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华龙公司成立 铺路中国核工业体制改革?

  2016-01-05 00:00:00    来源:一财网 
A- A+
电力18讯:

30年来,中国分别从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引进了不同的核电技术,国内核电技术因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现状,从而分散了核能行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现在开始,中国两大核电巨头——中核和中广核就不再“单独开发新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了。因为他们目前要“抓紧实现华龙技术的融合统一”。

2015年的最后一天,国家能源局的一则消息显示,就在前一天的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见证中核和中广核签署共同投资设立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龙公司”)的协议及公司章程时说,华龙公司的组建,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战略决策,对于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发展和中国核电“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要求这两家公司“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抓紧推动华龙公司后续工作,抓住机遇,确保华龙一号“走出去”形成合力。”他还说,华龙公司组建后,作为华龙技术开发和海外市场推广的唯一平台,抓紧实现华龙技术的融合统一。中核、中广核不再单独开发新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对此,一位核电企业的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这将倒逼核电行业进行改革。”他认为,华龙公司的成立,是核电主管部门为中国核工业体制的改革铺开了一条道路的其中一块基石。

2015年12月30日下午,中核和中广核几乎在同一时间、用同样的声音对外公布:华龙公司“致力于持续融合与发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统一管理并实施华龙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在国内外的经营”。

根据此次协议,华龙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中核和中广核分别各占50%的股权。

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由中核、中广核各自技术融合而成。这两种技术分别是中核的ACP1000和中广核的ACPR1000+。这两种同样机型的技术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均由过去同样的第二代核电技术改造而成。基于此,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下,2013年4月25日,中核、中广核启动技术融合工作。2014年8月22日,这两家企业签署了技术融合协议。

2015年,国家核准了中核和中广核各两台不同版本的华龙一号在福建福清和广西防城港开工建设,作为华龙一号“走出去”的示范工程。

在过去几年的采访中,本报记者听到最多的是,30年来,中国分别从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引进了不同的核电技术,国内核电技术因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现状,从而分散了核能行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为了研究和设计自己的核电技术,企业之间互相挖人的事实早已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

再比如,由于核电企业之间对同样的机型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导致“核设施营运单位或工程公司在设备采购时执行的标准也有所不同,给制造企业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带来一定困难,而这对安全管理则是一项重大挑战”。

核电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内耗严重”屡屡被企业内部人士提及。而过去的实践也已经证明,在海外同台竞争时,中国核能企业也曾出现过因各自利益而“互相拆台”的现象。

对此,有核电行业人士曾这样对本报记者说,“这还是体制的问题”,“核电企业之争仅是其中一个因素” 。

这很容易使人想到了当年南北车之间的状况。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媒体举例:2011年1月土耳其机车项目招标,南车报价200多万美元,北车报价120万美元,后来南车又继续把价格压得更不可思议,但订单最后给了一家韩国公司。

“当前中国核工业格局与南北车的格局相似,都经历了从集中统一到分散的过程,曾经的分拆是为了更好地激发企业竞争力,但现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都面临着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也都存在恶性竞争、内耗严重等问题。”《中国核工业》杂志曾在2014年刊发一篇题为《整合资源成立资本投资公司适合核工业强国之路》的文章指出,“在现有核工业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设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核工业国有资本结构和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制约核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

对于刚刚成立的华龙公司来说,如何突破现有的中国核工业体制的局面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需要核电企业“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通过他们宣称的“积极协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来做出改变。(林春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