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的新一轮暖阳——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联产项目顺利通过168试运
10月27日20时, 山西院设计的山西省、太原市两级重点民生工程、环保工程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联产项目(以下简称“东山项目”)整套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机组试运期间,各项技术指标优良,运行稳定。
暖心工程解龙城供热困境
东山项目是华能集团在山西的首个燃机项目,是山西省第二套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该工程规划建设2台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非采暖期总出力为859.04万千瓦,年发电量 34.36亿千瓦时,设计供热能力 626 MW,年供热量 534.4×104 GJ。为增加供热能力,山西院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首次在直接空冷汽轮机低压缸连接处采用SSS离合器,使机组在背压供热工况下对外供热能力达到626兆瓦,比抽汽供热工况下的最大供热能力高95MW。
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为1200万平方米区域集中供热。至此,太原市东部大量小机组、小锅炉将成为历史。对于促进太原市集中供热两至三年全覆盖、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改善太原市环境质量,建设“蓝天白云之城”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保工程还龙城绿水蓝天
2010年,“气化山西”的提出使山西省走上了能源变革之路,以气代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清洁利用,是能源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山西院作为山西电力行业的引领者,紧跟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为指导,致力于最大限度降低电厂排放。
东山项目以煤层气为燃料,并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全年可节约标准煤 20 万吨,可实现烟尘和二氧化硫零排放,氮氧化物排放达到了燃机排放标准;其工业用水水源为东山煤矿的矿井疏干水,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由于山西水资源并不丰富,山西院在进行电厂设计时,充分发挥企业在空冷技术领域的优势,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与空冷技术相结合,节省了采用常规湿冷系统之风吹、蒸发、排污等水量损失, 使工程耗水量降至湿冷系统耗水量的10%~20%。东山项目耗水指标为0.044m3/s.GW,在同类型机组中处于遥遥领先水平。
东山项目位于居民区附近,为使各厂界噪声达标,山西院设计人员根据电厂工艺流程划分六大噪声控制区域,对各区域噪声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降噪量并采用不同的控制措施。特别针对空冷岛、蒸发冷却器等区域采用阵列式消声器等噪声控制措施,在满足设计降噪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其阻力损失。该项目将成为世界首台正式投产运营的直接空冷系统采用阵列式消声器降噪技术的大型发电厂。
现代工程为龙城景观添彩
东山项目位于太原市区东约3公里,太原市杏花岭区淖马村东北侧,太原市府东街东延路路边,处于城市景观地区。如何将电厂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完美的结合起来,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项目设计团队坚持以花园电厂为主的设计理念,坚持功能第一、合理实用的设计宗旨,先后赴北京高碑店燃气电厂及天津临港燃气电厂参观学习,进行了功能及外立面优化,最终确定以工业灰为主的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在场地西侧的水务区,突破传统模式将化学与水工等工艺建筑融合为一体,而主厂房及生产建筑经过大量的排版与处理之后,整个建筑显得浑然一体。厂区内路灯与标识牌的统一,场地的绿化,处处体现着花园电厂的魅力。
“由于厂区内存在采空区,故可实际利用之面积相对较小,在总平面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性”。东山项目经理对设计团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深入分析厂址地形、地貌特征的基础上,多次优化厂总平面设计,合理利用空间,减少厂区占地面积,使得该工程厂址围墙内占地面积和主厂房体积在同类直接空冷燃气电厂中占地指标都达到最优。
这座充满民生情怀、拥有绿色梦想的现代化电厂必将在龙城建设宜居城市的道路上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