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国际 > 正文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需求量2040年将增30%

  2015-11-1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据法国媒体11月10日报道,煤、石油、二氧化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报告表明,未来25年全球将面临能源与气候方面的双重考验,形势严峻。
  未来20年,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仍居高不下。清洁能源固然能促进经济发展,然而,截至2040年,石油、煤以及天然气在能源领域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周二,国际能源署发布了年度总结报告。值得注意的是,三周以后就是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2015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这份报告指出了以下几项严峻挑战。
  一个永远对能源处于饥渴状态的世界。国际能源署的预测表明,至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量将增加30%。表面看来这一数字有所增长。实际上,这一数字和各国创造的财富值相比还是略有不如。据预测,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至2040年将会是现在的150%。换句话说,世界经济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强度将会有所降低,正如专家们所说:随时间发展,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需的能源将会越来越少。比如中国,服务业大力发展,相反损耗能源巨大的重工业比例将有所降低,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国际能源署预测,即便是到204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量仍将会是美国的两倍,但是,2040年中国每创造一美元财富所需的能源量将会减少到现在的七分之一。中国承诺到203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达到峰值,即就是停止增加排放量,国际能源署认为,这一目标很有希望达成。
  依旧有10亿人处于“没有照明”的生活状态。如果说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世界性的,那么实际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能源带来的益处。2015年十月,法国负责环境领域的前国务部长让-路易˙博尔洛巡访数个非洲国家并提出应当在非洲大陆发起“照明马歇尔计划”:即未来十年内让非洲大陆80%的家庭用上照明电。这诚然表明了能源的获取情况有所改善。然而就算是到2040年,仍旧有8亿人处于没有照明的生活状态,而现在这个数字为12亿。除此之外,2040年仍有23亿人使用有污染且危险的燃料做饭,比如木材或煤炭,而现在则为27亿人。
  或将再次出现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依赖状况。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在使用石油方面将会更加有节制。因此国际能源署的总结报告预测,到2040年,这些发达国家日均消耗原油量与现在相比将会减少1千万桶。这相当于沙特整个国家日均原油的产量!然而,那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以印度为首,对于原油的需求量将持续大幅增长。仅印度一个国家,2040年的原油日均消耗量预测值为1千万桶。能源署的专家预测,由于如今全球原油市场投资连续大幅下降,原油的供给量将勉强与需求量持平。结果就是,2020年左右,每桶原油的价格将升至80美元。
  国际能源署成立于1974年,正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结束之时,所代表的是西方所有石油消费大国的利益。在此次总结报告中,国际能源署排除了另一种可能,就是原油价格将保持现在的低迷状态。这一推测的原因在于,美国等国家原油开采成本高于海湾国家,因此不得不停止一部分的开采,高成本导致每桶40到50美元的原油市场价格难以盈利。因此,国际能源署提醒到,亚洲国家等石油消费国可能会回到19世纪70年代的状况,即就是对海湾原油出产大国产生依赖。国际能源署前首席经济学家、现常务董事费斯˙比罗尔表示:“现在不是懈怠的时候。如今原油价格相对较低,我们应尽全力避免一切对原油供应安全产生潜在威胁的因素。
  可再生能源愈加受到青睐。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愈加重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逐步提升。至2040年,欧洲将有一半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中国和日本为30%,美国和印度则为25%。国际能源署所确定的目标是,世界各国都应该尽力减少温室气排放量,将本世纪末的气温升高控制在2度以内。
  煤炭依然必不可少。远没有到高污染性的化石燃料煤炭退出历史舞台的时机。2000年至2014年,煤炭在能源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仍有所上升,从23%升至29%,根本原因在于其低廉的价格以及中国市场的大量需求。2020年开始,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40年,东南亚地区的煤炭需求量将是现在的三倍。这对应对气候变化来说是一个噩耗。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地努力,国际能源署宣布停止化石燃料补贴。尽管在此之前,从2009年开始就有采取一些措施,并且近期在印度和印尼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各国政府在化石燃料补贴上的耗资仍达到4900亿美元。相比较而言,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仅为化石燃料的四分之一。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澳大利亚总理:推翻核电禁令,不惜

2018-10-26

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启动中亚

2018-10-25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海外订单

2018-09-16

日本12个核电机组换气管发现腐

2018-06-20

【数据】美国能源就业数据大全

2018-06-09

热点排行
  • · 俄正在讨论与他国建造30座核反应堆协议
  • · 阿海珐与瑞士核电运营商签署核燃料研发协议
  • · 俄今秋开始对华供应田湾核电站新机组控制系统
  • · 俄罗斯与南非签署核电谅解备忘录
  • · 亚美尼亚与白俄罗斯将加强核能领域合作
  • ·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日本柏崎刈羽核电厂的初步反馈为肯定
  • · 亚美尼亚与白俄罗斯将加强两国核能领域合作
  • · 日本开发清除核燃料碎屑的激光技术
  • · 美国修改铀转化工厂选址协议
  • · 罗马尼亚选择中广核合作建设两座核反应堆
推荐阅读
  • · 澳大利亚总理:推翻核电禁令,不惜代价降电价!
  • · MIT公布最新核能野心:全球第一座核聚变电站! MIT校长:聚变能触手可及,人类正在全速前进
  • · 谈“核”容易?世界各国核电发展政策思路迥异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