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我国核电产业面临重要机遇期

  2018-05-01 20:04:3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不断增长,第三代核电技术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专家认为,未来核电发展要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带动全产业链“走出去”,从而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2018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37台,装机规模3581万千瓦,位列全球第四;发电量2474.6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94%,位列全球第三。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总体运行业绩指标优良。

报告显示,我国在建核电规模全球领先,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0台,总装机容量2287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采用的是三代核电技术。报告认为,以华龙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华龙一号为例,其燃料组件、蒸汽发生器、DCS仪控系统等关键设备均实现了国内自主设计与制造,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7%以上;同时,CAP1400在超大型锻件、核级锆材、核级电缆、安全壳钢板等一批关键材料研制上取得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此外,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小型反应堆研发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但也要看到,历史上三哩岛、切尔诺贝利、福岛三大核事故给全球核能事业带来的影响依旧存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华祝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核电产业,未来发展依旧面临着安全性、经济性、放射性废物管理、公众接受度等诸多挑战。

针对安全性问题,报告指出,必须统筹好核电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在《核安全法》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其他核能相关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核电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核安全监管,优化改进核电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与质量保证,提升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水平。同时,要不断提高核安全基础科研能力,发展先进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提高核废物的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要攻克高放废物分离、固化、深地处置技术,确保环境安全。

报告认为,核电是一个长生命周期行业,前期投资大,工程建设、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制约其发展,同时在电力改革的影响下,降负荷运行也使得核发电量损失较大。对此,报告建议,要通过改进优化设计、建安一体化、模块化制造、标准化与批量化建设等手段,降低三代核电项目工程造价;把发展先进的核电站运维、检修技术作为提高核电站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降低运维成本;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增强核电站运行灵活性,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

“核电行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选择,将在我国低碳能源体系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在《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编委会主编张廷克看来,未来30年是中国核电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也是建设核电强国的关键阶段。

报告显示,核电发电量已占全球发电量的10.6%,我国对化石能源依赖过大,核电发电量仅为总发电量的3.94%。《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和在建装机将达8800万千瓦。从目前国内情况看,要想实现规划目标,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建设6台至8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要有新作为,全力推动核电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核电强国。”张廷克介绍说,我国采取“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在2035年前,自主三代压水堆技术将是国内新建核电的主力堆形,华龙一号、CAP1000/1400将在国内规模化发展。到2035年后,我国核能的生产方式将向压水堆与包括快堆在内的先进核能系统匹配发展方向转变。

当前,全球核电产业虽然受到诸多因素冲击,但报告对未来核电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并建议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以核电为龙头,带动全产业链“走出去”,从而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

 

1.协会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在核能行业发展的新起点上,为了记载新时期中国核能发展轨迹,展现中国核能行业发展成绩与亮点,研讨当前核能发展的重大问题,明晰中国核能发展的重大方向,提升中国核能行业品牌,推进中国核能行业做强做优,支撑中国核电强国建设,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与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制工作,并委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本年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蓝皮书是首次编制出版,并公开发布,今后将每年出版一本。作为中国核能行业的权威出版物,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提供中国核能发展的年度数据,客观公正地总结核能行业在每个年度里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并对行业前景加以预测与展望。我们期待《中国核能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编制出版,能够在加强核能行业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为核能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升中国核能行业影响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多少单位、专家参与了蓝皮书的编写?

蓝皮书的编制工作得到了国家能源局、国防科技工业局,以及国家核安全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积极支持。在蓝皮书编制的过程中,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建立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东 方电气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等单位50余位专家共同参加的蓝皮书编委会;组建了由行业相关院士、专家组成的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将蓝皮书编写工作列为本年度重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对蓝皮书编写工作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

核能发展蓝皮书编委会主编:张廷克、李闽榕、潘启龙。

首席专家:张华祝。

专家委员会:叶奇蓁(院士)、李冠兴(院士)、陈念念(院士)、郑健超(院士)以及赵成昆、徐玉明、郝东秦、付满昌等。

3.蓝皮书主要看点有哪些?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从多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核能发展情况及2017年核能发展主要成果,并就当前我国核能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对核能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蓝皮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报告主要介绍世界核能发展情况,展现我国核能发展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包括六个分报告,分别从核电运行与建设、核电科技创新、核燃料产业、核电装备制造、核能安全保障、核能国际合作等方面,客观介绍了各领域的具体发展情况、具备的能力,以及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第三部分为专题报告,主要围绕行业发展、政策法规、市场开发、走出去等热点领域与重点关注问题,邀请了业内专家进行解读、剖析。最后一部分列出了1970年以来我国核能发展大事记,大事记收编了自1970年——2017年四十多年间190条核能发展大事要事,真实地记载着我国核能发展的历史轨迹,颇具参考价值。 

来源:经济日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