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门峡发电公司:乌金里“淘”效益
2012-11-15 08:25:0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为火力发电企业,充足、优质的燃煤无疑是机组赖以生存的口粮和生命线。但是,面对近年来煤炭价格的高位运行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占发电成本70%以上的燃料费用令发电企业不堪重负。如何在燃料成本上做足文章、念好“降”字诀,成为大唐三门峡发电公司长期以来不断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最近一次月度工作例会上,该公司输煤管理部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今年1至10月份,公司合理掺烧低标单煤种比例超过52%,累计掺烧综合效益3437万元!”话音甫落,会场内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过深度挖潜和不断探索,三门峡发电公司摸索并总结出一条合理掺烧、降控成本的节能增效之路,为打赢“一保一降”攻坚战、实现年度盈利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意识:生产向经营的转变
在很多人眼中,输煤管理部是地地道道、单纯专一的生产部门,全力以赴做好精修细检和精调细控,确保输煤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障机组“吃饱、吃好”是这个部门全部的职责所在。
可是,在一次输煤系统现场调研会上,善于启发干部员工思维的三门峡发电公司总经理王占武,却向大家提出了“生产人员也要会算经济账”的“特殊”要求。一时间,大伙儿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这“金算盘”和日常的“煤锄头”有什么关系。看到大家疑惑不解的表情,王占武进一步为大家开拓思路:“如何通过输煤皮带这一关,将一克克标单不一、煤质差别的普通来煤,变成一克克经济煤,送到炉膛中发出一度度效益电,提高度电含金量,不是你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猛地点醒了在场的所有人。打通了由“煤锄头”通向“金算盘”的窗户纸后,一场“如何从生产型转向经营型”的头脑风暴立即在输煤管理部全面掀起。从部门管理人员到一线生产人员,大家利用部门工作例会和运行班组安全例会,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反复多次进行思想碰撞,共同确立了一个坚定目标――做好入厂煤的科学掺烧,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前提下,加大经济煤种的入炉比例,最大限度地降低入炉标单,为企业节省燃料成本,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在满足机组负荷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掺配、倒烧,需要全面考虑来煤煤质、入炉煤量、负荷变化、脱硫效率、燃烧系统以及除灰系统各个方面。这些问题给掺烧经验较少的燃料运行人员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经验是靠实践积累起来的!”三门峡发电公司输煤管理部的干部员工挺身而出、不惧困难。为了摸清每日入厂的煤质情况,他们深入煤场和汽车卸煤沟,了解矿别和煤种信息;从燃料采购部和燃料质检部获得煤质单据和化验数据的同时,亲自上煤台抽样,对比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安排来煤按照不同矿别和煤种,在汽车卸煤沟进行混合粗配后,根据热值、硫份和挥发份的不同分别存至煤场的8个区域,方便燃料运行班组准确堆取、进行筒仓二次掺配和炉内在线掺配;利用一体化燃料模块和掺配数学模型,提高筒仓煤质的准确性,保证原煤仓煤质的稳定;加强与发电部的沟通,调整主力磨和备用磨的运行方式,按照不同的负荷标准和脱硫富裕度,调整对应原煤仓内煤种的掺烧比例,以期在低负荷阶段利用主力磨最大限度的消耗低标单煤种,节省高标单燃煤;着力培养运行人员“看仓位”的水平,逐步提高在线调整热值、硫份的幅度,使入炉煤质调整变得更加灵活,提高机组对负荷预测不准、煤质信息不准确的适应性。
经过输煤管理部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涵盖燃煤采购实际、机组运行燃煤需求以及信息偏差应对措施的《输煤管理部入炉煤掺配规定》很快投入使用。这一细化了燃煤接卸、煤场管理、筒仓管理、原煤仓管理以及特殊运行工况要求等措施的规定,成为了各运行班组进行掺配工作的行动指南。同时,该部门还组织“配煤掺烧红旗班组”评比活动,将掺烧工作完成质量在班组月度绩效考核的比重提升至90%,以充分调动各班组做好掺烧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目标:一切为了效益最大化
为进一步提高掺配工作的整体效能,确保掺配效果紧压负荷、硫份“红线”,三门峡发电公司专门设立“掺配主管”这一岗位。本着尊重绩效管理的用人思路,累计夺得10次掺配红旗班组的运行五班班长刘剑,被领导和同事们一致推举,挑起了这付担子。
从此,根据负荷预测和来煤情况,制定每日、每月的掺配、倒烧方案,成了刘剑全部工作的重点。不论是在办公室上班、还是在家里休息,熟稔进煤时间和峰谷区间的他,总会掐准时间打开SIS数据,认真比对分析入厂煤质、煤场堆取量、筒仓用煤量、负荷预测偏差、燃煤在线值与需求值偏差等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调整掺配方案,及时满足发电部下达的《机组日煤质需求》和临时负荷调整要求。
而在日夜通明的集控室内,发电部的值长和单元长们也都无时无刻不紧盯调度指令,随时掌握峰谷变化趋势和设备运行状况,以便准确下达煤质调整通知单。尤其是当主要辅机退役、机组启动以及脱硫设备故障时,他们会同输煤管理部人员一起精心提前策划,根据机组运行工况,认真研究对稳定燃烧可能造成的风险,在保证关键参数的前提下制定最合理的掺配措施,根据负荷对应煤质进行分时段、分比例准确上煤,确保“好钢”全部用在“刀刃上”。
作为来煤入厂的重要关口,该公司燃料采购部和燃料质检部加强与输煤管理部的配合,联合出台了《燃煤采购、掺烧管理制度》。燃料采购等相关部门及时将下月燃煤采购计划、次日(当天)入厂煤量以及煤质预测表等信息发给输煤管理部,方便其制定下月掺配、煤场倒烧及月末库存计划。同时,利用一体化平台及时发布近期各矿数量、煤矿加权数据、日后采购计划等信息,为发电部、输煤管理部、设备维修部等生产部门调整运行方式、计划设备消缺提供可靠数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转变观念、合理掺烧,“乌金里淘金”让三门峡发电公司得到了不菲收益。在今后的燃料管理工作中,三门峡发电公司将继续按照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高度重视节能增效工作,合理优化运行方式,不断总结和完善掺烧经验,持续创新燃料管理的新办法、新路子,为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助推盈利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全年“一保一降”目标任务、打造“效益大唐”贡献积极力量。(许睿)
在最近一次月度工作例会上,该公司输煤管理部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今年1至10月份,公司合理掺烧低标单煤种比例超过52%,累计掺烧综合效益3437万元!”话音甫落,会场内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过深度挖潜和不断探索,三门峡发电公司摸索并总结出一条合理掺烧、降控成本的节能增效之路,为打赢“一保一降”攻坚战、实现年度盈利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意识:生产向经营的转变
在很多人眼中,输煤管理部是地地道道、单纯专一的生产部门,全力以赴做好精修细检和精调细控,确保输煤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障机组“吃饱、吃好”是这个部门全部的职责所在。
可是,在一次输煤系统现场调研会上,善于启发干部员工思维的三门峡发电公司总经理王占武,却向大家提出了“生产人员也要会算经济账”的“特殊”要求。一时间,大伙儿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这“金算盘”和日常的“煤锄头”有什么关系。看到大家疑惑不解的表情,王占武进一步为大家开拓思路:“如何通过输煤皮带这一关,将一克克标单不一、煤质差别的普通来煤,变成一克克经济煤,送到炉膛中发出一度度效益电,提高度电含金量,不是你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猛地点醒了在场的所有人。打通了由“煤锄头”通向“金算盘”的窗户纸后,一场“如何从生产型转向经营型”的头脑风暴立即在输煤管理部全面掀起。从部门管理人员到一线生产人员,大家利用部门工作例会和运行班组安全例会,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反复多次进行思想碰撞,共同确立了一个坚定目标――做好入厂煤的科学掺烧,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前提下,加大经济煤种的入炉比例,最大限度地降低入炉标单,为企业节省燃料成本,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在满足机组负荷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掺配、倒烧,需要全面考虑来煤煤质、入炉煤量、负荷变化、脱硫效率、燃烧系统以及除灰系统各个方面。这些问题给掺烧经验较少的燃料运行人员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经验是靠实践积累起来的!”三门峡发电公司输煤管理部的干部员工挺身而出、不惧困难。为了摸清每日入厂的煤质情况,他们深入煤场和汽车卸煤沟,了解矿别和煤种信息;从燃料采购部和燃料质检部获得煤质单据和化验数据的同时,亲自上煤台抽样,对比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安排来煤按照不同矿别和煤种,在汽车卸煤沟进行混合粗配后,根据热值、硫份和挥发份的不同分别存至煤场的8个区域,方便燃料运行班组准确堆取、进行筒仓二次掺配和炉内在线掺配;利用一体化燃料模块和掺配数学模型,提高筒仓煤质的准确性,保证原煤仓煤质的稳定;加强与发电部的沟通,调整主力磨和备用磨的运行方式,按照不同的负荷标准和脱硫富裕度,调整对应原煤仓内煤种的掺烧比例,以期在低负荷阶段利用主力磨最大限度的消耗低标单煤种,节省高标单燃煤;着力培养运行人员“看仓位”的水平,逐步提高在线调整热值、硫份的幅度,使入炉煤质调整变得更加灵活,提高机组对负荷预测不准、煤质信息不准确的适应性。
经过输煤管理部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涵盖燃煤采购实际、机组运行燃煤需求以及信息偏差应对措施的《输煤管理部入炉煤掺配规定》很快投入使用。这一细化了燃煤接卸、煤场管理、筒仓管理、原煤仓管理以及特殊运行工况要求等措施的规定,成为了各运行班组进行掺配工作的行动指南。同时,该部门还组织“配煤掺烧红旗班组”评比活动,将掺烧工作完成质量在班组月度绩效考核的比重提升至90%,以充分调动各班组做好掺烧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目标:一切为了效益最大化
为进一步提高掺配工作的整体效能,确保掺配效果紧压负荷、硫份“红线”,三门峡发电公司专门设立“掺配主管”这一岗位。本着尊重绩效管理的用人思路,累计夺得10次掺配红旗班组的运行五班班长刘剑,被领导和同事们一致推举,挑起了这付担子。
从此,根据负荷预测和来煤情况,制定每日、每月的掺配、倒烧方案,成了刘剑全部工作的重点。不论是在办公室上班、还是在家里休息,熟稔进煤时间和峰谷区间的他,总会掐准时间打开SIS数据,认真比对分析入厂煤质、煤场堆取量、筒仓用煤量、负荷预测偏差、燃煤在线值与需求值偏差等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调整掺配方案,及时满足发电部下达的《机组日煤质需求》和临时负荷调整要求。
而在日夜通明的集控室内,发电部的值长和单元长们也都无时无刻不紧盯调度指令,随时掌握峰谷变化趋势和设备运行状况,以便准确下达煤质调整通知单。尤其是当主要辅机退役、机组启动以及脱硫设备故障时,他们会同输煤管理部人员一起精心提前策划,根据机组运行工况,认真研究对稳定燃烧可能造成的风险,在保证关键参数的前提下制定最合理的掺配措施,根据负荷对应煤质进行分时段、分比例准确上煤,确保“好钢”全部用在“刀刃上”。
作为来煤入厂的重要关口,该公司燃料采购部和燃料质检部加强与输煤管理部的配合,联合出台了《燃煤采购、掺烧管理制度》。燃料采购等相关部门及时将下月燃煤采购计划、次日(当天)入厂煤量以及煤质预测表等信息发给输煤管理部,方便其制定下月掺配、煤场倒烧及月末库存计划。同时,利用一体化平台及时发布近期各矿数量、煤矿加权数据、日后采购计划等信息,为发电部、输煤管理部、设备维修部等生产部门调整运行方式、计划设备消缺提供可靠数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转变观念、合理掺烧,“乌金里淘金”让三门峡发电公司得到了不菲收益。在今后的燃料管理工作中,三门峡发电公司将继续按照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高度重视节能增效工作,合理优化运行方式,不断总结和完善掺烧经验,持续创新燃料管理的新办法、新路子,为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助推盈利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全年“一保一降”目标任务、打造“效益大唐”贡献积极力量。(许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