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专访刘宝华:雄安新区的核电创新中心到底怎么建?

  2019-06-17 00:03: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 筹划组建核电创新中心,将核电名片和雄安发展有机结合,就是要以高技术产业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以雄安创新思路引领核电发展。 

 

2. 核电创新中心首批工作人员已经进驻雄安新区办公,秉承“创新”理念,正在编制整体规划方案,遴选优质研发项目落地。

 

3. 我们希望核电创新中心成为核电行业联合创新发展的新平台,聚焦核电基础共性问题和新一代先进核能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核电”,在高端基础材料研制、软件开发与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发挥优势,以重要项目、重大专项为依托,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4. 大部分国家未来仍需要发展和使用核电。多数国家需要通过引进核电技术和国际合作才能拥有自己的核电。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中,我们要主动作为,开放合作,提升国际核电技术交流话语权。

 

5. 我们要努力实现稳定有序的发展,避免大起大落,稳定建设规模,保持科学合理的建设节奏。

 

6. 我们要加快补齐技术、设备等短板,提升国产化率。当然,即使我们实现了100%的国产化,仍然要坚持开放合作,仍然会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持欢迎开放的态度,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电能够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2018年底,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华能、大唐等五家企业在国家能源局协调下,联合投资成立雄安兴融核电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今年的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指出:“核电是科技和工业制造领域的一座高峰。要攀登这座高峰,关键靠科技创新。要持续提升三代核电技术,积极推动小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研发示范,通过大联合推动大创新。”

 

集聚创新要素、落地在雄安新区的核电创新中心,有哪些计划实现的愿景?相关工作进展如何?如何推动核电自主创新?围绕着这些社会关切的问题,本刊对话了刘宝华。

 

力争形成中国核电的雄安高地

记者(以下简称“记”):“雄安”加“核电”,成为引人瞩目的组合,请问雄安新区核电创新中心的组建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宝华(以下简称“刘”):这两个关键词结合到一起,有其内在的契合点。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是由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核电是战略性产业,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与工业实力的体现,是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核电行业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其高科技属性,非常契合雄安新区的发展方针。

 

我国能源发展目标,是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能源发展。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也是践行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名片。

 

筹划组建核电创新中心,将核电名片和雄安发展有机结合,就是要以高技术产业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以雄安创新思路引领核电发展。这是核电行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意义。

 

记:创新中心的设立是否也反映了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呼声? 

 

刘:是的,核电发展对创新的需求是迫切的。新中国核电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国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核电安全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运行业绩良好,人才储备充足,产业链完整。截至目前,大陆地区在运在建核电机组超过60台,全部布局在沿海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清洁能源的主力之一。但核电占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美国核电占比的五分之一。与国际核电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核电产业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在雄安设立核电创新中心,有利于发挥雄安的高端品牌和体制机制优势,吸引核电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打造“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创新示范区,形成高端核电科技创新平台。

 

记:创新中心的定位和布局有着怎样的规划? 

 

刘:对雄安新区核电创新中心的规划,要求是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突出高科技属性,打造一个核电产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围绕科技创新、高端产业、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优势。

 

一是形成核电科技创新引领的高地。要把握世界核科技的前沿趋势,围绕先进核能系统,建设一批开放式的科技设施、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

 

二是形成核电高端人才集聚的特区。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培养和汇聚核电高端科技人才。集中行业资源建设综合性的培训平台,打造集核电特种人才、高端技术人才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形成核高新产业的孵化园。要围绕核电领域高新装备,高起点布局,培育具有现代水平、高成长性的核电研发集群,形成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拓展和培育核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形成 “轻重并举”的核产业体系。

 

四是形成国际开放合作的“桥头堡”。雄安新区有着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创新中心可以充分依靠和发挥这个优势潜力,以全新视野和全球眼光,积极拓展核电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空间。

 

强强联合、创新驱动的现代企业

 

记:请问创新中心的筹建工作目前进展到哪一步?

 

刘:从雄安新区设立之初,核电行业就开始筹划将核电创新纳入雄安发展蓝图。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华能和大唐五大企业,成立了创新中心筹建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对核电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论证,规划出核电行业公共研发孵化平台的蓝图。核电企业主动与地方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对接,核电创新中心已经被初步纳入雄安新区科技专项规划和能源专项规划。

 

2018年底,这五家企业按照“整体谋划、高点起步、立足创新、综合示范”原则,正式联合成立了雄安兴融核电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各企业依据优势创建,有机组团、协调发展,形成强强联合的有利局面。

 

核电创新中心首批工作人员已经进驻雄安新区办公,秉承“创新”理念,正在编制整体规划方案,遴选优质研发项目落地。

 

 

推动创新开放,引领核电发展

 

记:您刚才谈到,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我国核电和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请问在这些方面,创新中心计划如何发力? 

 

刘:目前我国核电的国产化率超过85%,仍有一部分设备、仪器、材料的研发制造能力还比较薄弱,是我国核电发展的“短板”,从核电研发的体制来看,核电科研资源和研发力量相对分散。同时存在诸如重复投入、同质竞争等问题,需要整合形成合力。

 

我们希望核电创新中心成为核电行业联合创新发展的新平台,聚焦核电基础共性问题和新一代先进核能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核电”,在高端基础材料研制、软件开发与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发挥优势,以重要项目、重大专项为依托,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我们希望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核电安全运行、先进燃料等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关键设备,加大攻关力度;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引领核电技术发展和产业竞争。

 

记:创新中心的定位之一是国际开放合作“桥头堡”,您认为我国核电应如何参与到全球核电发展中?日前获悉WANO上海中心正式落地,您对其有哪些期许?

 

刘:当前,我国核电“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在全球核电产业中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持续提升。我国的核电技术与美、俄、法等国家形成竞争合作的局面,在建设制造等领域形成了宝贵的比较优势。

 

世界上少数国家提出不再发展核电,他们依据国情找到了新的能源替代方案。但大部分国家未来仍需要发展和使用核电。多数国家需要通过引进核电技术和国际合作才能拥有自己的核电。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中,我们要主动作为,开放合作,提升国际核电技术交流话语权。我们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全球同行的沟通交流,加强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推介,推动先进核能技术的开发应用。要持续加强与相应国际组织的联系,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经验。

 

你说到的WANO,它是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最近设立了上海中心,意义也很重大。WANO上海中心是继亚特兰大、巴黎、莫斯科、东京四个区域中心后成立的第五个中心,它的成立将推进中国核电融入全球核电发展进程,分享国际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希望WANO上海中心在开展行业评估、信息交流等方面做出贡献,为我国核电的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记:以雄安核电创新中心为契机,我国核电接下来应如何发展?

 

刘:安全高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核电发展方针。新时代核电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在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过程中,我国核电发展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也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我们要努力实现稳定有序的发展,避免大起大落,稳定建设规模,保持科学合理的建设节奏。我们要解决好经济性的问题,通过持续稳定发展和优化设计制造等措施,降低成本,不断提升三代核电的经济竞争力。我们要加快补齐技术、设备等短板,提升国产化率。当然,即使我们实现了100%的国产化,仍然要坚持开放合作,仍然会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持欢迎开放的态度,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电能够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我们支持核电创新中心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瓶颈和短板开展联合研究并推动解决。使之形成核电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服务,成为核能新技术、新业态的研发孵化平台,为我国核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雄安新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希望核电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雄安核电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核电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助力核电强国早日实现。

 

作者:李春平 曹亚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刘宝华访问突尼斯和沙特阿拉伯
  • 夏忠到广东公司进行巡视现场督导并陪同国家能源局副局
  • 刘宝华赴湖南督查电力企业防汛抗旱工作
  • 刘宝华会见法马通首席执行官
  •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调研中央研究院
  • 刘宝华到大唐延安热电厂调研
  • 刘宝华会见罗马尼亚大使
  • 刘宝华会见美国国会议员访华团
  • 刘宝华:中阿将成立清洁能源培训中心,推动光伏、光热、风
  • 国家能源局刘宝华一行调研CAP1400湿绕组电机主泵样机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