂严重事故研究的实验室。记者近日探访了这里。
人才队伍是核心实力
核安全研究中心的办公室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核工程公司大楼。这里只有工作人员和一些简单的电脑、机柜设备。“现阶段还没有那些‘高大上’的硬件设备。工程公司将在河北廊坊建设的综合试验基地,里面有我们的实验平台和台架,但都还在规划之中。”中心副主任元一单介绍说:“现在中心最宝贵的就是人才了。我们这支团队高学历、高智力,而且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不断的积累经验、成长成型。”
据了解,中心目前在职员工34人,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马为民博士担任中心主任,有博士后1名,博士6名,硕士20多名。中心开设的博士后工作站在读学生9人,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2名,还有在读的国内国外硕士6名。中心的学历水平是中核工程公司各单位中最高的。目前,这支团队承接了国家科技部、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和中核集团的各项科研任务。
核电厂严重事故是核电工程技术中的一项基础研究,科研投入高、难度大。在国际上,这一领域也只有少数几个具有很强技术能力的实验室。在中国,目前只有核安全研究中心一家单位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
“目前,我国的核电总包方、设计单位主要是应用一些研究成果。即使是开展研究也都是零零星星的,没有形成体系。”谈起严重事故研究的重要性,元一单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我原来在工程公司设计所、堆工所工作,经常用外国软件进行设计分析。采购这些软件花了不少钱,把软件学会用好,我就很有成就感了。可是后来想想,我这只是学会用好,外国是从无到有地编出这个软件,这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儿了。在严重事故研究领域,我们长期是只会使用工具,没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随着核电产业的发展,我国也越来越认识到严重事故这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国家部委、核电企业集团也开始重视这项工作。“严重事故涉及的领域很多,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优势,科研的方向也不相同。在很多科研项目中,核安全研究中心都处于牵头地位。”元一单说。
方向瞄准软件+实验
中心从事的是基础科研。面对我国核电工程技术的强烈需求,促成这些基础科研结果的转化,也成为中心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心现在将工作重点放在两个方向,一个是实验,另一个是软件,人员配备也是1:1。未来希望通过软件的方式固化科研成果,供工程设计单位使用。
“软件可以作为我们的产品,也就是工程技术单位开发使用的工具。软件的知识模型从哪里来呢?就是要通过实验。我们在实验平台和台架上开展科研,将经验成果集成到软件上,成为开发工具。这样就实现了产学研滚动发展,保证了我们的科研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元一单说。
元一单所说的实验平台和台架,就位于工程公司计划在廊坊建设的综合试验基地之中。这些设施将开展堆芯熔融物、热工冷却、安全壳气溶胶、氢气风险等多项实验,同时兼顾一些可以直接应用于核电厂或者其他场所的产品开发。
“以前存在的问题是,建好了设施,开展了实验,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但随着设施的退役、人员的调动,最后都没有留住。外国是每个设施都对应着软件开发,把科研成果集成在软件中。即使设施和人员不在了,成果也能保留下来成果。而且这个成果不是一篇篇的论文,而是实实在在的工具。这是为什么我们同样重视实验和软件的原因。中心未来也将采取这种方式。”元一单介绍说。
中心希望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既然要做严重事故的科研,就要做到最好”马为民说:“中国现在大力发展核电,有研究需求。我们现在主要依托集团公司和国家部委的一些项目,将来成为国家实验室可以获得更多支持。我们也要找出新角度,把水平做上来。”(详细见《中国核工业》杂志第6期)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
2018-10-27
- 第三届SPICRI-KAERI核电软件开
2018-10-25
- 美国BWXT核能源公司向NASA展示
2018-10-13
- 不仅用在航天,这款微型反应堆还
2018-09-30
- 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