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年会观察
近日,中核集团与沙特地质调查局签署了铀钍资源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核建与沙特能源城签署了高温气冷堆项目联合可行性研究合作协议。这是中国核企在进军海外市场中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据了解,2016年,中国核企已经与阿根廷、巴西、苏丹、加拿大、英国、捷克、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企业、机构签署了商务合同、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等,核电“走出去”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面对全球核电市场这块充满诱惑的大蛋糕,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世界核电强国一直虎视眈眈,不遗余力地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与这些“列强”相比,作为近年来全球核电市场升起的一颗新星,中国无论是从核电出口经验还是在自主核电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中国应如何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磨亮“国家名片”呢?
今年3月21日,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在福建福清组织举办了年会暨中国核电“走出去”论坛。会议期间,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以及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清华大学和相关设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的有关人员,围绕核电“走出去”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中可以清晰了解到中国核企近年来“走出去”的策略、表现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等。
特点
平台协调,助力开拓
相对于一般性项目,两个国家之间核电项目的合作分量显然更重,甚至可以上升为两国高层互访商谈的重要议题。由此不难判断,要想在全球核电市场竞争中胜出,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显然难以实现,通常做法是整合本国整个核工业的力量,以提升竞争力。目前,中国进军全球核电市场的企业主要有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等。这些独立的企业主体近年来又是如何进行海外作战的呢?
据了解,早在2014年1月,由中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后与中电投重组成立国电投)及中国广核集团等核企联合发起,核电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工程咨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多家单位参加,成立了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该联盟的搭建,对于中国多家核企协调开拓海外核电市场意义重大。一方面,联盟可以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内部交流及国际交流,为成员单位“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咨询;另一方面,依托联盟平台,中国核企之间可以进行对话沟通,交流反馈海外核电开发信息,共享经验等。
成立三年来,产业联盟在推动中国核企开拓海外市场方面的作用和成效逐渐凸显。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副主任荣健在发言中对此给予了肯定:为配合中国核企“走出去”,产业联盟在基础能力建设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如在对目标国核能相关人员培训方面,在产业联盟的推动下,2016年,国家能源局与教育部达成了共识,三家核企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培养海外留学生的合作协议,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直接服务于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
在此次会议上,荣健还代表中国核电发展中心申请加入了产业联盟。中国核电发展中心是国家能源局下属事业单位、我国核电领域的国家智库,它的加入可谓使产业联盟如虎添翼,将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联盟发挥沟通协调的作用,为产业联盟提供智力支持等。
表现
各尽其能,各有特色
纵观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三家核企,2016年在“走出去”方面,针对各自目标国各显其能,各有斩获。
中核集团依托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优势,推动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加大了前期开发力度,市场范围不断拓展。据介绍,中核集团2016年新开拓近20个国家的市场,截至目前已开发了总数近50个国家的市场,其中包括36个国家的海外核电项目;共签署了2份政府间合作协定、5份企业间合作协议、6份企业间核能合作备忘录、1份企业间合作联合声明和11份企业间核能合作会议纪要。通过这些数字,可以明显感受到中核集团开拓海外市场的势头强劲,不仅横向在迅速拓展,纵向也在逐渐深入。
而中国广核集团主要聚焦英国、罗马尼亚、捷克等国的项目合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的是,2016年9月,该集团在伦敦与EDF及英国政府正式签署了最终投资协议。这意味着中国核企正式进入英国核电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核电市场的影响力。另外,这一年,该集团还成功收购EDRA 项目(“埃德拉项目”)并成立了东南亚分公司,至此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发电商和最大的外国投资商,“以常促核”局面初步形成。
国电投集团则是联合相关企业对外开展合作。联合中核集团,组织开展南非新建核电项目信息征集书方案准备以及后续投标的准备,并于今年1月19日提交了确认函。与美国西屋公司组成联合团队,积极开发土耳其核电市场。中土两国能源主管部门签署了关于民用核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展望
乘势而上,力争突破
相关统计显示,国际上现在有70多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当前,中国核企的核能开发目标国,可以说已经覆盖到其中的相当一部分。2017年,又将会有哪些新期待呢?
从自主技术的角度看,目前全球核电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三代核电技术,主要有中国的“华龙一号”、CAP1400,美国的AP1000,法国的EPR,以及俄罗斯的VVER1200等。从安全性而言,这些技术水平相当。从参考电站建设的情况看,“华龙一号”虽然落地较AP1000、EPR晚,但建造顺利推进,预计今年首堆示范工程将进行核岛穹顶吊装,其工程建设由土建转向安装阶段,而AP1000、EPR都陷入了首堆必拖的魔咒。“华龙一号”首堆建造的精彩表现,不仅体现中国30年不间断建造核电的优势,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技术的成熟性,显然会为中国核电在海外开拓中加分。
而中国核企在2017年又将会有哪些行动呢?据了解,2017年,中核集团国际市场开发工作将根据核工业“十三五”规划和中核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切实推进各项目开发进程,加强市场开发能力建设和运作水平;做好市场开发策划,推动项目目标国高访,促进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协定的签署;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国家层面的外交、商务、信贷、项目核准等政策支持。在海外重点项目方面希望取得实质性突破,与有关目标国签署EPC项目、EPC商务合同、合作协议等,以及推进与有关国家政府间合作协议的签署。
中国广核集团则是针对英国项目做好项目相关协议的执行工作,完成GDA第一阶段审查工作,落实相关公司的组织运作和人员配备,开展BRB项目厂址勘察工作等;另外继续推进捷克项目备标工作,利用捷克工贸部、捷克总统来访等契机,开展高层公关工作。继续推进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核电市场的开发。
而国电投集团继续聚焦南非项目、土耳其项目。在南非方面,全面推进与南非方面围绕CAP1400开展项目交流,巩固CAP1400在未来项目建设中的市场地位;在土耳其项目方面,落实备忘录的要求,启动土耳其第三核电站项目前期可研的实质性工作。
当前,中国核企的脚印已经遍布到世界各国,中国核电“走出去”已经有了良好开局,自主核电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在海外的声名正在鹊起。随着中国核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拓展与深入,相信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成果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实。(盛安陵)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