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全国经济界别政协委员共商国是 王寿君作代表发言

  2022-03-07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全国经济界别政协委员共商国是 王寿君作代表发言

发布时间:2022-03-07 信息来源:

  3月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同大家共商国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了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作为长期工作在核能产业的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作发言汇报。

发展核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王寿君

  我围绕发展核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节指出,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

  国际上,核能在实现减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靠核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证能源安全,是世界主要核电大国的重要选项。在我国,发展核能填补化石能源退场产生的空位,是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可行之路。优势体现在:  

  一是核电能够同时保障能源供应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目前,煤电仍然是电力系统的稳定器,未来规模化退出后,单纯以风电、光伏为主的电力系统在电力供应和系统安全方面面临较大挑战。核电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稳定供应能力,是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零碳基荷电源,可以填补部分煤电压减后的电源空缺。尤其是,对于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基地的内陆地区,以核电为基荷电源,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互补发展,为电网提供坚强的电源保障和电压支撑,同时提升新能源电力输送能力。

  二是核电具有安全性和经济竞争力。当前,我国在建的核电均为三代及以上技术,以华龙一号为例,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即便一旦发生事故,72小时内无需来自厂外的支援即能应对事故,能够做到对外零排放。由于受电煤供应紧张、煤价上升、电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电出力不足,煤电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如果电煤价格超过700元/吨,核电的经济性会进一步凸显。

  三是核能供热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目前,核能供热有三种方式。一是核热电联供技术,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均已通过核热电联供技术为居民供热,减碳效果明显。二是核供热堆技术,例如“燕龙”泳池式供热堆,安全经济、绿色零碳,适宜贴近城市建设为居民供暖。三是高温气冷堆技术,其二回路可以提供570℃高品质的工业蒸汽,与高耗能产业耦合,代替化石能源供热供汽,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用能需求。

  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但是核电开发还仅限于沿海厂址,核电对“双碳”目标实现的贡献力度还未完全体现。一是,沿海厂址资源有限,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度高,搬迁工作压力大,导致厂址成本过高;而中西部地区,潜在可选厂址多,在远离人口稠密区建设核电机组,对周边区域规划制约少。二是,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以及内陆地区降碳压力加大,非化石能源缺口将进一步增大,我国现有核电布局将无法满足“双碳”目标的需求。

  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优先在高比例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地区,结合跨区域电网通道规划,启动建设核电项目,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二是对于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多功能模块化小堆等项目,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加快项目落地。三是将每年9月27日设为国家“核科学日”。1958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跨进了原子能时代。将9月27日设为国家“核科学日”,可以更好地加强核科普工作,让公众了解核、认识核、接受核,进一步推动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国家核安全局新任局长:叶民

2021-04-09

中广核: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建

2021-01-25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漳州核电项目近岸海域 调整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 · 关于同意秦山核电厂在役检查无损检验技术能力验证方案的复函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努尔•白克力会见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国务大臣谈核电等项目合作
  • · 再创广东“核电特区”辉煌
  • · 江苏田湾核电站每月巡查2次
  • · 江苏省强化 田湾核电站安巡
  •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有望落地非洲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国家核安全局新任局长:叶民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