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山电厂“六化”打造燃料创标升级版
六化打造燃料创标升级版
――乌拉山电厂燃料创标纪实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姚福根 报道 今年是乌拉山电厂燃料创标扎实推进并取得关键成效的一年,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燃料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燃料监督的制度化、流程化,燃料掺烧的精细化、效益化。2016年前10个月,共进煤122.7730万吨,耗煤120.8607万吨,标煤单价209.39元/吨,达成了区域对标领先的目标。
燃料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
结合本厂实际,通过项目建设、设备改造和软件升级,基于集燃料管理业务、设备运行监控、智能设备分析于一体的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建成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燃料管控平台。平台以监管中心为枢纽,以无盲点分布的120个摄像头和汽车煤全部GPS定位为信息采集初端,以关键岗位的电脑为分享监督终端,用专线光缆互联互通,构成了完整的闭环,可以无障碍地实时传输数据和信息。系统集成了实时数据采集、数字化煤场、采制化二维码、电子监控系统、指纹门禁识别、卫星定位等功能,全面整合采制化等10个环节,把相对分散的生产设备、业务过程,按业务流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了燃料工作的全覆盖管理、全过程协同、无死角监控。
燃料创标是一场真正的管理革命,集中监控、远程操作、无人值守等一系列创新有效管控了风险,燃料的质、价、量数据真实准确,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燃料操控的制度化、流程化
在燃料创标工作中,该厂创新协调好“人防”与“技防”的关系,突出制度的刚性约束,让整个工作流程化运作。
组织精干力量,对制度、规范进行全面清理,对照创标标准和查评要求,列出清单,按照路线图和时间表逐项整改。现在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已基本完备,从纵向上看,有厂、部门、班组三级;从横向上分,有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经纬相交,做到了网格化梳理,完整覆盖了燃料计划采购、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厂外调度、燃料接卸、存储、耗用等各个环节。
破除阻力,推进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形成了关键岗位人员轮换机制,整合了入厂、入炉化验室,重新界定了采样班组权属,初步形成了设置合理、运行规范、权利制约、平衡高效的采制化体制。
建立起了效能监察、审计监督为核心的风险防控体系。防控链条从矿点延伸到入炉燃烧的全过程。
燃料掺烧的精细化、效益化
对煤场进行科学管理。以桥抓和斗轮机位置为主导,根据来煤吨量、水分、硫分、挥发分、热值等要素,对来煤进行分区分跺堆放,并定期进行整形,减少损耗。积极创新求变,建立燃料生产工作小组联席联系机制,定期开展配煤掺烧经济评价活动,综合内外环境变化,试烧煤种进行燃烧试验,为配煤提供科学依据。从取、掺、配、烧、反馈等各环节入手,运行依据营销提供的负荷预计积极调整掺配煤方式;实时跟踪监视锅炉运行情况;总结出一套分机组、分煤斗、分时段、机动灵活的配煤掺烧方案,为经济运行奠定了基础。
注重抓好电煤市场调研、研判和燃料招标工作。积极与周边区域电厂展开对标工作,把握市场行情,适时调整合同奖励条款,大幅降低高热值煤采购单价。在周边区域电厂对标中处于领先地位。
征途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燃料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现在乌电燃料管理正向着“绿色煤场”、 “数字化煤场”的更高水平迈进!
刘卓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