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是这样铸就的——写在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田集电厂二期工程荣获“国优金奖”之际
2015年11月18日,是载入中国电力建设史册的一天。
在“十二五”收官之年,这一天,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淮南田集电厂二期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工程荣获我国工程建筑行业设立最早、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质量奖、中国工程建筑质量方面最高荣誉——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这意味着又一个精品工程被世人认可。
“田集电厂二期工程是继淮南顾桥电厂2台35万千瓦CFB机组工程之后,公司获得的又一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这是对安徽电建一公司建设水平给予的最高肯定。公司员工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仅讲速度、善攻坚,还能抓管理、保质量,打造优质精品工程。”说到得奖情况,该公司总经理董俊顺自豪地表示。
安徽电建一公司人将精品意识在田集电厂二期工程中演绎得淋漓尽致。追踪他们创业的足迹,翻阅他们奋斗的篇章,聆听对他们的赞许,不由地使人感叹,他们无愧于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铸就了行业精品。
高起点 高标准 建标杆工程
站在高起点上跃起,才会跳得更远。
田集电厂是皖电东送重要电源项目和国内首批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该工程一期建设2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安徽电建一公司承担了包括两台机组主厂房建筑、1号机组安装及外围系统建筑安装在内的全场70%以上的施工合同额,于2005年6月18日开工,2007年10月15日投产,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入选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机组于2008年至2014年连续7年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6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对标竞赛中名列前茅。正是在一期工程建设中创造了骄人业绩,该公司再次受到业主青昧,承担了二期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建筑、3号机组安装及外围系统建筑安装在内的全场70%以上的施工合同额。
田集电厂二期工程开工之初,安徽电建一公司对它的定位就很高,确立以“精诚团结培育精细管理团队,精益施工打造国优精品工程”为目标,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规格策划、高效率推进,保证了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服务、形象等六大要素的全面受控。随着工程的进展,项目部将争创“国优金奖”这一目标渗透进现场每一名员工的血液里,点点滴滴地注入到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中,正在做到“准备工作提前一点、施工方案充分一点、过程控制严格一点、工序验收规范一点、技术创新超前一点、安全文明抓实一点”。严格的管理,良好的履约,一流的质量,达标的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赢得了业主、监理的广泛好评。
项目部按照“超前策划,咬定目标”的思路,组织编制了《田集电厂二期工程施工方案优化及工期保证措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中以工程计划为龙头,实施四级计划管理,通过年、月、周计划盘点更新以及纠偏等措施,保证关键路径顺利实施。项目部通过加强计划的考核激励,根据重要节点目标倒排工期,从而保证了计划的刚性执行和里程碑节点准点甚至超前完成。按照设备到场时间及时对工程计划进行更新,尽量把工作往前赶,将工程进度细化到每一天,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施工关键时期,先后成立了凝汽器、四大管道、汽机本体等安装项目青年突击队,保证了工程进度的高效推进。
项目部以安全生产标准建设为牵引,引入“绿色施工”理念,实施《施工临建及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标准》手册,保证安全文明施工“高亮度、低梯度”。项目部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编制了《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严格措施落实,强化过程纠偏,保持安全文明施工可控、在控。项目部在业主组织的所有参建单位文明施工评比中始终稳居第一,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中,均得到了高度评价。开工仅半年即通过了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检查验收,被中国能建授予首批“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项目”,成为电力建设行业的标杆。
新技术 新工艺 为工程提速
打破常规,突破自我,创新施工,不单单需要勇往直前的魄力,更需要脚踏实地、克服万难的坚韧和决心。安徽电建一公司为了推进施工进度,打响了一系列创新攻坚战。
该工程3号机组采用先进的27MPa/600℃/620℃的装机方案,是世界首台66万千瓦等级再热蒸汽温度达到623℃超超临界π型锅炉燃煤机组,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供参考,设备也一直处于“边设计、边生产”的状态,能否如期建成投运,成为了对安徽电建一公司最大的考验。然而,面对紧张的工期和设备到货滞后的不利因素,该公司通过精细管理,实现了施工工序的科学搭接和工程节点的全面受控,机组最终于2013年12月22日建成投运,创造了16个月总工期的行业先进纪录,比计划工期提前5个月投运,向业主展示了无可匹敌的“能建速度”。
要实现高蒸汽参数机组的可靠运行,就必须使用与高参数相适应的高性能的耐热材料。“高蒸汽参数对高性能耐热材料选型高,采用了大量的HR3C等特种钢。另外,高合金材料、异种钢焊接也很普遍,5万多只焊口中,高合金焊口就超过1万只。这些高合金焊口不仅数量众多,且施焊位置普遍困难,整体施工难度很大。”该公司副总经理、时任田集电厂二期项目经理汪公河说。
为此,安徽电建一公司成立了高合金QC攻关小组,对HR3C等特种钢焊接施工进行技术攻关。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和模拟,最终顺利渡过了高合金焊接的磨合期,HR3C焊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部经过数十次的反复试验才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真金不怕火炼”,项目部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受热面组合和吊装、焊接工作,其中涉及1546只HR3C焊口,合格率高达99.4%。2013年7月31日,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5万多只承压焊口在33.5兆帕压力试验下无一泄漏。同时由攻关小组编写的《Super304H与HR3C对接选用Thermanit617和YT-HR3C焊丝的焊接工艺和实践研究》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站焊接专业委员会评为B类论文。
该公司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优势,在科技创新、成果运用方面给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温度高、压力高、安装工艺高,以及新材料多、系统多给施工带来的难题。据统计,该工程在主机高参数、冷端优化、低温省煤器、电除尘旋转电极等方面,实施了73项重大优化设计方案和技术创新,成功运用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上汽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安装技术研究与应用”、“悬挂式液压提升装置吊装发电机定子施工工法”、“电力小管径对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等工法、专利和技术成果。凭借着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和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该公司在工程建设中相继实现了DCS受电、厂用电倒送电、锅炉水压试验、锅炉酸洗、汽机扣盖、锅炉点火、汽机冲管、脱硝脱硫系统投运、并网发电、168小时试运“十个一次成功”。
重规范 重品质 树“精”字招牌
超超临界机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领先技术,这种机组在效率、环保、节能等方面有着一般常规火电机组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若要将60万千瓦级机组的供电煤耗控制在每千瓦时280克或以下,机组参数就要等同于百万机组。这就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更严格的质量工艺控制。
细节决定成败。项目部制定印发了《细部工艺标准》、《质量过程控制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还编制了《锅炉防爆管措施》、《中低压管道喷砂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质量工艺控制措施,并强化洁净化施工内容。项目部加大对锅炉受热面洁净化施工、凝汽器管板焊接、电缆二次接线、疏放水小管道二次策划工艺跟踪管理,保证了外在工艺美观;制定汽轮机通流间隙、主机轴振、发电机漏氢量、空预器漏风率等6项机组关健性能指标控制措施,有效提升了现场施工的质量水平。
过程创造优质。项目部执行公司《施工工艺手册》,规范质量管理和作业行为,引入质量标准“0.8倍原则”,开展样板引路,先后确定灰库筒身清水混凝土、主厂房彩板安装、电子间二次接线、电缆桥架安装、精处理热控仪表管安装等14个单项精品示范项目,确保工程内在质量可靠、外在工艺美观。项目部根据工程推进情况,制定了重点质量管控计划46项,重点工艺控制6项,并得到有效实施。
从工程初步设计,到设备安装验收、整体试运各阶段,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全面介入,实行全过程跟踪。在工程建设初期,积极与设计单位共同进行设计优化,在安装施工阶段组织质检人员推行“质量跟踪考核卡”,深入现场开展施工质量的检查及验收工作,并及时进行排查消缺,各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消除了机组运行后的种种安全隐患。
机组投产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实现了60万千瓦级机组关健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百万机组先进水平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号机组在运行期间,供电煤耗每千瓦时276.1克,厂用电率3.7%,真空严密性为每分钟0.2千帕,发电机漏氢量每天7.69标准立方米,最大轴振41.1微米,主辅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机组自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仪表投入率均达到100%,机组脱硫、脱硝随主机同步投入,创造了行业一流指标。
该工程在降低机组热耗、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科技创新和设计优化,是国际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应用的成功实践。该工程锅炉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燃油耗用量为零,节约用油3862吨;采用折返式煤场,每年节约用电143万度。工程同步建设了高效静电电除尘、烟气脱硫和脱硝设施,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每立方米16.75毫克、11.73毫克、16.43毫克,除尘效率高达99.89%,污染物排放大大低于标准值,固体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实现“零排放”,成为同期同类型机组节能环保的典范,树立了安徽电建一公司“精”字招牌。
有收获 有感动 奏激情乐章
追溯16个月的艰辛历程,那座刻满建设者们为打造巅峰之作所付出的491个日日夜夜的无字丰碑,凝聚着他们的品质、智慧、汗水和力量,承载着他们的精诚合作、精细管理、精益施工、精品奉献。激情回眸,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一幅幅不断挑战、勇于超越、熠熠生辉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焊接高压一班班长汪辉,主动请缨带领焊工们研究HR3C新技术,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多途径查找此种钢材的相关施工经验,组织技能水平较好的焊工严格按照工艺评定进行岗前练习、检测,就练习过程进行经验交流,HR3C焊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为公司后续百万机组焊接储备了力量和施工经验。
“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汽机本体班班长王怀祥面对首次安装的上海电气196型60万千瓦等级机组,在克服设备到货、基础交安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序,紧跟节点计划,边施工边进行设备消缺。王怀祥发挥带头作用,和班组人员24小时轮流作业,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汽机安装“零缺陷”扣盖目标,为机组连续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电仪专业主任工程师卢涛的人生信条。调入田集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正值安装及调试高峰期,他白天要熟悉现场,晚上还得熟悉图纸、排计划。从凝补水系统运行开始,他每天与业主、运行及调试单位一起,蹲守现场,带着施工人员一条条核对,一条条消缺,保证了锅炉空动试验、机组整套启动等目标的实现。
……
这样的人和事在项目部不胜枚举,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闪光点,他们却早已习以为常。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田集电厂是皖电东送的主力电厂,二期工程投产后通过华东电网源源不断向上海地区输送电力,对缓解华东电网的缺电矛盾,优化华东地区的资源配置,促进皖、沪两地经济发展都将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田集电厂二期工程酣战的热潮已离我们远去,已成为现代绿色电站的典范工程,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闪耀在淮河岸边。该工程不仅是安徽电建一公司的一块“精”字招牌,更是安徽电建一公司人前进的新起点,他们将秉承“至精者,赢未来”的企业信念,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对标理念,让企业品牌之路延伸再延伸。
安徽田集电厂工程全景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