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建一公司企业转型路越走越宽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对于上电一公司而言,谈得最多的就是转型、发展、创新。面临相对低迷的火电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如何在固有的市场中探索出一条新路,转换经营理念,寻求新的模式,我们一直在思考、在行动!回望“十二五”,我们自豪地说:“转型路,我们走得很坚定!”
多元发展——检修市场开辟一片天
2015年6月,检修分公司正式承接了上海临港燃气电厂的维护项目,真正意义上从单一的检修涉足了维护市场,是对公司近几年来检修所取得业绩的最好肯定。
除了上海本地,检修分公司的足迹遍布北京、江苏太仓、江西景德镇、江苏南通、内蒙古包头、甘肃平凉、海南南山等国内多个城市,分公司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日前近百人,仅2015年,全年承建各类大小检修项目达12个之多,实现产值7000多万,还有多个项目处于跟踪中,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检修分公司秉承做一个工程、拓一片市场的理念,一方面在公司承建安装的进程中,就加大与业主方的沟通跟进;同时在多个检修维护市场的施工过程中,始终将业主的需求作为我们的要求,实现了质量和进度的双重保障,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分公司在以劳模董学军为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下,开设劳模流动讲堂等一系列活动,加大对检修维护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帮助一线技能人才尽快实现岗位的转型。
高新发展——掀开与GE合作的新局面
经过2014年7月起网上申请、申报评比并进行网上公示后,修造厂于2015年2月如愿获取了上海市批准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这是公司在制造行业板块转型发展的一项突破,实现了小企业的高新梦。
公司修造厂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以与GE公司合作为平台,努力发挥企业现有的优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修造厂重视对现代科技技术的学习与研究,组织设计人员学习掌握钢构设计软件系统,如TAAD三维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软件、UG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不断满足GE产品的设计需求,提升员工的技术能级,加强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2014年9月,GE能源开发的9HA燃机进气烟道系统的首件制作产品,又一次落户在修造厂。对于这次合作, 厂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管理体系,做到专业化、模具化、流程化,实现了“专业到人、阶段制作、全程控制”的精细管理模式。为了适应喀山当地的气候条件,产品的吊耳、支撑等主要受力部件都需要由低温材料制成,修造厂根据以往的制作经验并经过科学认证,提出采用Q345E及Q345D的材料加工制作,得到了GE设计与工程专家的肯定,产品制作成功后第一时间运往俄罗斯喀山电厂现场使用。
修造厂在走高新企业的进程中,以人才培养为本,加大对企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更为优秀青年提供广阔的拓展舞台。日前,在上海电建CAD技能比武的舞台上,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倪岷樑和嘉定分厂唐俊包揽冠亚军。
创新发展——走好大分包模式的第一步
土建带安装的百万机组建设,管理人员不足20人,工程整体分包,这就是当下上电一公司抚州项目所实施的大分包新模式。该工程自2014年5月1日第一方混凝土浇筑、7月1日第一根钢结构吊装以来,已经安全、高效、准点地实现了厂用电受电、锅炉水压、汽机扣盖、锅炉酸洗等重大节点目标。项目部管理人员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一方面指导帮助青年人快速成长,逐步适应项目管理及技术支持的角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实施的党建“网格化”平台,深入各协作单位的施工班组,充当其中的管理者,扮演好指导、指挥、把关的角色,对每一步施工内容都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各个环节有序推进,真正体现了小团队、大作用。
随着企业做大做强市场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抚州项目对于公司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也是“十二五”期间公司体现经营模式转变的一项亮点工程。日前,该项目的管理团队正全力以赴,全面投入吹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工程建设做最后的冲刺!
转型发展是我们一如既往的目标,把握新形势、探索新模式、展示新成就是我们永不停歇的追求。展望“十三五”,我们信心满满,将在全面深化的改革道路上再创辉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