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科技 > 正文

甘肃公示第四代钍基熔盐堆实验平台选址:拟落地武威

  2018-04-07 00:00:26    来源:澎湃新闻 
A- A+
电力18讯:

 27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公布了《关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平台项目规划选址的公示》和《关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平台配套项目规划选址的公示》。上述两则文件显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的规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向甘肃省住建厅报送了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平台项目及配套项目的规划选址申请。


实验平台及配套项目拟选址于武威市民勤县红砂岗工业集聚区,南侧紧邻纬七路、东侧紧邻东环路。主要建设钍基熔盐堆的主体装置厂房、辅助工艺系统等,以及钍基熔盐堆配套项目。公示时间为2018年3月27日至2018年4月2日。

在陇建设钍基熔盐堆实验堆,是中科院、甘肃省的既定规划。甘肃省是核能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大省,对钍基熔盐堆所需的钍、盐等关键原材料均有良好基础,天然环境和产业格局等方面的条件也与之相吻合。

不同于目前全球在建核电项目普遍采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 Nuclear Energy System,TMSR),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6种候选之一,包括钍基核燃料、熔盐堆、核能综合利用3个子系统,具有高固有安全性、核废料少、防扩散性能和经济性更好等特点。

1.jpg

基于TMSR的核能综合利用前景。

其中,熔盐堆使用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高温、低压、高化学稳定性、高热容等热物特性,无需使用沉重而昂贵的压力容器,适合建成紧凑、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此外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只需少量的水即可运行,可在干旱地区实现高效发电。熔盐堆输出的高温核热可用于发电,也可用于工业热应用、高温制氢以及氢吸收二氧化碳制甲醇等。

中国科学院官网消息显示,2017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上海科技大学校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江绵恒一行赴甘肃调研考察,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TMSR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了座谈。

江绵恒在当天的座谈中表示,开发钍资源的核能利用是全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中科院通过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6年多的实施,已系统掌握了钍基熔盐堆的系列关键技术,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必将在甘肃结出硕果。TMSR具有安全、洁净、无水、高温等特点,在2020年建成TMSR实验堆后,甘肃将逐步成为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面向全国的新能源基地。

刘伟平则谈及了TMSR项目落地甘肃的理由。他称,甘肃省是核能产业、清洁能源大省。TMSR项目十分契合甘肃省能源强省的战略,不仅其特点吻合这里的天然环境条件,而且所需的钍、盐等关键原材料在这里均有良好基础。他强调,TMSR项目除了能带动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下游产业,还能通过熔盐储热、高温制氢等技术途径,与风电及光电产业、煤化工产业密切结合,从供给侧实现绿色产业发展。刘伟平希望双方密切配合、加强对接,在保障TMSR项目落地和建设的同时,提前做好下游和相关产业的规划。对此,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建感谢中科院决定将TMSR项目落地甘肃。唐仁建表示,TMSR项目与甘肃省的资源、环境、产业格局等各方面条件极为吻合,齐聚天时、地利和人和,一定能在这里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2017年4月,甘肃省武威市与中科院签订了在该市民勤县红砂岗建设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220亿元。中国科学院官网今年2月消息,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合作的“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甘肃省武威市召开。

据中国科学院院刊介绍,熔盐堆研发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于1965年建成液态燃料熔盐实验堆(MSRE),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建成并运行的液态燃料反应堆,也是唯一成功实现钍基核燃料(铀-233) 运行的反应堆。但由于“冷战”的考虑,侧重民用的熔盐堆计划下马,美国熔盐堆研发中止。20世纪70代初,中国也曾选择钍基熔盐堆作为发展民用核能的起步点,上海“728工程”于1971年建成了零功率冷态熔盐堆并达到临界。但限于当时的科技、工业和经济水平,“728工程”转为建设轻水反应堆。

中国于2011年重启钍基熔盐堆研究。2011年,中科院围绕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需求,部署启动了首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计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际上首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应用,同时建立钍基熔盐堆产业链和相应的科技队伍。专项依托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有机所、上海高研院、长春应化所、金属所等10家院内外科研单位参与。TMSR先导专项自启动实施以来,跨单位组建和发展了数百人的我国钍基熔盐堆科研队伍,建成了覆盖TMSR各领域方向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和研发试验平台构成的 TMSR 低放非核(冷)实验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布局,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作“中科院先导专项实施管理经验和成果”总结中称,七年来,通过先导专项的实施,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其中,“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专项突破了氟盐腐蚀控制等7项核心关键技术,建成了高温熔盐实验回路系统等4套原型系统,世界首座TMSR仿真堆即将建成,确定TMSR实验堆的西部选址并启动工程前期工作,完成了2MW钍基熔盐实验堆优化方案设计并通过专家评议,提出了基于小型模块钍基熔盐示范堆(液态燃料)和钍基燃料盐干法批处理示范装置的钍资源高效利用方案。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

2018-10-27

第三届SPICRI-KAERI核电软件开

2018-10-25

美国BWXT核能源公司向NASA展示

2018-10-13

不仅用在航天,这款微型反应堆还

2018-09-30

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

2018-08-04

热点排行
  • · 防城港核电厂二期工程“华龙一号”首套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通过鉴定评审
  • · 华能攻克高温气冷堆二回路化学清洗技术难题
  • · 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关键设备投产
  • · 中核检修再次被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
  • · 格力研发核电水冷离心式冷水机
  • · 滨特尔Varistar机柜 通过核动力院技术测试
  • · 格力自主研发核岛制冷设备获得成功
  • · 中核集团首次利用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得到实验室图像
  • · 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设备投产
  • · “中广核-深圳中学清洁能源创新体验中心”深化合作协议签署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