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靖远发电公司走上精细掺烧路
2012-08-08 14:27: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09年,因煤价攀升和煤源紧张,作为大型坑口电站的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却守着煤山买不到煤,被迫走上配煤掺烧之路,谁知这一举措却让该公司尝到了甜头,他们很快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选择”,不断创新燃煤掺配管理方法,推进煤泥、褐煤及劣质煤精细化掺烧工作。2009年至今,靖远公司累计掺烧经济煤210.02万吨,节约燃料成本达5623万元。
形势所迫探索掺烧
靖远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境内,距离国有大型煤矿靖远煤业仅20公里,属大型坑口电站,总装机容量88万千瓦。由于其燃料运距短、发电成本低,长期以来,在区域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煤炭价格一路走高,煤源日趋紧张,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公司明明就坐在煤山边上,却在附近煤矿买不到煤,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2009年,该公司被迫转变坑口电站的固有思维,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始探索“配煤掺烧”机制。该公司发现,计划内的大矿来煤亏卡、亏吨现象非常严重,发热量本应在4700大卡以上的“标煤”有时还达不到4000大卡,而长期被忽略的煤泥,热值却接近3000大卡。该公司由此萌生了“掺烧煤泥”的大胆设想,随即对此展开专题研究,对掺烧煤泥的经济性、安全性进行论证,并开展掺烧试验,逐步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掺烧方案,初步尝到了掺烧带给企业的甜头。
2011年,为控制燃料成本,缓解“煤荒”造成的压力,该公司又在总结煤泥掺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尝试褐煤掺烧,努力提高锅炉设备对各种不同煤种的适应性。同年5月,该公司燃煤精细自动掺配设备建成投运,掺配后的电煤,热值、硫份等各项指标完全可控适用。每年由此产生的效益在2000万元左右。
努力消缺保证安全
配煤掺烧在带给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炉内燃料的性状发生改变,燃烧稳定性明显下降,很容易发生锅炉结焦、落煤管堵塞等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锅炉灭火事故。因此,“手不离键盘,眼不离指针,心不离分析,脑不离安全。”成了靖远公司运行人员配煤掺烧后监盘状态的真实写照。
该公司还根据发电任务、调度计划负荷曲线、煤场存煤结构,及时调整阶段性燃煤掺烧方案和运行机组调峰指南,根据阶段性负荷曲线来确定机组运行方式,再依据燃煤掺烧试验确定各机组不同煤种的掺烧比例,使机组运行方式、燃煤掺烧方案等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保证了掺配煤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控性。
同时,通过加装原煤斗疏通装置、整治锅炉空预器、炉外管道等多项技术改造,该公司解决了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的煤耗过高、漏风率高、煤仓堵煤等多项技术难题.通过不懈努力,及时消缺,该公司确保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管理提升收效显著
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靖远公司向管理要效益,配煤掺烧措施日趋成熟,收效明显。该公司结合机组特性、季节特点、煤质情况等,对不同负荷范围内的煤种掺配比例和混配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燃煤动态实时跟踪体系,完善煤场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掺烧统计,为燃煤掺烧提供可靠依据。
在经济煤采购方面,该公司变单一吃设计煤种为“吃百家饭”,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对各矿点的热值、价格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确定性价比高的煤源;加强对供应商的诚信管理,建立诚信档案,提高了经济煤采购渠道的稳定性,有效控制了燃煤品质及价格。
为了调动掺烧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配掺方法,该公司创新燃煤掺烧奖惩机制,开展配煤掺烧指标竞赛,进一步提高了配煤掺烧的科学性,促进了配煤掺烧工作的有效开展。
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掺烧经济煤种52.06万吨,掺烧比例45.51%,节约燃料成本2149.3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倍,创历史新高。(李建伟)
形势所迫探索掺烧
靖远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境内,距离国有大型煤矿靖远煤业仅20公里,属大型坑口电站,总装机容量88万千瓦。由于其燃料运距短、发电成本低,长期以来,在区域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煤炭价格一路走高,煤源日趋紧张,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公司明明就坐在煤山边上,却在附近煤矿买不到煤,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2009年,该公司被迫转变坑口电站的固有思维,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始探索“配煤掺烧”机制。该公司发现,计划内的大矿来煤亏卡、亏吨现象非常严重,发热量本应在4700大卡以上的“标煤”有时还达不到4000大卡,而长期被忽略的煤泥,热值却接近3000大卡。该公司由此萌生了“掺烧煤泥”的大胆设想,随即对此展开专题研究,对掺烧煤泥的经济性、安全性进行论证,并开展掺烧试验,逐步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掺烧方案,初步尝到了掺烧带给企业的甜头。
2011年,为控制燃料成本,缓解“煤荒”造成的压力,该公司又在总结煤泥掺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尝试褐煤掺烧,努力提高锅炉设备对各种不同煤种的适应性。同年5月,该公司燃煤精细自动掺配设备建成投运,掺配后的电煤,热值、硫份等各项指标完全可控适用。每年由此产生的效益在2000万元左右。
努力消缺保证安全
配煤掺烧在带给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炉内燃料的性状发生改变,燃烧稳定性明显下降,很容易发生锅炉结焦、落煤管堵塞等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锅炉灭火事故。因此,“手不离键盘,眼不离指针,心不离分析,脑不离安全。”成了靖远公司运行人员配煤掺烧后监盘状态的真实写照。
该公司还根据发电任务、调度计划负荷曲线、煤场存煤结构,及时调整阶段性燃煤掺烧方案和运行机组调峰指南,根据阶段性负荷曲线来确定机组运行方式,再依据燃煤掺烧试验确定各机组不同煤种的掺烧比例,使机组运行方式、燃煤掺烧方案等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保证了掺配煤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控性。
同时,通过加装原煤斗疏通装置、整治锅炉空预器、炉外管道等多项技术改造,该公司解决了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的煤耗过高、漏风率高、煤仓堵煤等多项技术难题.通过不懈努力,及时消缺,该公司确保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管理提升收效显著
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靖远公司向管理要效益,配煤掺烧措施日趋成熟,收效明显。该公司结合机组特性、季节特点、煤质情况等,对不同负荷范围内的煤种掺配比例和混配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燃煤动态实时跟踪体系,完善煤场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掺烧统计,为燃煤掺烧提供可靠依据。
在经济煤采购方面,该公司变单一吃设计煤种为“吃百家饭”,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对各矿点的热值、价格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确定性价比高的煤源;加强对供应商的诚信管理,建立诚信档案,提高了经济煤采购渠道的稳定性,有效控制了燃煤品质及价格。
为了调动掺烧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配掺方法,该公司创新燃煤掺烧奖惩机制,开展配煤掺烧指标竞赛,进一步提高了配煤掺烧的科学性,促进了配煤掺烧工作的有效开展。
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掺烧经济煤种52.06万吨,掺烧比例45.51%,节约燃料成本2149.3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倍,创历史新高。(李建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