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鉴定!核动力院又一关键技术国际领先
4月12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全数字化、智能化、高可靠、小型化”的核电厂棒控棒位系统设备正式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会上,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的研制、测试、科技查新和用户使用等报告,进行了现场测试并考察了生产现场。经过专家组质询答辩、充分讨论后,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并认定该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棒控棒位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华龙一号、玲龙一号、二代加核电工程及技术改造,还可推广应用于AP1000、EPR等其他核电站,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全面提升我国核电自主化水平并支撑核电“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科技成果鉴定会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会议邀请了核工业著名的叶奇蓁院士和孙玉发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国家核安全局、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漳州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有限公司和中广核设计公司等单位的知名专家。
棒控棒位系统作为核电厂核岛的“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保持和插入反应堆控制棒,实现反应堆的启堆、停堆、快速功率调节等重要功能,对整个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棒控棒位系统需要在毫秒内实现大电流的快速切换,同时还要在克服远距离、强干扰影响下精确测量每个核反应堆控制棒的位置。
三代核电棒控棒位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科研工作形成10项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2项企业标准。该项目科研攻关中,项目组完成了全数字化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控制和棒位测量技术、多模式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流控制技术、低损耗低纹波脉冲大电流控制技术、低冲击动力电源接入技术、低电压激励高精度棒位信号处理技术、棒位参数智能校准技术、模块参数智能恢复技术、设备小型化技术、动态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模拟技术等近十项重大技术突破,设备体积缩小为上一代产品的1/2,精度提高到原来2倍,备品备件类型显著减少,现场调试时间从原来的十余天大幅缩短为两天以内。此外,样机还通过了一千万步连续运行考核,取得了零故障运行业绩,充分验证设备可靠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六十万千瓦级的一代到百万千瓦级的二代再到当前的第三代产品、从模拟技术到全数字化智能化、从填补国内空白到实现国际领先、从科研成果到成熟产品转化,经历三十余年,核动力院棒控棒位科研团队一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系统的集成化、小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何佳佶 李昱 刘依依|文
郭诗奇|图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
2018-10-27
- 第三届SPICRI-KAERI核电软件开
2018-10-25
- 美国BWXT核能源公司向NASA展示
2018-10-13
- 不仅用在航天,这款微型反应堆还
2018-09-30
- 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