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万亿投资大幕开启 2018年的核电将有这三大变化

  2018-03-03 19:35:16    来源:环保在线 
A- A+
电力18讯:

 2018年初,与此前沉寂良久不同的是,核电产业终于热闹了起来:先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实现穹顶吊装,紧接着超过8成核能上市企业盈利预喜,随即中核、中核建正式敲定重组。在业界人士看来,整个“十三五”时期,核电市场在不断孕育新气象的同时,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中国核电格局正酝酿出新的变化:作为央企名录中的排名靠前的军工企业,中核、中核建“修成正果”,最终敲定重组合并。

强强联合重塑核电格局

事实上,中核、中核建的“联姻”传闻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3月,彼时履新上任的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就曾对媒体透露过两大核电集团的重组事宜。

而就在业界揣测其为“闪婚”亦或“爱情长跑”之际,十个月后的今天,来自1月31日权威媒体报道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实施重组。至此,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合并最终敲定。

可以预见的是,两者合并后,中广核与国家电投将在核电发展的快车道上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重组合并后的新中核将塑造核电开发建设系统化服务模式。

一方面,作为国内唯一出口并实现批量出口核电站的中坚力量,中核无论在产能积淀、规模体量来看,都被公认为业界“老大哥”。

另一方面,拥有连续逾30年核电建造经验、被视为“核电建设王牌军”的中核建,也相继在近年来建设、运维、投资核电站方面斩获了不俗业绩。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上述两者强强联合也意味着继国电投、神电重塑案例后,核电行业第三例敲定的央企重组。至此,包括中广核、新中核、国家电投在内的三家央企重塑了核电行业“三足鼎立”的全新格局。

核电出海再添“金名片”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因运营准入门槛高标准、严要求,业主数量对于核电整体产业链的格局与发展将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持照”的投资运营商仍仅限于中广核、中核与国家电投三大巨头。

从核能应用、核电产业链的角度看,原本“同根生”的中核、中核建将凭借多年在核工业领域的专业产能素质与完善研发体系,在装机规模、研发实力、拳头产品方面极大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走出去”层面来看,与高铁并称为中国制造“金名片”的核电,将在增强竞争话语权中迎来关键一步:重组后的新中核“造船出海”的海外版图中不仅有华龙一号,还多了超过55万千瓦高温气冷堆。

除了在核能核心技术上表现不俗,新中核正不断拓展其业务板块,包括技术研发、项目建造、工程运维与资质审核领域,都将成为其打开世界核电市场的“金钥匙”。

2018年可能是央企重组大年。而这,或许只是2018年央企重组的首炮。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电投与华能集团的重组大戏有望揭开序幕,也正如业界普遍分析的那样,“精彩大戏还在后头,静观其变。”

当前,随着央企重组大潮渐起,优势企业聚集增强竞争力不仅契合了高速度与高质量并驱前行的发展理念,也预示着中国制造将以盘子更大、产业更全、发展多元的新面貌参与国际市场。

核电产业持续加码

迄今,核电正处于战略发展期。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核电行业频频释放利好信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压力容器吊装成功、“严”字当头的中国《核安全法》落地、福建霞浦示范快堆工程开工建设。

而在驶入规模化应用的同时,中国核电也从此前消化吸收转变为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诚如以华龙一号为核心的核电技术已成为积极向海外市场推广的智造名片。

中国智造这一需求同样提供了强大市场空间。随着三大巨头初具雏形,核电行业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根据《中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未来4年内,全国核电装机将超过5500万千瓦,在建规模接近2987万千瓦。

业界分析指出,据此估算仍有接近2897万千瓦左右装机缺口,相对应地则是在相关核能技术获得实质突破的基础上,未来三年每年有望开工8台左右。

另据国内机构预测,作为唯一大规模替代火电的基础能源,核能有望在未来2—3年内迎来加速增长期。

在此利好态势下,产业链上市企业盈利能力随着进一步抬升,相关龙头企业的估值也将逐步凸显。而对于核电来说,更远的规划是在2030年,中国核电的装机规模将呈现出翻番的加速模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