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戈壁电建情——西北电建参建的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走笔
河西走廊,祁连山下。隆冬时节,从甘肃省省会兰州一路向西,来到闻名遐迩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再向西行进100多公里,在位于大漠腹地的中国核军事基地(外称“甘肃矿区”),一座拔地而起的热电工程便映入眼帘,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近年来,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历经岁月风雨、沧海桑田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关绽放着新的光芒。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是省级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动态投资26.68亿元,设计安装两台装机33万千瓦国产亚临界间接空冷热电联产机组,同步安装石灰石-湿法脱硫、烟气脱硝、布袋除尘装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2011年11月21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在该项工程中,西北电建建设者承担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安装项目。
冈峦重叠截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2015年4月,千里陇原,残雪消融,春回大地。在大漠春风的深切召唤中,第1批西北电建建设者带着一路的征尘,带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星夜兼程,风尘仆仆地来到祁连山下的戈壁腹地,开始了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的建设之旅。他们按照ISO19001-2008质量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价规程》、《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等相关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机组达标投产,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省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为目标,编制了累计2.3万字的《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总体设计》,范围涉及“管理机构、质量标准、技术措施、机械配备、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等17项内容,成为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依据《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结合“工程量、工艺工序、材料来源、施工机械”等因素,以“布局合理、流程严谨、方便施工、文明整洁”为原则,以“统筹兼顾、各专业和工种之间有效配合、设备运输通道畅通”为目的,进行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总体施工平面布置;顺利完成“通路、通水、通电、通暖、通网络”和“平整施工场区”的“五通一平”,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采用“超临界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前后墙对冲燃烧”技术,使锅炉设备安装出现“工程量最大,施工时间长,交叉作业多”等诸多新难题,为此,西北电建建设者以“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以“锅炉安装工序”为主线,以“主厂房、锅炉、附属”等施工区域为核心,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制度;定期举行质量例会,每周组织施工质量大检查和施工资料大检查,对标、对规,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自检和专业质检,运用“质量缺陷汇总和亮点项目清单”的方法,提高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使各项质量标准在施工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贯彻和落实。
6月8日,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循环水管道配置开工,西北电建建设者以“样板引路,精品示范”为思路,全面实施焊工持证上岗制度;购置管道滚轮等新设备,引入“二氧化碳保护焊,自动埋弧焊工艺”等新工艺;认真执行焊接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案,严格遵循焊接工艺、工序流程,加强焊接中间工序的交接和验收;及时检查、修复焊缝渗油试验和管道防腐层损伤,使已配制完成的累计长600多米的管口口径2.22米、管壁厚度14毫米的循环水主管道,管道口径1.02米、管壁厚度14毫米的主厂房接口管道和管道口径0.72米、管壁厚度14毫米的引风机汽轮机接口管道整体结构紧凑、焊缝饱满、喷砂除锈彻底、管壁防腐平整,质量全部达到技术要求。针对循环水管道土方回填中“管沟开挖量大,跨路段施工工期紧促,作业场地狭小”的状况,西北电建建设者加强“管口防腐,管道回填”等主要工序的日常巡检,逐一复查、验收管道回填前的隐蔽项目,将缺质量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了循环水管道配置、安装和管沟回填的质量。
在2号机组烟风道配制、安装中,西北电建建设者依据工程量和技术特点,积极落实技术交底措施,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在烟风道配置中,下料尺寸准确、加固筋间距平直、花焊焊缝间隙均匀、焊缝厚度符合技术标准,组合件板面平整,渗油试验无漏点。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号机组烟风道配置、安装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以人为本 关注安全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总体施工中,西北电建建设者牢固树立“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的理念,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积极贯彻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着力开展“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系列活动,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针对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的施工特点,西北电建建设者从事故预控、预防着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和安全职能;与部门、工区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计划和施工任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及时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身体健康检查,检查指导班组“站班会”和“三查”、“三交”,使安全理念扎根于基层、落实到班组。坚持每周一次的现场文明施工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施工用电的检查和维护,坚持每周一次的消防安全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例会,坚持每日安全巡查制度,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具体化和常态化。
特别是在2号机组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组合与安装中,西北电建建设者加强重点施工区域的巡查和重要部位的监控,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定,落实高空防坠楼措施,及时布设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网,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完善施工区域封闭、隔离栏杆,检测检验电动工器具的安全性,实施脚手架搭设验收挂牌,详细检查索具、软爬梯、攀登自锁器垂直绳的稳固性能;强化“施工电源、盘柜接地、一闸多机、箱变、配电箱”等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使施工区域“三线”规整,焊条头、杂物、废料清理及时,气瓶放置距离合理,设备堆放定置,保障了工程建设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挑战大漠 不断超越
戈壁茫茫,雄关巍巍。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地质特点是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丘陵、戈壁、荒漠从横交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恶劣而严峻的自然环境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难度。
8月10日,随着项目监理总监“起吊”命令的发出,西北电建建设者开始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锅炉钢架第1根立柱的安装,标志该项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锅炉钢架是承载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空预器和连通管、烟风道等设备、附件的全钢结构的支撑构架,是热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的速度直接决定工程建设整体进度。据技术资料显示,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锅炉钢架设计高度76.1米、长度41.5米、宽度35米,其立柱、横梁、顶板和平台、扶梯等构件的累计重量达到2800吨。在2号机组锅炉钢架安装中,西北电建建设者集中优势施工力量,成立了由36人组成的“2号机组锅炉钢架吊装青年突击队”,全面展开了2号机组锅炉钢架安装的攻坚战。为保证2号机组锅炉钢架安装工期目标的如期实现,“青年突击队”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优化施工方案,层层分解施工计划,细化施工任务,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有效提高了锅炉钢架安装的速度。
11月2日,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2号机组锅炉受热面设备组合、安装项目正式开工。锅炉受热面系统由水冷壁、过热器、空预器等设备组成,为热电机组提供动力蒸汽和过热蒸汽,从而冲动汽轮机运转,达到发电供热的目的。面对锅炉受热面系统“施工量大,高空作业多,安全风险高”的状况,西北电建建设者迎难而上,超期策划,主动出击,抢抓时机,充分发挥技术资源和施工机械的优势,从而加快了锅炉受热面设备安装的进度。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12月中旬,一场持续数天的漫天冬雪过后,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建设工地银装素裹,寒风凛冽,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4摄氏度。然而2号机组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建设工地仍然是一派人来车往,井然有序的施工场景。我们相信,凭借着对电力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深刻理解,西北电建建设者必将在大漠戈壁竖起1座丰碑,为陇原人民造福。
西北电建参建的甘肃八〇三发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工程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