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工程院首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2016-08-25 00:00:00 来源:总体技术部、科研管理部
A-
A+
电力18讯: 近日,由我院研发设计的“核电站事故后堆外熔融物滞留装置”(APPARATUS FOR RETENTION OF MOLTEN MATERIAL OUTSIDE GENERATION IV REACTOR AFTER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这也是我院获得的首个国外专利。
该专利是我院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其核心创新点是在AP1000非能动堆内熔融物滞留(IVR)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堆外非能动滞留装置,即通过利用原有非能动流道实现系统的简化设计,并显著提高安全性,可应用于IVR技术无法满足要求的新型反应堆。此专利也同时开展了英国、南非、巴西、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申请工作。
本专利是专利合作协定(PCT)申请国家阶段延伸至美国后获得的授权。一个PCT专利申请要经历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际申请先要进行国际阶段的审查,然后进入国家阶段程序审查。申请的提出、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在国际阶段完成,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工作在国家阶段由被指定的各个国家局完成。
按照“核电走出去,知识产权要先行”的理念,我院于2012年开始布局相关工作。此次首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既是科研创新的国际化成果,也是我院贯彻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的良好实践。
该专利是我院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其核心创新点是在AP1000非能动堆内熔融物滞留(IVR)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堆外非能动滞留装置,即通过利用原有非能动流道实现系统的简化设计,并显著提高安全性,可应用于IVR技术无法满足要求的新型反应堆。此专利也同时开展了英国、南非、巴西、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申请工作。
本专利是专利合作协定(PCT)申请国家阶段延伸至美国后获得的授权。一个PCT专利申请要经历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际申请先要进行国际阶段的审查,然后进入国家阶段程序审查。申请的提出、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在国际阶段完成,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工作在国家阶段由被指定的各个国家局完成。
按照“核电走出去,知识产权要先行”的理念,我院于2012年开始布局相关工作。此次首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既是科研创新的国际化成果,也是我院贯彻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的良好实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
2018-10-27
- 第三届SPICRI-KAERI核电软件开
2018-10-25
- 美国BWXT核能源公司向NASA展示
2018-10-13
- 不仅用在航天,这款微型反应堆还
2018-09-30
- 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
2018-08-04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