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叶奇蓁院士:保持旺盛进取心 国产化并非终点

  2017-06-07 00:00:00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A- A+
电力18讯:


    近日,中国(国际)核电仪控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一直关注着我国核电仪控技术发展的行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认为,我国目前在核电仪控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要注意加强平台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等工作。

  只要下定决心,国产化问题就能解决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国核仪控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哪些进步?

  叶奇蓁(以下简称“叶”):近年来可以说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仪控系统、核测仪器仪表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国产化产品。例如,堆外核测已经成功研制出样机,而且正在进行实际运行考核;采用自给能元件的堆芯核测不仅满足了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还形成了出口。

  数字化仪控系统(DCS)方面,我国自主研制的和睦系统已经应用于阳江核电5号机组上投产运行,即将应用于6号机组和红沿河核电5、6号机组及田湾核电5、6号机组。基于FPGA技术、由中美合作研发的NuPAC系统已经获得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和中国国家核安全局的认证。针对霞浦核电、漳州核电研发的Nicsys系统及其相关系统,正在进行1∶1样机考核。这些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核电DCS系统国产化水平,实现“走出去”打下了基础。

  记:我国核电仪控技术一直强调国产化、自主化,其意义何在?

  叶:我国核电技术一直致力于实现国产化。在秦山一期二期建设的时候,国家主要的着力点在主设备;到了秦山二扩和岭澳二期建设的时候,国家下定决心攻关泵阀等核安全和核辅助系统的设备。如今,主设备、泵阀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还剩下一些个别项目,国家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由此可见,只要下定决心,国产化的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现在的国产化的重点已转移到核电仪控技术。无论是核测技术还是核电DCS系统,都有一些优秀产品通过了考核验证,但有些产品的应用还不普遍。经过实践,相信国产产品性能和安全是有保障的。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产化不是终点,因为核电仪控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可以说是每五年或十年,相关技术就会更新换代。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旺盛的进取心和积极有效的力量,可能很快又会落后。这也是核电仪控与其他领域最大的不同,因此我们要持续努力,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

  研发深入下去,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记:当前我国核电仪控领域有哪些短板?

  叶:首先应该优化提升我们的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除了技术更新换代快,我们还要不断向用户提供运行维护、备品备件的支持。在前些年引进模拟量控制系统时,因为没有备品备件,我们不得不自己进行研发,这个经验教训深刻。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核电DCS系统平台,一方面是为了不断研发、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为我们的核电站提供有保证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支持。

  至于如何加强核电DCS系统平台,我们在研发过程中要深入下去,与应用系统、软件、工具的研发协同推进,同时关注在运和在建的核电站,不断为他们提供支持。

  其次是要提高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对于伊朗离心机厂系统受到网络病毒攻击导致设备损坏的例子,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伊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从国外引进,但“后门钥匙”还掌握在别人手中。最近又出现了“勒索病毒”,攻击了全球多个国家政府部门和一些大型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对核电企业来说,DCS系统关系到核电运行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充分防范黑客病毒的攻击,保障信息安全。

  当前,“互联网++”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在利用信息化来提高工业技术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对核电来说,DCS系统为“大数据”管理、“互联网+”等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核电+信息化”同样会创造出新成果,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核电运行维护与管理,比如趋势分析、故障预测、操作指导、事故处置指导等。

  目前,我国在核电仪器仪表领域还有一些短板,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依赖进口。而进口产品又自成体系,成了一个“黑匣子”,给我们进一步信息化、智能化,甚至实现全厂仪控信息统一管理方面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核电仪控领域要充分利用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能力填补空白,补齐短板。

  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全球对核电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核电仪控领域是怎样适应这些安全要求的?

  叶:福岛核事故使我们认识到,在严重事故中和事故后,核电监测仪表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发。福岛核事故中,绝大部分仪表失效,操纵员无法了解事故情况和核电站运行情况,成了“聋子”“瞎子”。所以在事故发生后差不多一周时间里,操纵员无法采取措施来缓解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

  核仪表要在严重事故条件下继续工作,就要在监测原理、监测技术上有所创新。在严重事故条件下的温度、压力、辐照都会使仪表受到很大考验。如果仪表能在极端条件下继续工作,就可以为操纵员提供信息,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福岛核事故后,IAEA提出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要并重,特别要注重缓解。如果事故发生后能快速缓解,减少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风险,保护周围公众和环境,实际上也是保障了核安全。因此核电仪控责任重大。核电界要与仪器仪表界加强交流,相互促进,不断创新。

  让“走出去”的核电用上中国DCS产品

  记:核电仪控技术对我国核电“走出去”有何影响?

  叶:可以说影响深远。以成功走向海外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为例,目前国内有4台在建,海外有2台在建。在出口海外的首二台机组中,中方没有提供数字化的仪控系统,还是提供模拟量仪控系统。核电DCS系统成为制约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一个短板。这也成为我们的一个遗憾。

  当然,核电DCS系统是可更换的,特别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将来不管是国内还是“走出去”核电的DCS系统都可以更换上更先进的中国产的DCS系统,前提条件是我们的核电DCS系统要不断发展,高质先进。我相信,有了国家的支持和行业的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记:日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核电仪控分会成立,这对于行业有什么意义?

  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核电仪控分会的成立,为行业搭建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助于“政、产、学、研、用”的结合,有利于推进我国核电仪控技术的发展。核电仪控行业内部的沟通交流,可以打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避免企业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核电仪控行业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可以让行业了解核电企业的需求,也让核电企业了解行业的技术实力,了解行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制造。

  像核电DCS系统这样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的产品,最好是企业间能够进行联合研发,但目前还受制于体制机制。我国几家核电集团都是国有企业,其实相关的民营企业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没有必要自我封闭。核电仪控行业的企业通过分会这一平台,可以首先在学术、技术、科技研发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核电仪控分会还会承担一些政府行政职能的转移,比如科技奖励的评选、优秀科研人员的推荐,还可以组织一些研讨、培训,为行业发展积蓄力量。(高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