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彭先觉:混合核反应堆是规模能源“明日之星”

  2018-05-04 00:00:00    来源:中国科学报 
A- A+
电力18讯:

  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百年之后将面临枯竭,人类迫切地需要新的替代能源。Z-FFR能为解决能源、环境、气候问题提供优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有望成为未来规模能源的主力。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其释放的方式包括核裂变、核聚变和核衰变3种。其中,核聚变因为安全性高、放射性少,一度成为科学家心中追求未来能源的理想目标。

  混合:取长补短的方案

  “不管用何种技术途径实现核聚变,纯聚变能源系统都因其技术难度、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不具有竞争力。而核裂变能中的热堆由于资源利用率过低不可能成为未来能源,快堆则由于其经济性、后处理、倍增时间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也受到了制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彭先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经过多年研究,彭先觉提出把聚变和裂变进行巧妙结合,利用次临界能源堆对聚变能的放大作用(20倍左右),可大幅度降低对聚变中子源强度的要求,为聚变技术应用于能源的可行性创造条件;而大量聚变中子的加入,又为改进或去除裂变堆的缺点提供了可能。因此,彭先觉认为,聚变和裂变的结合,是未来核能源发展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

  两项独创关键技术

  早在2008年10月,彭先觉正式提出这种全新核能源的概念,即“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目前“Z-FFR”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下属多个研究所、国防科工局、中国ITER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参与支持下已进行了近十年的深入概念研究,形成了基本的设计方案,从物理原理、材料、工艺技术等各方面都未发现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这个设计方案里,Z-FFR主要包含3个部分:Z-箍缩驱动器、聚变靶及爆室、次临界能源堆。所谓Z-箍缩,就是当电流流过柱形套筒导体时会产生角向磁场,该磁场作用于导体载流子,将产生指向柱中心轴的洛伦兹力,即压力,并导致自箍缩效应。

  “当电流达到数十兆安量级时,产生的磁压力十分巨大,达百万大气压以上,驱动套筒等离子体高速向心内爆,速度可达每秒数百公里,能为靶丸实现聚变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Z-箍缩驱动实现聚变的优势就在于驱动器技术相对简单、造价低廉、能量充足且转换效率高。”彭先觉说。

  在Z-FFR方案中,有两项重要关键技术是独创,这就是惯性约束聚变靶和次临界能源堆。

  在惯性约束聚变靶的设计中,彭先觉认为,需要重点把握的3个关键因素是:提供给靶的能量、解决聚变燃料压缩的球对称性及燃料的点火燃烧问题。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与美国LLNL“中心点火靶”设计理念完全不同的“局部整体点火靶”模型,并设计了套筒与靶能量传递结构,经过各项数值计算表明,“局部整体点火靶”模型更胜一筹,能够实现GJ级聚变放能。

  在次临界能源堆方面,彭先觉主张走与“传统”次临界堆完全不同的设计路线,以能源为目标,克服现有裂变堆面临的瓶颈问题,力求简明、简便、安全、经济。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他提出了以天然铀金属合金为初始燃料,轻水为传热、慢化介质并与压水堆技术结合的设计。为使该技术路线可行,他与团队还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彻底地解决了反应堆的临界安全和余热安全问题。

  驱动器方面,彭先觉认为,目前来看至少用于聚变研究的60兆安电流的驱动器是可建成的。而能源应用的难点在于驱动器的长寿命,如果寿命大于1年,则要求电容器、开关的重复运行次数达300万次以上,这在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把握。

  但从基本参数看,困难也不是不可克服的。针对60~70兆安级驱动器方案,团队提出了几项主要技术措施,如采用LTD拓扑结构,降低基本放电单元的能量和功率;增大电流脉冲上升前沿时间和负载半径;提出新型的磁绝缘传输线(MITL),等等。他认为,“经过对元器件、材料的攻关,是有望达到预期目标的。”

  未来规模能源的主力

  “Z-FFR充分体现了聚变和裂变优势互补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核能的安全性,没有临界安全问题,也完全避免了余热安全问题;提升了经济性,100万千瓦堆建造成本预计在30亿美元;增加了持久性,铀、钍资源利用率可达90%以上,可为人类供能数千年;体现了环境友好性,核废料很少,易处置,因而它是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未来能源。”彭先觉说。

  基于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意义,彭院士团队提出了如下的研究发展路线图:2025年前是关键技术攻关阶段,希望建成50兆安左右的驱动器以验证聚变;2025年到2035年为技术集成和功能演示阶段;力争2035年左右进行工业应用演示。

  彭先觉说,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过度依赖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百年之后将面临枯竭,人类迫切地需要新的替代能源。Z-FFR能为解决能源、环境、气候问题提供优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有望成为未来规模能源的主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