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向强而行】中国核建:创新驱动,做核电建造技术的引领者

  2021-10-1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向强而行】中国核建:创新驱动,做核电建造技术的引领者

发布时间:2021-10-19 信息来源:

  作为国家核电建设的主力军、核电建造领域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全球唯一一家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凭借30余年的技术积淀,厚积薄发,在“十三五”期间提交了成绩斐然的答卷,圆满完成了我国大陆几乎全部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核建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投入显著增长,资源保障不断加强。中国核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科技发展新目标,聚焦智能建造、精益建造和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持续深耕,为中国核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十三五”期间,累计研发投入近40亿元,拥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了6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5个重点实验室,完成7项专项课题,获得18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和1500多件授权专利。

  科技创新打造国之重器

  

  田湾VVER-1000核电站是中俄两国战略技术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其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

  在田湾一期、二期工程建造过程中,中国核建充分借鉴和吸收以往核电施工经验,对VVER-1000堆型核岛土建、安装施工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先进技术革新和大量自主化优化工作,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关键问题,大范围优化施工难点,研发了多项关键施工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VVER-1000堆型核岛综合建造技术。施工工艺完整可靠,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国际及社会效益显著,佳绩频传,口碑良好,从典范到样板,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田湾核电站自1999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07年一期2台机组相继投入商运,2018年12月二期2台机组也按期投入商运。

  

  台山核电站为中国首座、世界第三座欧洲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其设计采用三代核电技术,首期建设2台机组,单机容量可达175万千瓦,具有体量大、结构复杂、建造工期短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中国核建凭借先进的核电工程管理体系和强大的工程建造能力,以及资深企业独有的核电建造技术,为世界范围内同类型机组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优质的解决方案,为中法合作建设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及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起到示范和支撑作用。台山核电2台机组已于2019年9月全部商运。

  

  作为自主三代核电项目,AP1000采用非能动设计、模块化建造、开顶法施工等诸多设计理念,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首次建造4台机组,分别位于浙江三门县和山东海阳市。中国核建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性研究,开创和推进了关键路径全部采用模块化施工的先进建造技术,形成了270多项核心工艺。三门、海阳4台AP1000核电机组已于2019年全部实现商运。

  

  “华龙一号”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中国核工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创新成果,是构建核工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进展,是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中国核建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在“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造过程中,通过自主创新和融合,对关键施工工艺进行技术创新,完成1500多项技术迭代创新,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的全面优化,将“华龙一号”核电站打造成为先进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继“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于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运后,海外首堆卡拉奇2号机组也于2021年5月20日正式投入商运,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落户海外第一站,创造了国际最佳建设业绩。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国际大规模科学工程,旨在探寻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业内称之为“人造太阳”。

  中国核建作为中法联合体成员之一,肩负该项目主机现场安装任务。项目团队始终恪守国际承诺,勇挑重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开创性地研制出液压补偿吊索具,顺利完成12台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装置的安装调试和应用,解决了杜瓦底座的组装和调试难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管自动焊工艺装备、镀银不锈钢电阻点焊、0.1毫米不锈钢薄板电阻点焊焊接工艺,在TSM管道焊接中成功应用,赢得了国际赞誉。依托先进技术研发和关键领域创新,项目已顺利完成多个重大节点目标。

  科技创新引领智能化建造

  中国核建于2016年成立了数字建造技术研发中心,针对数字核电建造开展创新研发,在BIM技术研发和应用、信息化系统研发和集成、核电数字建造等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在我国自主研发三代先进核电堆型“华龙一号”建设中,研究并推广了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BIM+核岛建造、施工碰撞模拟仿真、现场远程监控技术、自动化数字加工装备等先进技术,为重大工程项目按期竣工提供了保障,项目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将核电建造带入崭新的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时代。

  

  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建造的实施,致力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规范化与智能化,中国核建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坚持“向技术要一切”,不断加大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等资源的研发与投入,加速推动核电项目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提升。自2019年开始自主研发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至今已完成人员管理、机械管理、绿色施工、安全管理等24个功能模块的研发与应用,系统成功应用了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轻量化等先进技术,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实时、动态采集,全面实现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目前中国核建已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统一部署智慧工地平台,漳州、徐大堡、昌江、田湾、三澳等一批核电项目也将陆续全面应用,智慧核工业未来可期。

  展望“十四五”

  未来五年,正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是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核建将继续践行核工业光荣传统,以强核强国、造福人类为使命,围绕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夯实科技基础,形成系统的科技攻关能力,在核工程建造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有效攻克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与发展瓶颈,为中国核工业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新力量、新思路、新方案、新技术,为中国核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核工业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国家核安全局新任局长:叶民

2021-04-09

中广核: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建

2021-01-25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漳州核电项目近岸海域 调整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 · 关于同意秦山核电厂在役检查无损检验技术能力验证方案的复函
  • · 努尔•白克力会见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国务大臣谈核电等项目合作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江苏田湾核电站每月巡查2次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江苏省强化 田湾核电站安巡
  •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有望落地非洲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国家核安全局新任局长:叶民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