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掺烧降成本促减亏国电靖远发电掺烧经济煤种节约成本2149万元
2012-08-09 15:10: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抓好燃煤成本控制和稳定供应已成为火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面对诸多不利的煤炭市场形势,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创新燃煤掺配管理方法和措施,积极引进宁煤、蒙煤,推进煤泥、褐煤及劣质煤精细化掺配管理,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企业创效增盈中心工作。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掺烧经济煤种52.06万吨,掺烧比例45.51%,节约燃料成本2149.34万元,与去年同期358.28万元相比,增加5倍,创历史新高。
突破制约经营的瓶颈
靖远公司是伴随着电力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应运而生的一座坑口电站,于1986年开工建设,1989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目前拥有4台220兆瓦国产燃煤发电机组。2009年,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扬,电煤联动未果,全国火电企业几乎全线亏损。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靖远公司在动员全体职工深入开展节能挖潜的同时,打破"坑口电站"的固有思维,做足"煤文章",实现燃料管理从"保障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2009年,靖远公司通过详细的分析,发现计划内的大矿来煤尽管价位很高,但亏卡亏吨现象非常严重,原本发热量应在5000大卡以上的"标煤"有时还不到4000大卡,高价位并没有买到高热值。而通过对煤泥研究发现,其热值接近于3000大卡。标煤的"潜亏"和煤泥存在的"潜热",让靖远公司萌生了"掺烧煤泥"的大胆设想,并组织人员开始可行性分析。同年6月,靖远公司制定出台《燃煤掺烧管理办法》,把"探索煤泥掺烧,提高企业效益"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对掺烧煤泥的经济性、安全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要求有关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性的开展掺烧煤泥的试验。
2011年,随着靖远本地及宁夏、内蒙等周边省份燃煤价格大幅飙升,靖远公司燃煤库存长期一度处于警戒线以下,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同比上涨111.2元/吨,年燃料成本增加7034万元。如何控制标煤单价,缓解出现的"煤荒",靖远公司深化"双学"活动,吸收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在实现了煤泥掺烧试验和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展褐煤掺烧试验,努力提高锅炉设备对各种不同"口粮"的适应性。
"挖潜增效永无止境"。在掺配方法上,靖远公司积极探索在煤场进行燃煤掺配的新途径。2011年5月,一套全新的燃煤精细自动掺配设备建成投运,使掺配后电煤的热值、硫份等各项指标完全可控适用。初步估算,每年由此产生的效益在2000万元左右。
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
"手不离键盘,眼不离指针,心不离分析,脑袋里要一直做着事故预想。"这是靖远公司运行人员对配煤掺烧后监盘状态的自我调侃总结。的确,在开展配煤掺烧前,炉内工况发生异常后稍作调整基本上都能慢慢恢复稳定。但在开展配煤掺烧后,燃烧稳定性明显下降,锅炉结焦、原煤仓断煤、落煤管堵塞......异常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不可恢复性的锅炉灭火事故发生。
为确保燃煤掺烧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机组调峰能力,减轻脱硫环保压力,靖远公司综合考虑发电任务、调度计划负荷曲线、煤场存煤结构,及时调整制定阶段性燃煤掺烧方案及运行机组调峰指南,根据阶段性负荷曲线来确定机组运行方式,再依据燃煤掺烧试验确定各机组不同煤种的掺烧比例,使机组运行方式、燃煤掺烧方案等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保证了计划的严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靖远公司制定了《燃煤储存与耗用管理制度》,提出掺配煤的输送、储存、煤粉制备以及燃烧系统和有关控制设备在运行、检修方面的基本要求,为确保锅炉燃烧稳定,机组出力正常,环保排放达标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通过加装原煤斗疏通装置、整治锅炉空预器、炉外管道等多项重大项目,解决了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的煤耗过高、漏风率高、煤仓堵煤等多项技术难题,提高了机组经济运行水平。
攻克制约管理的短板
在燃料管理工作中,靖远公司按照"立足靖煤、增加疆煤、开辟蒙煤、拓展宁煤"的思路,在变吃设计煤种为"吃百家饭"的基础上,形成国有、地方相互调剂、汽运及时补充,大矿煤、市场煤、褐煤参与掺烧的格局,实现了"保量、提质、控价、减亏"目标。
科学掺配降成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为前提,结合机组特性、季节特点、煤质情况、环保要求等方面的情况,2012年,靖远公司重新修订了《燃煤掺烧管理规定》,对不同负荷范围内的煤种掺配比例和混配运行方式进行了明确要求,采取"分区"堆放、"分炉"配煤、"分仓"上煤、"分时段"配烧的燃煤掺烧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燃煤动态实时跟踪体系,建立煤场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掺烧统计,为燃煤掺烧提供可靠依据。
规范管理减损耗。在经济煤采购方面,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对各矿点的热值、价格等综合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排序,经集体洽谈后,确定性价比高的煤源和供应商,采取"一月一签"的方式签订燃煤采购合同;优化来煤量、质、价的统筹配置,加强对供应商的诚信管理,对供煤方合同履行情况和依法经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建立诚信档案,将供应商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级管理,区别对待,提高了经济煤采购渠道的稳定性,有效控制了燃煤品质及价格,使供电煤耗、设备磨损不断降低。
赛马机制提效率。为了调动掺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探索出更有效的配掺方法,靖远公司创新燃煤掺烧奖惩机制,以机组不投油、不降负荷、脱硫系统平稳运行为标准,以综合入炉煤质中热值、硫份、经济煤掺烧比例为考核依据,开展了配煤掺烧指标竞赛,进一步提高了配煤掺烧的科学性,促进了燃煤掺烧工作的有效开展。
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靖远公司经济煤掺烧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掺烧"向"主动配烧"、"追求量"向"追求质"的过渡,掺烧技术日渐趋于成熟,掺配比例也从最初的15%提高至现在的近50%,降本增效效果明显。2009年至今,靖远公司累计掺烧经济煤210.02万吨,节约燃料成本5623万元。(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建伟)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
突破制约经营的瓶颈
靖远公司是伴随着电力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应运而生的一座坑口电站,于1986年开工建设,1989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目前拥有4台220兆瓦国产燃煤发电机组。2009年,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扬,电煤联动未果,全国火电企业几乎全线亏损。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靖远公司在动员全体职工深入开展节能挖潜的同时,打破"坑口电站"的固有思维,做足"煤文章",实现燃料管理从"保障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2009年,靖远公司通过详细的分析,发现计划内的大矿来煤尽管价位很高,但亏卡亏吨现象非常严重,原本发热量应在5000大卡以上的"标煤"有时还不到4000大卡,高价位并没有买到高热值。而通过对煤泥研究发现,其热值接近于3000大卡。标煤的"潜亏"和煤泥存在的"潜热",让靖远公司萌生了"掺烧煤泥"的大胆设想,并组织人员开始可行性分析。同年6月,靖远公司制定出台《燃煤掺烧管理办法》,把"探索煤泥掺烧,提高企业效益"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对掺烧煤泥的经济性、安全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要求有关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性的开展掺烧煤泥的试验。
2011年,随着靖远本地及宁夏、内蒙等周边省份燃煤价格大幅飙升,靖远公司燃煤库存长期一度处于警戒线以下,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同比上涨111.2元/吨,年燃料成本增加7034万元。如何控制标煤单价,缓解出现的"煤荒",靖远公司深化"双学"活动,吸收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在实现了煤泥掺烧试验和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展褐煤掺烧试验,努力提高锅炉设备对各种不同"口粮"的适应性。
"挖潜增效永无止境"。在掺配方法上,靖远公司积极探索在煤场进行燃煤掺配的新途径。2011年5月,一套全新的燃煤精细自动掺配设备建成投运,使掺配后电煤的热值、硫份等各项指标完全可控适用。初步估算,每年由此产生的效益在2000万元左右。
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
"手不离键盘,眼不离指针,心不离分析,脑袋里要一直做着事故预想。"这是靖远公司运行人员对配煤掺烧后监盘状态的自我调侃总结。的确,在开展配煤掺烧前,炉内工况发生异常后稍作调整基本上都能慢慢恢复稳定。但在开展配煤掺烧后,燃烧稳定性明显下降,锅炉结焦、原煤仓断煤、落煤管堵塞......异常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不可恢复性的锅炉灭火事故发生。
为确保燃煤掺烧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机组调峰能力,减轻脱硫环保压力,靖远公司综合考虑发电任务、调度计划负荷曲线、煤场存煤结构,及时调整制定阶段性燃煤掺烧方案及运行机组调峰指南,根据阶段性负荷曲线来确定机组运行方式,再依据燃煤掺烧试验确定各机组不同煤种的掺烧比例,使机组运行方式、燃煤掺烧方案等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保证了计划的严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靖远公司制定了《燃煤储存与耗用管理制度》,提出掺配煤的输送、储存、煤粉制备以及燃烧系统和有关控制设备在运行、检修方面的基本要求,为确保锅炉燃烧稳定,机组出力正常,环保排放达标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通过加装原煤斗疏通装置、整治锅炉空预器、炉外管道等多项重大项目,解决了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的煤耗过高、漏风率高、煤仓堵煤等多项技术难题,提高了机组经济运行水平。
攻克制约管理的短板
在燃料管理工作中,靖远公司按照"立足靖煤、增加疆煤、开辟蒙煤、拓展宁煤"的思路,在变吃设计煤种为"吃百家饭"的基础上,形成国有、地方相互调剂、汽运及时补充,大矿煤、市场煤、褐煤参与掺烧的格局,实现了"保量、提质、控价、减亏"目标。
科学掺配降成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为前提,结合机组特性、季节特点、煤质情况、环保要求等方面的情况,2012年,靖远公司重新修订了《燃煤掺烧管理规定》,对不同负荷范围内的煤种掺配比例和混配运行方式进行了明确要求,采取"分区"堆放、"分炉"配煤、"分仓"上煤、"分时段"配烧的燃煤掺烧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燃煤动态实时跟踪体系,建立煤场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掺烧统计,为燃煤掺烧提供可靠依据。
规范管理减损耗。在经济煤采购方面,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对各矿点的热值、价格等综合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排序,经集体洽谈后,确定性价比高的煤源和供应商,采取"一月一签"的方式签订燃煤采购合同;优化来煤量、质、价的统筹配置,加强对供应商的诚信管理,对供煤方合同履行情况和依法经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建立诚信档案,将供应商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级管理,区别对待,提高了经济煤采购渠道的稳定性,有效控制了燃煤品质及价格,使供电煤耗、设备磨损不断降低。
赛马机制提效率。为了调动掺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探索出更有效的配掺方法,靖远公司创新燃煤掺烧奖惩机制,以机组不投油、不降负荷、脱硫系统平稳运行为标准,以综合入炉煤质中热值、硫份、经济煤掺烧比例为考核依据,开展了配煤掺烧指标竞赛,进一步提高了配煤掺烧的科学性,促进了燃煤掺烧工作的有效开展。
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靖远公司经济煤掺烧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掺烧"向"主动配烧"、"追求量"向"追求质"的过渡,掺烧技术日渐趋于成熟,掺配比例也从最初的15%提高至现在的近50%,降本增效效果明显。2009年至今,靖远公司累计掺烧经济煤210.02万吨,节约燃料成本5623万元。(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建伟)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