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关注丨压轴十分钟 华龙英姿在《大国重器》

  2018-03-08 17:11: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昨晚,《大国重器》第二季第四集在央视财经频道正式播出。

        50分钟的片长,华龙一号在最后的12分钟压轴出场,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中核集团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以及其海内外示范工程的重大工程节点——穹顶吊装的全过程。

        中国的宏大愿景,是将最先进的能源技术和应用理念与世界分享。中核集团,正是这一愿景的忠实实践者。   

 

       卡拉奇,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

        市中心25公里外,中国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土建工程已接近尾声。

        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核电站,2020年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超过180亿度,可以支撑起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电力缺口。

        卡姆兰,作为中国雇员,在这里工作了四年,他从工地上运出最多的就是泥土。他和同事们,每天14趟次,三年里,总共运走了160万方泥土。这是因为这里独特的泥岩地貌,是全世界建筑师都头疼的难题。

        宋丰伟带领的中国团队,必须在泥岩地质结构上,打造出一块全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硬岩基石。已经完成的地基部分深15米。中国工程师们用钢筋混凝土打造出一座巨大的十字筏基。

        这座十字筏基的钢筋用量达1100吨,而整个核岛的钢筋用量更是高达9.5万吨,比国内核电建设最高标准用量多出10%。这些钢筋足够建起95栋30层高的楼房。

        除了钢筋,最新研制的抗渗混凝土配方,同样能确保这个地基抵抗10级以上的大地震。

        对抗泥岩的同时,一个重大的工程节点,即将来临。

        核岛穹顶的预制正在进行。

        巴基斯坦工人杜刚,正在焊接穹顶。四个月后,这个全球体积最大、最重,也是最薄的核岛穹顶,要在这里吊装。

        吊装方案已经完成,但能否行得通,还需要等待2000多公里外,来自中国的消息。

        中国福清,与卡拉奇一模一样的“华龙一号”穹顶即将开始吊装。  “双胞胎”工程的意义就在于共享技术,与全球伙伴在核电高端领域齐头并进。

        工人们正在安装16根39米长的吊装钢丝绳,每根钢丝绳之间的受力差必须控制在10%之内。

        核岛穹顶,是核电站最关键的部件之一。直径46.8米,厚度仅为6毫米。

        风速、风向的变化,很容易导致16根钢丝绳受力不均、造成穹顶变形,无法精准落入核岛顶部最窄处只有10毫米宽的导向槽。

        钢丝长度、吊装方式,都是中国工程师历时4个月反复试验和演算出来的。此前,全球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工程总指挥陈国才,此时最关心的是风速的变化。风速一旦超过每秒9.8米,穹顶将无法吊装。

        五月,海边的风速变幻莫测,经常可以从每秒2米瞬间达到每秒13米。这对中国工程师是个严峻的考验。

        加上钢索等各类起吊组件,核岛穹顶起吊总重高达524.6吨。起重总指挥杨建国,尽管指挥过上千件核电大部件的吊装,但这一次,要完成世界上最大、最重核电站穹顶的吊装,依然是一次全新挑战。他需要和现场4位吊装指挥、吊车司机,以及45名吊装工人、200名安装工人默契配合。

        穹顶离开地面的一刻最为关键。

        吊车司机必须要分秒不差地,按25%、50%、75%、100%四个受力阶段,给16根钢丝绳逐渐加力,并将穹顶下口晃动范围控制在200毫米以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穹顶不变形。

        穹顶稳稳地被吊起,到达6米高时,确认平稳之后,进入最关键的长行程吊装。吊车司机要在一个小时内将穹顶提拉63米,必须确保稳、准、匀。

        吊车移动、臂架运动的速度、方向、工作半径等参数,都是根据当天的风速测定的。

        这是让现场所有人最紧张的时刻。

        为了这一刻,制造穹顶的上千名工人已经准备了2年。100多名工程师,对穹顶拉升每一厘米所要承受的拉力、阻力和外部环境变量,都反复进行过精确计算。

        200名安装工人用力必须均衡,否则16根钢丝绳的横向扭力,依然会造成穹顶变形,导致整个工程功亏一篑。

        一部分人抓住揽风绳,防止穹顶左右晃动;一部分人则用手扶着穹顶,边旋转边往下落到合适的位置。

        像钓鱼一样,丝毫的晃动都有可能导致鱼钩无法对准鱼群。在近50米的高空,穹顶在风的作用下,任何不可控的晃动,都可能导致穹顶无法精准对位。

所有的经验,来源于三代核电人的积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30年来从未间断过核电建设的国家。

        穹顶,准确落入卡槽!吊装成功了。

        福清监测中心的吊装数据,此时已传回卡拉奇。这些来自一线的宝贵数据将直接指导巴基斯坦华龙一号的建设工作。

        “华龙一号”技术已经出口到英国、阿根廷,还有20多个国家提出合作意向。中国正在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中,眺望更远的未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承担常规岛设计的“华龙一号”全球首
  • 【华龙播报】新年新动力,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项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燃料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燃料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 报告丨核电进入电力市场 华龙一号多点开花
  • 又填国内空白 中核集团成功研制华龙一号监测系统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内国际双线推进
  • 太钢成功交付“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关键部位用钢
  • 关注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压力容器吊装成功
  • 东方智造添彩国家名片 ——东方电气与“华龙一号”的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