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大同发电厂以燃煤管理助力扭亏增盈
2012-08-14 10:41:3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国电大同发电厂把占发电成本70%的燃煤作为企业扭亏的“关键”抓住不放,连续四年保持煤炭采购价格均处于同地区最低水平,累计掺烧经济煤种2098万吨,节约燃料成本15.56亿元。2012年1-7月,该公司实现利润2.43亿元。
责任决定态度
“对工作是否有责任心,在工作中是否持有大局观,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工作态度。”大同厂厂长常常这样讲。
对于整个企业管理来说,大同厂考虑最多、精力投入最大、调用人力最多的,就是燃煤管理。2009年,该厂把燃煤部划分为燃煤管理部和煤场管理中心两个部门,分别负责燃煤采购和燃煤运输接卸工作,三年来,两位厂长(总经理)助理、四位副总工程师先后担任燃煤管理部和煤场管理中心主任,同时广开用人渠道,在11位大学生中选聘3位优秀大学生任一、二、三期煤场中心主任助理,并抽调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优秀人才,共同打造出一支思维灵活、干劲十足的“管粮”团队。此外,大同厂还完善了《加强规范煤场工作方案》、《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规范人员行为,一、二、三期煤场先后实现无人值守。为适应燃煤市场变化快、财务结算周期短等特点,该厂畅通财务渠道,派专人负责燃煤资金的筹集、结算工作,确保煤款及时到位和采购的燃煤及时到厂。
信心决定行动
对于每天一开张就要烧3.5至4万吨燃煤的大同厂来说,“保量”是首先要做的事。变市场煤为直购煤,是该厂广开煤源、降低燃煤成本的一大制胜法宝。
几年来,该厂积极开拓思路,眼光向外,厂长、书记及燃煤战线的干部员工远赴多个省、市,建立了内蒙、浑源、同朔地区“三足鼎立”的煤炭供应结构,改变了长期单一的煤源结构,确保了煤量充足。2011年,该厂直购煤占到全年来煤量的99%,比燃用市场煤节约成本约20元/吨,全年节约成本约2亿余元,来煤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然而,即使是建立了三个相对稳定的煤源,大同厂仍多次面临煤源短缺的危险。2011年6月,浑源煤矿整顿停产;7月京藏公路大面积整修,汽车运输困难;9月朔州矿难,煤矿停产……面对种种困难,大同厂再次打开思路,开通了铁路运输通道,2011年蒙煤铁路专运线共装运发送火车200余列,拉运蒙煤68万余吨。同时,该成立了三个自有汽车煤运输队以减少运输中间环节费用。截至目前,该厂已组织拉运煤炭269万吨,占到全厂煤炭运输量的27%以上,有力保障了电力生产,降低了运输成本。
思路决定出路
“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困难找理由。”燃煤市场虽然严峻,大同厂燃煤管理却不仅要“保量”,还要“控价”。
一方面,大同厂针对机组设计煤种偏高,可用煤种已经严重偏离设计煤种的问题,重点对影响汽轮机和锅炉效率的相关设备进行改造。该厂先后实施了6、7、8、9号机组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磨煤机出力改造等技改工程。五年来,该厂供电标准煤耗从355.76克/千瓦时降低到333.8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从8.37%降低到7.37%,2011年,综合供电煤耗同比降低8.2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7.21万吨,节约燃煤成本1.05亿元。
另一方面,为全面分析使用各煤种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一些指标劣化对整个发电成本的影响,该厂成立了配煤掺烧办公室,建立了“配煤掺烧数学分析模型”,根据电力市场负荷预测,每天绘制负荷配煤曲线、调整配烧方案,核算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变分皮带上煤为分仓上煤,使得入炉煤质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该厂累计掺烧经济煤种753万吨,掺烧率达到71.19%,创直接经济效益1.8亿元;2011年,掺烧经济煤种882.34万吨,掺烧比例达到82.8%,其中掺烧褐煤91万吨,共节约燃料成本约2.2亿元。
战略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大同厂党委书记这样认为。
建立煤炭市场分析体系,及时预测煤炭市场走势,有策略、有计划地择机“贮粮”,是大同厂控制标煤单价、有力降低成本的又一法宝。
按照市场预测,2011年3月,该厂开始加大储煤力度,到5月末,储煤量突破100万吨。正是这100万吨煤,在秦皇岛煤价连续上涨14周、涨幅高达30元/吨的情况下,该厂标煤单价基本保持不变,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2月份,国家发改委上调电价、限制煤价的双重政策出台,各煤矿产煤意愿不强,纷纷延长了春节放假时间。大同厂得知这一消息,在衡量1月份降价空间不大的情况下,立即加大了储煤力度,12月22日,储煤量达到80万吨,12月30日,突破90万吨,为“两节”期间机组发电用煤、平抑煤价奠定了基础。
在煤质保障方面,大同厂将出矿与合同、出矿与入厂、入厂与入炉煤热值差作为重要的管理指标实施控制,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由2008年的0.4兆焦/千克降低到2011年底的-0.01兆焦/千克。为保障运输过程的可控、在控,出矿时该厂给所有运输车辆打好铅封,防止途中“打门”换煤;启用“GPS煤炭运输管理系统”,实时观察车队路线行驶情况;入厂后检查铅封,照相留档,确保“口粮”颗粒归仓。2011年,该厂亏吨、亏卡索赔金额达到4139.59万元。(杨实 祝捷)
责任决定态度
“对工作是否有责任心,在工作中是否持有大局观,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工作态度。”大同厂厂长常常这样讲。
对于整个企业管理来说,大同厂考虑最多、精力投入最大、调用人力最多的,就是燃煤管理。2009年,该厂把燃煤部划分为燃煤管理部和煤场管理中心两个部门,分别负责燃煤采购和燃煤运输接卸工作,三年来,两位厂长(总经理)助理、四位副总工程师先后担任燃煤管理部和煤场管理中心主任,同时广开用人渠道,在11位大学生中选聘3位优秀大学生任一、二、三期煤场中心主任助理,并抽调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优秀人才,共同打造出一支思维灵活、干劲十足的“管粮”团队。此外,大同厂还完善了《加强规范煤场工作方案》、《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规范人员行为,一、二、三期煤场先后实现无人值守。为适应燃煤市场变化快、财务结算周期短等特点,该厂畅通财务渠道,派专人负责燃煤资金的筹集、结算工作,确保煤款及时到位和采购的燃煤及时到厂。
信心决定行动
对于每天一开张就要烧3.5至4万吨燃煤的大同厂来说,“保量”是首先要做的事。变市场煤为直购煤,是该厂广开煤源、降低燃煤成本的一大制胜法宝。
几年来,该厂积极开拓思路,眼光向外,厂长、书记及燃煤战线的干部员工远赴多个省、市,建立了内蒙、浑源、同朔地区“三足鼎立”的煤炭供应结构,改变了长期单一的煤源结构,确保了煤量充足。2011年,该厂直购煤占到全年来煤量的99%,比燃用市场煤节约成本约20元/吨,全年节约成本约2亿余元,来煤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然而,即使是建立了三个相对稳定的煤源,大同厂仍多次面临煤源短缺的危险。2011年6月,浑源煤矿整顿停产;7月京藏公路大面积整修,汽车运输困难;9月朔州矿难,煤矿停产……面对种种困难,大同厂再次打开思路,开通了铁路运输通道,2011年蒙煤铁路专运线共装运发送火车200余列,拉运蒙煤68万余吨。同时,该成立了三个自有汽车煤运输队以减少运输中间环节费用。截至目前,该厂已组织拉运煤炭269万吨,占到全厂煤炭运输量的27%以上,有力保障了电力生产,降低了运输成本。
思路决定出路
“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困难找理由。”燃煤市场虽然严峻,大同厂燃煤管理却不仅要“保量”,还要“控价”。
一方面,大同厂针对机组设计煤种偏高,可用煤种已经严重偏离设计煤种的问题,重点对影响汽轮机和锅炉效率的相关设备进行改造。该厂先后实施了6、7、8、9号机组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磨煤机出力改造等技改工程。五年来,该厂供电标准煤耗从355.76克/千瓦时降低到333.8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从8.37%降低到7.37%,2011年,综合供电煤耗同比降低8.2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7.21万吨,节约燃煤成本1.05亿元。
另一方面,为全面分析使用各煤种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一些指标劣化对整个发电成本的影响,该厂成立了配煤掺烧办公室,建立了“配煤掺烧数学分析模型”,根据电力市场负荷预测,每天绘制负荷配煤曲线、调整配烧方案,核算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变分皮带上煤为分仓上煤,使得入炉煤质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该厂累计掺烧经济煤种753万吨,掺烧率达到71.19%,创直接经济效益1.8亿元;2011年,掺烧经济煤种882.34万吨,掺烧比例达到82.8%,其中掺烧褐煤91万吨,共节约燃料成本约2.2亿元。
战略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大同厂党委书记这样认为。
建立煤炭市场分析体系,及时预测煤炭市场走势,有策略、有计划地择机“贮粮”,是大同厂控制标煤单价、有力降低成本的又一法宝。
按照市场预测,2011年3月,该厂开始加大储煤力度,到5月末,储煤量突破100万吨。正是这100万吨煤,在秦皇岛煤价连续上涨14周、涨幅高达30元/吨的情况下,该厂标煤单价基本保持不变,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2月份,国家发改委上调电价、限制煤价的双重政策出台,各煤矿产煤意愿不强,纷纷延长了春节放假时间。大同厂得知这一消息,在衡量1月份降价空间不大的情况下,立即加大了储煤力度,12月22日,储煤量达到80万吨,12月30日,突破90万吨,为“两节”期间机组发电用煤、平抑煤价奠定了基础。
在煤质保障方面,大同厂将出矿与合同、出矿与入厂、入厂与入炉煤热值差作为重要的管理指标实施控制,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由2008年的0.4兆焦/千克降低到2011年底的-0.01兆焦/千克。为保障运输过程的可控、在控,出矿时该厂给所有运输车辆打好铅封,防止途中“打门”换煤;启用“GPS煤炭运输管理系统”,实时观察车队路线行驶情况;入厂后检查铅封,照相留档,确保“口粮”颗粒归仓。2011年,该厂亏吨、亏卡索赔金额达到4139.59万元。(杨实 祝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