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医用钴-60放射源生产用 钴调节棒组件成功入堆
2017年4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用钴-60放射源生产用钴调节棒组件(以下简称“医用钴调节棒组件”)成功进入秦山CANDU重水反应堆运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上海核工院”)党委书记尹卫平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受邀参加入堆仪式。
医用钴-60放射源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的医疗设备——伽玛刀,相对于工业用钴-60放射源具有比活度要求高、钴芯块尺寸小、制造加工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伽玛刀的放射源均依赖进口,随着国外重水反应堆的相继退役,国际医用钴-60放射源供应形势日趋紧张,对我国伽玛刀肿瘤治疗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2008年,上海核工院自主设计的钴调节棒组件正式入堆运行以来,至今已成功生产出3900万多居里的工业用钴-60放射源,实现了国内市场约70%的自主供应,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此基础上,上海核工院于2010年自主立项“秦山三期钴-60医用源设计方案研究”课题,通过3年多的科研攻关,完成了医用钴调节棒组件的初步设计工作,相继攻克了小尺寸钴芯块离散化效应评估、镀镍层完整性试验评价技术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并通过专利及技术秘密等手段对科研成果进行了有效知识产权保护。
2015年,上海核工院正式加入“医用钴-60放射源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发”项目,通于与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参与单位的紧密配合,成功实现的医用钴调节棒组件的批量制造及工程应用。首批医用钴60放射源有望于2019年出堆并正式投放市场。
本次医用钴调节棒组件的成功入堆,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具备了医用钴-60放射源的自主生产能力,打破了国内医用钴-60放射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应。同时作为上海核工院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领域的良好实践,对于技术成果转化及持续盈利模式探索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
2018-10-27
- 第三届SPICRI-KAERI核电软件开
2018-10-25
- 美国BWXT核能源公司向NASA展示
2018-10-13
- 不仅用在航天,这款微型反应堆还
2018-09-30
- 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