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铺就光明之路——中国葛洲坝集团打造“品牌竞争力”解读
品牌,不仅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目标,也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谈到移动电话,就会想到苹果、华为,谈到空调,就会想到格力、美的,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效益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界、企业界人士所重视。
在葛洲坝集团2016年“两会”上,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葛洲坝集团总经理聂凯指出,“品牌是社会对企业的产品及其服务的认知程度,它以质量、品质、服务和文化为基础,直接构成了企业整合资源的一种能力。葛洲坝集团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宣传,不断提高公司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葛洲坝集团高度重视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维护,通过进军环保领域、诚信履约、制度设计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加“葛洲坝”品牌的含金量。
大力进军新业务是品牌竞争力之道
共和国缔造者赐名、独家兴建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担当长江三峡工程主力军,这三件了不起的大事,代表了葛洲坝集团的无上荣耀和成就,也为葛洲坝品牌声名远播提供了历史深厚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葛洲坝集团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围绕国际业务、PPP、环保等领域重点布局,并对商业模式、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内在软实力进行深度变革,发展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葛洲坝集团积极拓展水务环保、固废垃圾处理、污土污泥治理、新型道路材料、分布式能源等业务,在资本市场积极运作,行业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特别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以及可续期公司债券在上交所的上市,可圈可点。
葛洲坝水泥公司以“做水泥行业的环保领跑者”为愿景,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走在水泥工业创新发展最前列。
2014年11月20日,葛洲坝水泥公司与行业标杆企业中材国际强强联合,成立了葛洲坝中材洁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快速推进利用水泥公司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项目。
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已率先在老河口公司示范应用,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00吨,按全年运行300天计算,即处置规模为6万吨/年,可满足老河口市及周边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处理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确保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仅2016年前9个月,老河口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示范线就吸引了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部、民政部、住建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六部委,以及南京市发改委、湖北省环保厅等客人前来调研,均充分肯定了葛洲坝水泥公司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绩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彰显了葛洲坝的品牌。
金融是葛洲坝集团八大板块之一,公司积极在金融领域开展创新试水,为投资者展示了全新的“葛洲坝”形象。
8月24日,葛洲坝10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正式公开挂牌交易。可续期公司债券两期发行利率均创造同类债券全市场新低,充分彰显了葛洲坝在资本市场上的良好声誉,体现了投资者对葛洲坝转型升级成果的高度认可。
此次在金融市场的动作中,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长江证券等5家知名券商组建承销团,上交所在全球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以及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树立了葛洲坝集团新的品牌形象。
诚信履约是品牌竞争力之本
成立46年来,葛洲坝集团为世界奉献了包括“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全球最大水电站三峡工程在内的4000余项工程杰作,诚信守约,高质量的履约让“葛洲坝”品牌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葛洲坝集团在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中,承担了65%以上的施工份额,成功取出世界最长碾压混凝土芯样,得到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张超然、潘家铮、马洪琪等人的称赞。马洪琪在考察葛洲坝集团承建的世界最高双曲拱坝——雅砻江锦屏一级大坝时表示:“从中国水电发展角度来看,锦屏工程在我们的高拱坝建设中,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无论在国内的重点工程建设现场,还是国外的重大工程施工工地,随处可见葛洲坝旗帜在高高飘扬。 2014年11月4日至5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维也纳总部国际中心举办第二届ISID(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论坛,葛洲坝代表团应邀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站在联合国的论坛上,这本身就是对葛洲坝集团(CGGC)在跨国经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的肯定,扩大了CGGC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由葛洲坝集团承建的中国政府援非最大水电工程——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通过竣工验收。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副局长林纪潮说,“该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的优秀施工能力和卓越管理水平,树立了中国企业形象。”
除此之外,葛洲坝集团在海外承建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工程,如被称为“非洲的三峡工程”的埃塞俄比亚特克泽水电站,因其精湛的技艺,获评境外工程鲁班奖,以及该国的APL4高速公路项目、沃迪亚-塞迈特-阿斯伊塔铁路项目。
随着国际业务的发展,葛洲坝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辐射五大洲,并荣获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金奖、“感动非洲十大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十大成功企业”等荣誉。这些荣誉成为了葛洲坝集团进军国际市场的样板和展现葛洲坝品牌的“通行证”。
科学的制度设计是品牌竞争力之基
成就一个品牌,打造百年老店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而毁掉一个品牌,也是在朝夕之间。在打造企业品牌竞争力的过程中,葛洲坝集团不断完善制度,通过精细的制度,保障和维护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2016年3月31日,葛洲坝集团发布2015年度分包商履约评价结果,对在用的1082家分包商按A、B、C、D四个不同信用级别进行了评级。
作为企业的“供应者”,分包商是和企业密切相关的一个群体,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家大型建筑央企,葛洲坝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分包商管理。2013年集团新班子履职以来,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流程再造,搭建集中采购平台,严把分包商信用库的“进口”和“出口”,扎实开展分包商履约评价,强化了动态管理,牢牢掌握了分包商管理的主动权。
“企业在建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安全、质量、环保工作进一步提升,诉讼纠纷和失信违约行为大幅下降,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葛洲坝集团集中采购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如何掌控住、运用好分包商资源,促进分包商诚信履约,是维护好葛洲坝品牌的重要一环。葛洲坝集团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加强履约评价,正面激励和反面约束“两手并用”,定期发布分包商履约“黑名单”和“红名单”以及年度综合履约评价。进入“黑名单”的分包商将被拒绝参与葛洲坝集团任何采购活动,进入“红名单”的优秀分包商在全集团范围内的采购活动中优先选用。
通过对分包商开展履约评价,综合运用激励约束手段,葛洲坝集团牢牢地掌握住了分包商管理和采购活动的主动权。2013年以来开始实施的集中采购制度成效逐步显现:采购活动日益规范,诉讼纠纷明显下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品牌有效提升。
除了以上的措施之外,对于能体现企业品牌的职工工装,葛洲坝集团专门下发《关于推广和使用一线职工工装的通知》,正式发布了工装。同时,还配套发放了《一线职工工装管理实用手册》,对工装适用范围、工装类别、工装颜色及款式、订制方式、配置要求、穿着规范及考核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葛洲坝集团工会工作部负责人认为,“工装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劳动保护用品,除功能性、安全性标准以外,它更是公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葛洲坝的企业品牌特征。”
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葛洲坝”这块金字招牌经历了40多年的积淀,享誉海内外,是葛洲坝集团的宝贵财富。品牌竞争力与企业的每个职工息息相关,我们应立足岗位,走“心”用脑,尽心尽职、唯勤务实,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维护好葛洲坝品牌,用品牌竞争力铺就发展的光明之路。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