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核电装料时间未定,西屋重组关键是出售公司 | 西屋媒体见面会都透露了哪些信息
eo记者 刘文慧
2017年11月14日,海信与东芝联合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巧合的是,同一天,西屋核能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西屋媒体见面会实录摘要。
自财务造假丑闻爆发后,东芝已先后出售家电、医疗等资产以筹措资金。子公司西屋也面临困境:其在美国AP1000项目中承担总包方角色,需要承担项目延期所带来的超支风险。
在东芝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西屋已申请破产保护进行重组。“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到公司重组的尾声。退出重组工作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完成公司的出售。”西屋公司总裁兼CEO何睿泽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
中国市场无疑是西屋的关键一环。eo梳理出媒体见面会中所透露的重要事实,包括三门装料、后续机组等问题,也将分析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
三门装料
事实:
-
完成装料准备,等待装料许可颁发。“目前三门1号、海阳1号这两个机组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正在等待中国相关监管当局颁发装料许可,我们跟业主单位正翘首以盼。”
-
装料前评审工作不止一轮。“中国政府分别对三门和海阳1号机组进行了新一轮的装料前评审。”
-
装料许可颁发时间未定。“我们无法推测具体拿到装料许可的时间。”
分析:
三门核电1号机组装料、并网发电,是业主中核集团、工程总包方国核工程公司乃至整个中国核能行业所期待的。这将是中国第一部投产的三代核电机组,其安全投产运行将影响后续项目核准。而于业主而言,尽快投产,对成本控制意义显著。
对西屋来说,三门核电1号机组将是全球首台投产的AP1000机组,也将是首台投产三代核电机组。“双首台”的地位有利于提振市场对AP1000的信心,从而打开新的市场,也将使西屋在重组时手握更好的筹码。
后续项目
事实:
中国后续将建设AP1000机组,但数量未知。“放眼将来,西屋相信中国会批量建设一批AP1000机组。”“我们想强调的是西屋公司坚信后续中国AP1000技术会实现规模化的建设。”“在等待启动的后续项目当中,我们相信AP1000会成为其中一些项目的技术选择,具体后续在中国会有多少台AP1000技术,我们没有办法给出这个数字”。
分析:
除了三门1、2号机组和海阳3、4号机组,国内已确认建设AP1000机组的还有徐大堡和陆丰各两台机组。据eo了解,徐大堡和陆丰已完成前期建设工作,只需通过核准,便可进行核岛FCD。这四台机组可以说已是板上钉钉。同样地,越快核准,越有利于西屋破解当前困局。
事实上,核电机组的批量化建设,将使工程承包方、设备供应商等各方熟能生巧,提高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技术竞争力。
因此,除了这8台机组,西屋也希望实现AP1000的规模化建设。但当下,中国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除了AP1000,还有法国EPR和中国华龙一号。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希冀核电实现走出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和CAP1400,也有规模化建设、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需求。
市场可能
事实:
-
新合同在谈判中。“西屋正与中方共同商榷未来的合作意向,部分合同正处在谈判阶段。我们在中国有正执行中的合同,也有正在谈判中的新合同。谈判结束之后,我们会对外公布新合同信息。”
-
寻求AP1000之外的产品、技术、服务输出,如运维、核燃料、3D打印技术应用、小堆项目、下一代核技术。
“除了AP1000新建项目,西屋公司旗下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也是面向中国客户的,比如说我们的运维服务可以帮助中国在役机组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行,这些合作领域我们都是在跟中方积极地推进当中。”“西屋是全球最大的核燃料供应商,在核服务领域,我们在部分市场排名是第一或第二位。将来西屋会把大量的投资放在新技术研发上。以燃料领域为例子,西屋公司正在致力于推出新的核燃料技术Encore。”“最近,我们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核设备部件,目前正在等待进一步的测试,以便验证是否能够在民用核电领域进行广泛推广。”“在核电技术设计方面,西屋的小堆项目正在推进中。我们也开始思考下一代核技术。”
分析:
身为核电霸主,尽管因美国项目延期超支而陷于困境,西屋的技术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见面会所涉及的非核电项目技术,大部分也是国内核电及相关企业正在研发的。如果只是单纯采购产品或服务,则对技术转化意义不大,且成本并不低。而如果购买技术,一个是价格和知识产权使用上需要谈判,另一个则要做好与国内自主研发的平衡。
回应质疑
事实:
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西屋提出质疑,主要针对技术和经营两方面,西屋主动沟通、交流和澄清。
“这些质疑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AP1000技术本身和对于西屋公司的经营和市场战略的质疑。”“针对这些技术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误解或者是不实的报道西屋公司采取了主动沟通、交流和澄清的方式,希望化解误会或者不正当的解读。通过我们的努力,的确看到了目前媒体上对于西屋AP1000技术层面的不实报道越来越少了。”
“关于西屋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市场战略的质疑,我们认为首先懂技术的专家不见得是公司经营或者市场战略这方面的专家。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做好沟通的工作,帮助这些专家更好地理解西屋公司在经营方面和市场战略定位方面的一些想法。”
分析:
AP1000是唯一一个取得了美国核管会、中国国家核安全局、英国核电监管办公室GDA这三重认证的三代核电技术。而西屋自身经营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项目参与模式,与国内项目关系不大。而技术研发和管理运维能力看,西屋的实力优势明显。
公司未来
事实:
公司寻求出售。“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到公司重组的尾声。退出重组工作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完成公司的出售。”
分析:
业内专家和学者对西屋的争议,其实不止于技术和管理运营。西屋做出回应,却忽略了部分质疑的前提——一些专家质疑西屋技术和经营,是为了论证国内核电企业不适宜收购西屋。
目前,国内尚未有核电企业就收购西屋明确表态,国家层面亦未有消息传出。
与美国不同的是,西屋在中国并不承担总包角色,因此项目延期超支的风险主要由业主和总包承担。未来,西屋出售,其美国项目超支风险是否应由收购企业所承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成本有多高,收购方能否直接插手美国项目,而不是像东芝时代一样,美国项目由西屋独立管理?若答案是否定的,西屋各区域或板块业务切割出售,成本和技术授权问题将是谈判的重点。
无论如何,未来中国能源市场,西屋不会缺位。但如何合作,则是另一回事。
9月30日,行波堆中美合资公司——环球创新核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在中美行波堆合作成果汇报推进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建议,行波堆后续合作要着眼未来,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协商解决好合作中的风险分担机制问题。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应是未来所有中外能源合作的重要原则。
(注:本文所有引用内容摘自西屋核能微信文章《特朗普访华专刊 | 西屋媒体见面会》)
(本文作者为eo记者刘文慧,欢迎业内前辈加微信交流:imemeda )
- 澳大利亚总理:推翻核电禁令,不惜
2018-10-26
- 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启动中亚
2018-10-25
-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海外订单
2018-09-16
- 日本12个核电机组换气管发现腐
2018-06-20
- 【数据】美国能源就业数据大全
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