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二厂(公司):精细化配煤掺烧提升企业效益
“5月11日,一期机组耗煤4698吨,其中耗高卡低硫煤1579吨,低卡高硫煤2189吨,低卡低硫煤930吨。”5月12日一上班,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公司)配煤专责贺斌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配煤掺烧系统,查看前一天的配煤掺烧情况。
从2009年到2015年,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公司)用了六年时间全面推进精细化配煤掺烧,使配煤掺烧工作从无到有、到精,并最终建立了切合机组特点的两级掺配三级管理模型,提升了经济煤种的综合利用能力。
2015年,该厂(公司)掺烧经济煤种502.3万吨,掺配比例达到56.87%,精细化配煤掺烧模型和管理经验获得集团公司奖励基金一等奖,并被国电电力全面推广。
消除误区统一认识
2008年以来,受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以及煤炭外销强劲等因素影响,标煤单价几乎翻了一番,大同二厂(公司)原有坑口电站的煤源优势不复存在,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燃用4500大卡以下的经济煤种以降低成本。
该厂(公司)分三期建设的10台机组型号各异,机组设计煤种平均为5500大卡以上。最初开始掺烧时,由于经济煤种低热值、高灰份、高水份、高硫份,造成设备维护量增加,给机组运行调整带来诸多困难。
燃用经济煤种使锅炉受热面结渣,腐蚀、磨损大,输灰系统堵灰严重,运行人员怕出事,不敢使用经济煤种,甚至要求企业恢复使用设计煤种。
配煤掺烧,机组的安全性如何保证?除去各种损耗能否给企业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面对质疑,大同二厂(公司)决定让数据说话。
该厂(公司)一方面对不同煤种设备的磨损能力、SO2、NOx的排放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成本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另一方面对燃用不同煤种引起的燃料成本变化进行了全面客观统计,并通过综合分析生产成本上升和燃料成本下降的办法,明确了不同煤种与生产成本、燃煤成本以及利润之间的具体关系,编制了配煤掺烧模型,并委托国电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了深入论证,最终将适合大同二厂(公司)锅炉燃烧的入炉煤热值准确定位在4500大卡左右。
与此同时,该厂(公司)对应进行了机组不同负荷工况下不同热值、硫份指标及劣质煤掺配燃烧试验,得出了不同负荷工况下各主辅机设备对各煤质指标的最大出力数据,为配烧经济煤种提供了指导依据。
根据燃烧试验数据,大同二厂(公司)实施了各机组主辅设备煤种适应性改造,先后对一期给粉系统、二期锅炉磨煤机进行了改造,利用机组大、小修完善锅炉制粉系统,开展锅炉受热面防磨治理,并合理调整锅炉、输煤系统运行方式,为大量使用经济煤种创造了条件。
该厂(公司)广泛宣传讲解配煤掺烧对提升企业效益的意义,统一干部员工思想,坚定了各类人员掺配经济煤种的信心和决心。
细化方案规范过程
证明掺烧经济煤种可行后,大同二厂(公司)专门成立配煤掺烧办公室,制定下发配煤掺烧管理办法、竞赛考核办法,并在每日下班前召开配煤掺烧例会,协调解决当天配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第二天工作。
科学编制年方案。年初,该厂(公司)根据年度电量计划,按照“高卡煤保负荷、低灰煤保安全、低硫煤保环保”的原则,依据热值夏季保负荷、冬季保供热、硫份入口不超标、灰份不超最大出力、水份冬季不冻煤堵系统的具体要求,绘制负荷与热值、负荷与硫份、负荷与灰份、负荷与水份曲线,确定年度配煤掺烧目标。
合理优化月计划。该厂(公司)根据月度电量计划、当月来煤结构以及库存结构,分别制定不同机组的掺配计划,确定月度煤价预算。按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提出煤种结构调整以及入厂煤调运建议,把配煤管理、采购管理、存耗管理以及负荷监控融为一体,加强了月度煤价目标的保障能力。
实时调整日方案。根据前一天负荷情况,该厂(公司)结合京津唐地区总体负荷、气温风力等因素,每天预测第二天不同时段负荷曲线,按照掺配计划、来煤情况、库存情况、不同负荷工况适应煤质数据等因素,制定次日掺配实施方案,强化配煤掺烧的可操作性。
严格考核促落实。该厂(公司)制定《配煤掺烧管理办法》,明确掺配计划完成情况、负荷完成情况、环保超标情况以及入厂入炉热值差情况的考核标准,每月按时兑现考核,形成了年统筹、月计划、日方案、月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保证了配煤掺烧的精准可靠,使得大同二厂(公司)将每一克煤每一卡热量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设模型优化入炉煤质
配煤掺烧工作走上规范化后,大同二厂(公司)继续创新,搭建了煤场和入炉两级掺配体系,并在采购、调配、掺配环节分别建立管理模型,提升了高硫煤、低卡煤、劣质煤以及煤泥等经济煤种的综合利用能力。
两级掺配把来煤存储与入炉调整进行有机结合,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从时间、热值、硫份、灰分以及煤量五个维度将配煤掺烧指标化、数据化,大大提高了配煤掺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该厂(公司)煤场管理人员每天将所需煤种分为高卡高硫煤、高卡低硫、低卡高硫、低卡低硫、劣质煤五大类,分层、分堆堆放不同煤种,完成煤场一级掺配;运行管理部根据前一天负荷情况,结合京津唐地区总体负荷、气温风力等因素,预测第二天不同时段负荷曲线,确定每台机组不同负荷时段所需煤种数量比例、掺配后加权平均低位热值硫份、各仓、各层所上煤种数量,完成入炉二级掺配。
采购、调配、掺配三个管理模型,将入炉煤质的需求转化为燃煤分段管理的具体方法,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采购数学模型优化了月度采购分配,均衡了热值、硫份、灰份结构,平衡了地域结构,充分发挥了三足鼎立的煤源结构的煤价制约和煤质补充功能,准确控制了月度入厂标煤单价。
调运数学模型实现了日入厂标煤单价的准确控制,通过依据前一日各直购矿来煤的热值、硫份、灰份情况统计,能够及时对次日的入厂煤量和结构进行调整,控制每日入厂标煤单价。
掺配数学模型完善了每批次到厂煤的存储区域和高度管理台帐,准确标识了每批煤的矿点、到厂时间、煤质参数和数量,绘制了详细煤堆形状图,实时跟进机组负荷工况情况,随时跟踪配煤掺烧计划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完善日掺配实施方案,力争最大限度使用经济煤种,降低高卡低硫煤使用量。
两级掺配三级管理模型实现了配煤掺烧指标化、数据化,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入炉煤质,不仅满足了10台机组安全、环保、负荷要求,还使该厂(公司)经济煤种掺烧比例达到了最大。
2016年,大同二厂(公司)将继续细化完善“各机组负荷与配煤热值对照表”及“配煤菜单”,整合掺配煤管理系统、煤场智能化管理、一级掺配数据资源,实现分质堆放最精,一级掺配最细,配煤方式最优,分时、分仓掺配准确率最高,煤场翻烧周期最短,努力打造配煤掺烧“升级版”。(李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