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经济实用型”的细节追求 ——黑龙江火电三公司承建的华能伊春热电工程1号机创优记
安全是基石,质量是生命。每建好一个工程,就是树立一座丰碑。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注重工程建设细节,提前进行策划交底,严格管控,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的独特道路。其中,刚刚投运的华能伊春热电工程1号机组是该公司承建的35万千瓦机组中的创优典范
9月22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主体施工的华能伊春新建“上大压小”热电2台35万千瓦机组工程1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此机组比同类型机组占地面积小、跨度小,“经济实用型”电厂经受住了考验,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优良,满负荷率101.2%,厂用电率4.7%,发电煤耗281.7克/千瓦时,热工自动、保护投入率100%,尤其是主机各轴承振动最大值为46微米,比全国同类型机组较好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高起点 标准化施工先行
该工程的建设相比于同类型机组进行了大量优化,并进行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全面创优策划,将建设目标设定为了“建标杆电厂,创国优金奖,引领同类型火电机组世界领先水平”。业主邀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专家从工程开工到建设全程进行跟踪,过程创优指导,针对创“国优金奖”进行咨询把关,建立过程创优档案。业主专门成立了“创一流达标”办公室,每月对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综合管理四大项进行考核验收,每一季度适时发布考评结果,该公司在三个季度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并获得了业主的奖励。基于此,该公司自进驻现场以来,进行了创优筹划和运作,实施全面创优方案,推进标准化现场建设,细化流程,对施工的每个环节严格管控。
该公司对项目部施工人员进行前期交底,创优责任分解,对机构设置和项目人员配置要求非常高,在人员配备上选派了具有参与过同类型机组建设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及施工骨干力量。项目部对机构设置进行了精简优化,避免减少重复和交叉岗位。该工程实行“安全管理上移、质检管理下移“的模式,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工艺质量实行定制化,设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实行工艺卡追究制。
在施工人员通往现场的必经之路,业主设置了创优达标实物安装工艺标准展示,将阀门、热工表管等实物安装按照工艺标准进行分类,成为施工工艺卡、焊接工艺示范点,这是业主按照创国优要求制作的标本,形成了施工前有样本,施工中有策划,过程有指导,结果有监检的闭环管理。该公司按照标准化施工要求全程参与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部临建设施起步较高,生产区按项目总体布局,对各专业施工场地进行规范划分,施工现场班组、休息室和库房统一标准;办公区、生活区按业主统一要求进行规划,彩板房采用一级防火板制作;整个施工形成标准模块化。该工程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安全文明施工标准高,公司首次全方位的为项目部投入了标准化设施,电焊机箱、氧乙炔笼、工具箱和库房等设施标准化一目了然,规格、样式和颜色统一;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警示标志、区域危险点控制、应急组织机构、定置化标牌和安全温馨提示无处不在。为了使得安全保卫工作更加规范,项目部的现场材料堆放场地安装了视频监控与网络连接,在本地办公室或哈尔滨连接上网络就能监控到现场物资场地的材料和设备保管情况。2014年9月,该公司施工现场被国家能源局评定为安全标准化施工现场。
勇革新 工艺成果提质量
2014年6月,该工程1号机组锅炉受热面吊装进入高峰期。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空间狭小,公司锅炉专业分公司实行地面预组合,打破以往的整体吊装方式,化整为零,在炉膛里组合焊接,炉膛找正使用定位仪,既准确,又科学。水压前锅炉专业进行焊口施焊,项目部焊接班集思广益,进行焊接工艺的革新;锅炉SA-T91小径管焊接采用“多道填充焊接方法”新的焊接工艺,小径管多道焊接的方法在该公司以前的施工中从未使用过,通过模拟练习,焊接过程中测温,焊口超温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消除了由于焊口超温,被迫停止焊接等待焊口降温的顽症,提高了施工进度。该工程水压试验时3万多道焊口无一泄漏,检验焊口合格率达99.75%,这一QC成果荣获2015年度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QC评选二等奖。
项目部汽机本体安装班班长李立中,是技术革新的能手。他带领的本体班曾经获得省级工法和国家级QC成果,他的团队创新点子多,措施巧妙,为公司创造了实际效益。
该公司在施工中不断创新,使得锅炉水压监检实现了金属监督零整改,汽轮机扣盖监检实现了质量内业及实体质量零整改。该工程锅炉、汽轮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的部分监测、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大部分采用现场总线布置的方式,其中包括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开关型阀门电动装置、气动调节门、气动开关门等,在设备总线使用比例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同类型机组。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由于供货方没有按照数据链清单相应的设备KS编码到货,导致设备进行组织安装后交接工序的时间点被打乱,给施工单位下一步调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重复性调试,该公司电热专业分公司在副主任张士刚的带领下,3个月时间内实现了现场总线的敷设、接线、交付调试等工作,现场施工工艺上了一个新台阶。该工程的总线布置提高了全厂综合自动化水平,大量节省了电缆及槽盒等的材料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接线的工作量,被各新建电厂借鉴。
该公司以工程为起点,创造出了新的标杆。奉献精品,诚信履约是该公司永远的执着追求。
2015年11月4日《中国电力报》7版头条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