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下成长 成长中自强——安徽电建一公司铜陵百万机组项目部“导师带徒”工作小记
今年7月份,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皖能铜陵百万机组项目部迎来了10名优秀的新入职大学生,分别进入不同的岗位,职业生涯正式起航。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工作磨练,初出象牙塔的他们,言语投足间稚气十足,但对于工作的认真态度却如出一辙,“勤敏好学,自强独立”成为他们的标签。
为了帮助新进大学生迅速转变角色,适应职场要求,铜陵项目部制定了“导师带徒”工作培养计划,注重“传、帮、带”实效,为新进大学生分配资深导师,在工作上倾囊相授,有问必答;在生活上,衣食住行,关怀备至。同时,公司与项目部在“导师带徒”工作上的联动配合,成为助推新进大学生展翅高飞的双翼,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开启了完美起点。
项目规划,开启“导师带徒”新征程
“毕业来到新岗位,心里其实很忐忑,项目部‘导师带徒’工作让我掌握了工作技能,迅速成长起来。”项目部财务部新进大学生王宝阳表示。
作为新进大学生提素学技的重要载体,“导师带徒”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切实贯彻“导师带徒”工作要求,项目部人事科充分发挥了主体责任意识,在新进大学生入职前就已严格制定导师带徒目标和培训计划。为了帮助新进大学生快速熟悉工作岗位,项目部特别针对每位新进大学生的专业和工种,安排专业及部门负责人作为导师,加以各部门及科室的协调配合,为“导师带徒”工作保驾护航。
7月30日,项目部组织举行了新进大学生“导师带徒”签字仪式,签订了一对一的《导师带徒协议》,将带徒任务落实到导师个人,明确了师徒各自的职责与权利。随后,项目部持续跟进“导师带徒”工作的部署实施情况,每周督促导师与学徒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并跟踪学习效果,周五向公司上报一期“导师带徒”工作周报。为了随时掌握“导师带徒”成果,项目部不定期与导师、徒弟召开座谈会,对于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疑难点及时记录并全力解决。
“导师带徒”工作初见成效后,项目部还建立一套系统的考评奖惩机制,对所有签订协议的师徒组合进行检查、跟踪、考核和评比,将考评结果纳入导师带徒考核档案,以增进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项目部的系统工作规划,“导师带徒”工作已逐步迈上正轨,为新进大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有力提升了新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领导关怀,助推“导师带徒”快节奏
“公司和项目部领导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十分关心,每一次座谈会上的谆谆教诲都让我受益匪浅。”铜陵项目部合同部新进大学生杨振宇如此说道。
公司年中工作会对于“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的工作安排言犹在耳,各级领导对于项目部的“导师带徒”工作也寄予了殷切期望。新进大学生入职第一天,项目部就特别召开了新进职工欢迎座谈会,双方同坐一席畅谈交流,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专门为新职工答疑解惑。
“导师带徒”工作开启以后,公司领导也数次来访,与新进大学生召开座谈会,询问生活近况,记录工作进程,对“导师带徒”工作进行多次摸底和调研,在实施关心关爱、引导成长成才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8月4日,党委工作部和工会来到项目部,了解了新进大学生的近期生活及工作动态,在经济状况、伙食条件、休假安排及婚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还特别为新进大学生送出了“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执着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的寄语。8月20日,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苏学虎来项目部进行公司资源优化补充调研,再一次强调了“导师带徒”工作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与新进大学生座谈交流,亲自督查并验证了“传帮带”效果,并对“导师带徒”经验及亮点的宣传推介工作进行了部署,进一步推动了铜陵项目部“导师带徒”工作进程。十一期间,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俊顺到项目部调研,从角色转变、工作态度、学习方法等角度用自身经历和典型经验与新进大学生进行了深度沟通与交流。
师徒情深,收获“导师带徒”高成效
“导师对我特别亲切,就像一家人一样,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都尽全力帮我解决,让我感到很温暖。”铜陵项目部机械化科新进大学生杨安东激动的表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作为“导师带徒”工作贯彻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与新进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深入挖掘学徒潜能,各部门及科室导师根据岗位性质及学徒特点制定了个性化带徒计划,并根据计划对学徒因材施教,定向培养。同时,徒弟在工作中也及时向导师反馈学习心得体会,达成双向的沟通与互动,形成了师徒间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优良作风。
项目部合同部部长王永波每天工作忙到深夜,依然不忘关注徒弟的学习动态。对于公司重点打造为经营管理“标杆”的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王永波耐心教导工作思路和方法,帮助汤运谋等合同科新进职工迅速掌握工作要领。机械化科科长李华每天带着学生杨安东到达施工现场,识别起重器械,熟悉班组工作。建筑科科长陈盛每天教导学生汪浩学习风机基础浇筑施工的控制、管理以及资料的报验。各位导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导师带徒”的核心要义,真正“传”出经验、“帮”出成长、“带”出风采。
经过三个月的朝夕相处,导师与徒弟的关系经过最初的磨合阶段,已经发展得十分和谐融洽。在工作中,秉承“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导师对于徒弟时刻高标准、严要求。而在生活中,导师更多是扮演着知心朋友的角色,对徒弟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工作之余,师徒间举行篮球比赛、牌艺竞技等活动,增进了他们相互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