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贵州发电公司燃料管理多措并举显成效
2013-03-25 08:22:0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易启明 何斌) 进入2013年,面对复杂的电煤市场形势,大唐贵州发电公司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控煤价、提煤质、调结构、细考核”取得可喜成绩。截至目前,进厂原煤达190万吨,日进原煤屡创新高;含税标煤单价比集团公司下达计划降低51.66元/吨,节约成本5300多万元。
未雨绸缪,赢得区域话言权。该公司年耗煤量约1000万吨,燃料供应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盘点该公司月度进煤量为90万吨,稳定的库存量,既保证了机组的耗用,也有效平抑了煤炭价格的上涨。按照“公司一盘棋、区域内有话语权”的要求,该公司燃料系统员工积极开辟新煤源,拓宽市场,与区域内大型煤炭矿业公司签订煤炭采购框架协议,形成煤电联动机制,免除煤炭采购的中间环节,保证供煤的相对稳定,有效抑制中间商,赢得区域话语权。此外,在煤炭市场相对低迷的阶段,采购人员见缝插针,加大采购力度,日进煤量和库存量逐步攀升,最高存煤量达到56万吨,为二、三季度多发和抢发电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整结构,有效降低燃料成本。该公司燃料管理紧紧围绕管理效益“双提升”这一中心任务,抓住经济效益的“牛鼻子”,牢固树立“配好煤,保电量,增效益”的思想意识,紧跟区域市场适时调整采购方案。储运人员则根据季节性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上煤方式;集控人员则及时根据热值、硫份加强调整,形成了全员行动降本的良好氛围。
科学掺配,提高煤质增效益。结合入厂煤热值大大偏离设计热值的实际情况,该公司提出了掺配优质煤的方案,以提高入炉煤煤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降低机组的“非停”次数和油耗。为了取得配煤掺烧最佳经济效益,该公司高度关注煤炭供需市场变化,以大量采购市场低热值煤为主导思想,科学制定掺配策略,细化配煤方案。下属电厂发电部按照每天的发电计划曲线,对中、高热值烟煤和低热值煤进行持续合理搭配。至目前,该公司共掺烧低热值煤126万吨,节约成本3700多万元,为降低全年入厂煤标煤单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精细考核,电煤管理见成效。2013年,该公司对所属发耳、野马寨发电公司进行了典型性煤场盘点,切实掌握了燃料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燃料系统内外监管显现成效。对内,全力调动煤质监督检验人员积极性,对勇于和敢于揭发劣质煤并确认无误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外,严格执行《贵州公司2013年燃料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供应商不定期进行评估,建立了供煤单位“信誉档案”,从源头上规范煤质验收行为,强化热值管理。该公司还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将热值差管理纳入考核奖励的重点内容。为提高兑现率,该公司制定了考核方案,根据指标分解完成情况,燃料系统管理人员按照“挂钩”制度进行相关的奖励和考核,对超额完成指标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嘉奖。
未雨绸缪,赢得区域话言权。该公司年耗煤量约1000万吨,燃料供应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盘点该公司月度进煤量为90万吨,稳定的库存量,既保证了机组的耗用,也有效平抑了煤炭价格的上涨。按照“公司一盘棋、区域内有话语权”的要求,该公司燃料系统员工积极开辟新煤源,拓宽市场,与区域内大型煤炭矿业公司签订煤炭采购框架协议,形成煤电联动机制,免除煤炭采购的中间环节,保证供煤的相对稳定,有效抑制中间商,赢得区域话语权。此外,在煤炭市场相对低迷的阶段,采购人员见缝插针,加大采购力度,日进煤量和库存量逐步攀升,最高存煤量达到56万吨,为二、三季度多发和抢发电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整结构,有效降低燃料成本。该公司燃料管理紧紧围绕管理效益“双提升”这一中心任务,抓住经济效益的“牛鼻子”,牢固树立“配好煤,保电量,增效益”的思想意识,紧跟区域市场适时调整采购方案。储运人员则根据季节性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上煤方式;集控人员则及时根据热值、硫份加强调整,形成了全员行动降本的良好氛围。
科学掺配,提高煤质增效益。结合入厂煤热值大大偏离设计热值的实际情况,该公司提出了掺配优质煤的方案,以提高入炉煤煤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降低机组的“非停”次数和油耗。为了取得配煤掺烧最佳经济效益,该公司高度关注煤炭供需市场变化,以大量采购市场低热值煤为主导思想,科学制定掺配策略,细化配煤方案。下属电厂发电部按照每天的发电计划曲线,对中、高热值烟煤和低热值煤进行持续合理搭配。至目前,该公司共掺烧低热值煤126万吨,节约成本3700多万元,为降低全年入厂煤标煤单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精细考核,电煤管理见成效。2013年,该公司对所属发耳、野马寨发电公司进行了典型性煤场盘点,切实掌握了燃料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燃料系统内外监管显现成效。对内,全力调动煤质监督检验人员积极性,对勇于和敢于揭发劣质煤并确认无误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外,严格执行《贵州公司2013年燃料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供应商不定期进行评估,建立了供煤单位“信誉档案”,从源头上规范煤质验收行为,强化热值管理。该公司还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将热值差管理纳入考核奖励的重点内容。为提高兑现率,该公司制定了考核方案,根据指标分解完成情况,燃料系统管理人员按照“挂钩”制度进行相关的奖励和考核,对超额完成指标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嘉奖。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