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40年,谱写核能利用辉煌篇章 |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2018-09-01 16:11:01    来源: 郑玉辉 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我国核工业是在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亲切关怀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从1955年至改革开放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全国人民的大力协同,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打破了核大国的垄断,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央对核工业实行战略调整,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推动核工业投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40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军民融合发展,谱写了核工业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开辟了核能和平利用的新局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文 | 郑玉辉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  

 

早在1970年,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地区用电问题,要靠核电。但是,我国核电的实际起步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心和领导下,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于1985年开工、1991年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 1987年开工建设的中法合作大亚湾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作为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开创了利用外资建设大型能源基础产业项目的新路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建设为我国核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到安全高效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

 

 

▲秦山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基地现有9台机组,是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台山核电站。广东台山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一期引进EPR(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建设2台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2018年6月29日1号机组并网,成为全球首台并网发电的EPR三代核电机组。

      

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9台,装机容量3802万千瓦,位列世界第四;2017年核电发电量2474.69亿千瓦时,位列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8台,装机容量2065万千瓦,已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始终保持了良好的运行记录,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二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规定的性能指标对照,在全球400多台运行机组中,我国运行机组80%的指标优于中值水平,70%达到先进值,与美国核电机组水平相当,且整体安全指标逐年提升。

 

  实现“二代”向“三代”技术跨越  

      

 

我国核电发展起步较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较快地掌握了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并成功地应用到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法国M310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研发成功CPR1000、CP1000二代改进型堆型,并实现了批量化建设,为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福岛核事故后,又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在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研发的ACP1000和ACPR1000机型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满足当今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华龙一号”技术,目前已在福建福清、广西防城港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三门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站在全球率先采用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技术,一期建设2台AP1000机组,2018年6月30日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为全球首台并网发电的AP1000三代核电机组。

 

2006年,我国决定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AP1000技术,建设第三代核电站,并将《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专项支持和带动下,我国已全面掌握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自主攻克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自主三代CAP1400核电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完成型号研发和工程设计,具备开工建设条件。随着“华龙一号”开工建设和CAP1400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我国已成为拥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就在建规模和发展前景而言,我国已成为全球三代核电发展的中心,在国内国外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具备了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条件。

 

 

  建立完整核电产业链  

      

 

经过30余年不间断发展,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我国成为又一个拥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的国家。在核燃料供应方面,我国北方可地浸砂岩盆地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探明一批大型和特大型铀矿床。天然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疆伊犁首个千吨级绿色铀矿山基地正式投产。铀纯化转化、铀浓缩、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国内首条AP1000元件生产线正式进入生产阶段,采用N36包壳材料的CF3自主燃料元件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程热调试取得圆满成功。目前,我国核燃料产能已跻身世界第一阵营,可以满足国内核电和核电“走出去”对各种型号燃料的需求。

 

▲田湾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规划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1、2号和二期工程3、4号均采用俄罗斯AES-91型核电机组。三期工程5、6号机组采用M310+改进机型,计划2021年年底前投入商运。

      

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我国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自主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突破,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发展壮大了一批为核电配套的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了每年8至10台套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机组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我国核电工程管理自主化能力和总承包能力持续提升,全面掌握了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等多种堆型,30万、60万、100万、170万千瓦等不同功率的核电建造技术,具备同时开工3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建设能力。

 

 

  打造高技术产业“国家名片”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不久,我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向巴基斯坦出口30万千瓦核电站的合同。从1993年8月1日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1号机组开工建设,到2017年9月8日4号机组竣工,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4台压水堆机组全面建成,总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为我国核电“走出去”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我国核电规模化发展,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时,多次将核电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名片向世界推介。

      

2015年,“华龙一号”在非洲推介时,习近平主席莅临视察并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我们要把它推向非洲和全世界。”2017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习近平主席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介绍说,“‘华龙一号’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在核电“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核电国际合作稳步推进。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项目于2015、2016年先后开工,其中K2项目于2017年10月成功实现穹顶吊装,已全面进入安装阶段。同年11月,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签署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商务合同,这是我国“华龙一号”成功“走出去”的第3台核电机组,也是我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第7台核电机组。2016年9月,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由中法共同投资建设的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实质性启动;“华龙一号”在英国的通用设计审查(GDA)获得英国政府受理,已正式进入第二阶段;拟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布拉德维尔B项目进入厂址勘查阶段。国家电投集团与西屋公司合作,采用AP1000/CAP1400技术,联合开发土耳其第三核电项目,已经签订项目可研备忘录。

      

此外,我国还与阿根廷、罗马尼亚、南非、沙特、埃及、伊朗、捷克、巴西、保加利亚、西班牙、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分别签署有关协议,积极推进核电和相关领域合作。

      

党的十九大把能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推进绿色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新时代核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十三五”规划对2020年核电发展提出了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我国核能行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核能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能行业新的辉煌篇章。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