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鸿翔热电:"口粮"保卫战
2006-09-08 09:47:52 来源:中电投
A-
A+
电力18讯:
刘士华
守着“粮仓”缺“粮”
平顶山鸿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素有“中原煤仓”之称的平顶山市,是典型的坑口电厂,但因其位居市区,南北大门直对市区主干道,因环保因素,汽车煤历来受限,尤其是由于平东公司2×21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建设的需要,鸿翔公司汽车煤场被长期占用,与平煤集团矿区铁路相连的铁路专线成了其唯一的“生命线”;而火车煤场也因扩建新建铁路线占用,最大储煤量只有不到10000吨,只能维持正常生产三天的时间,存煤量长期处于警戒线以下,日常供应渠道主要是由火车来煤直接进入卸煤沟运行,是典型的“以车代库”,发电高峰期,只要有一两趟火车送煤不及时,便立刻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尤其是今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整顿力度加大,作为全国重点煤炭基地的平顶山市对煤矿企业的也进行了大力整顿,累计关闭了150多家小煤矿,平煤集团的产煤量也有所限制。
为了保证各地电厂统配煤的供应,平煤大量外销,运输车皮十分紧张,导致平顶山地区电煤“吃紧”,受其影响鸿翔公司“口粮”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中,最紧张的7月6日,该公司煤场、卸煤沟共计存煤仅有1678吨,而当日最高负荷22.30万千瓦,负荷率高达99.11%,全部存煤不够半天的用量,当时形势十分危急,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翘首期盼煤车的到来,采购、调运、质检、计量及卸煤人员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保生产供应抢分夺秒,出现了“粮草未动,人马先行”的紧张局面。
解平东公司燃“煤”之急
平东公司2×21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原为鸿翔公司技改项目,随着深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新成立了平东公司作为管理型公司,对这两台先后于今年6、7月份投产的机组进行“小业主,委托制”管理,鸿翔公司为受托单位。
作为新成立的管理型公司,平东公司机构人员精简,无专门的燃料计划调运人员,而且平东公司没有储煤场,只有一条卸煤沟储存,最大储存量只有3000吨,其燃“煤”之急可想而知。尤其是7月中旬,在其#6机组进行168小时试运期间,由于无法满足平煤集团提出的必须购买60节火车车皮的要求,平东公司面临断煤、168试运中止的危险,在这一紧急关头,分公司魏锁总经理及有关部门要求鸿翔公司承担其燃料计划调运、监装等工作任务,面对业主公司委托协议以外的要求,结合自身燃料供应就很紧张的形势,鸿翔公司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考虑到业主的实际困难,在服务条款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鸿翔公司主要负责人依然承接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要求有关部门及人员顾全大局,全力做好平东公司燃料供应工作,确保了该公司机组168试运的顺利通过,也满足了其机组商业运营的燃料供应,切实解决了其燃“煤”之急。
“口粮”保卫战
面对自身持续的“煤荒”现状和承接平东燃料供应工作带来的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鸿翔公司上下发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积极组织煤源,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亲自连续到平煤集团进行沟通,其中8月份仅公司领导与平煤的沟通就有9次,充分发挥了与平煤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作用,得到了平煤集团的理解和支持。燃料计划调运人员不论白天黑夜坚守在平煤集团铁运处调度中心,真正做到了腿勤、嘴勤,每天及时了解生产负荷,随时掌握地沟存煤情况。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两点一线,公司―铁运处调度中心,甚至在铁运处调度中心的时间超过在公司的时间,被人戏称为“半个平煤人”。为了煤炭的采购和及时运送,他们真正的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在最紧张的时候三五天不回家都是家常便饭,而方便面也就成了他们的亲密伙伴。
生产要搞好,“口粮”不能少;不但不能少,质量还要好。对火电企业来说,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效益。为了切实控制煤质,鸿翔公司一方面派调运人员盯在运销处;另一方面派监装人员深入各个矿点,从装车开始跟踪、监督矿方采样,了解各矿点煤质量和装车情况,随时向计划调运人员反映各矿的煤质情况,即起到了监装作用,又搜集了第一手资料,真正从源头上把好了煤质关。由于措施到位,今年采购的原煤发热量同比去年提高了177大卡/千克,按合同折算降低标煤单价11.8元/吨。
燃料的及时供应,为机组抢发电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8月底,鸿翔公司未出现因缺煤而停机或降负荷的现象,累计完成发电量10.46亿千瓦时,已完成全年发电任务的82.38%,其中8月份完成发电量1.44亿千瓦时,创造了当月发电量历史最高纪录。其托管的平东公司#6机组一次通过168试运,并累计完成发电量1.67亿千瓦时,#7机组正在进行168试运。
刘士华
守着“粮仓”缺“粮”
平顶山鸿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素有“中原煤仓”之称的平顶山市,是典型的坑口电厂,但因其位居市区,南北大门直对市区主干道,因环保因素,汽车煤历来受限,尤其是由于平东公司2×21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建设的需要,鸿翔公司汽车煤场被长期占用,与平煤集团矿区铁路相连的铁路专线成了其唯一的“生命线”;而火车煤场也因扩建新建铁路线占用,最大储煤量只有不到10000吨,只能维持正常生产三天的时间,存煤量长期处于警戒线以下,日常供应渠道主要是由火车来煤直接进入卸煤沟运行,是典型的“以车代库”,发电高峰期,只要有一两趟火车送煤不及时,便立刻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尤其是今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整顿力度加大,作为全国重点煤炭基地的平顶山市对煤矿企业的也进行了大力整顿,累计关闭了150多家小煤矿,平煤集团的产煤量也有所限制。
为了保证各地电厂统配煤的供应,平煤大量外销,运输车皮十分紧张,导致平顶山地区电煤“吃紧”,受其影响鸿翔公司“口粮”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中,最紧张的7月6日,该公司煤场、卸煤沟共计存煤仅有1678吨,而当日最高负荷22.30万千瓦,负荷率高达99.11%,全部存煤不够半天的用量,当时形势十分危急,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翘首期盼煤车的到来,采购、调运、质检、计量及卸煤人员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保生产供应抢分夺秒,出现了“粮草未动,人马先行”的紧张局面。
解平东公司燃“煤”之急
平东公司2×21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原为鸿翔公司技改项目,随着深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新成立了平东公司作为管理型公司,对这两台先后于今年6、7月份投产的机组进行“小业主,委托制”管理,鸿翔公司为受托单位。
作为新成立的管理型公司,平东公司机构人员精简,无专门的燃料计划调运人员,而且平东公司没有储煤场,只有一条卸煤沟储存,最大储存量只有3000吨,其燃“煤”之急可想而知。尤其是7月中旬,在其#6机组进行168小时试运期间,由于无法满足平煤集团提出的必须购买60节火车车皮的要求,平东公司面临断煤、168试运中止的危险,在这一紧急关头,分公司魏锁总经理及有关部门要求鸿翔公司承担其燃料计划调运、监装等工作任务,面对业主公司委托协议以外的要求,结合自身燃料供应就很紧张的形势,鸿翔公司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考虑到业主的实际困难,在服务条款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鸿翔公司主要负责人依然承接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要求有关部门及人员顾全大局,全力做好平东公司燃料供应工作,确保了该公司机组168试运的顺利通过,也满足了其机组商业运营的燃料供应,切实解决了其燃“煤”之急。
“口粮”保卫战
面对自身持续的“煤荒”现状和承接平东燃料供应工作带来的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鸿翔公司上下发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积极组织煤源,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亲自连续到平煤集团进行沟通,其中8月份仅公司领导与平煤的沟通就有9次,充分发挥了与平煤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作用,得到了平煤集团的理解和支持。燃料计划调运人员不论白天黑夜坚守在平煤集团铁运处调度中心,真正做到了腿勤、嘴勤,每天及时了解生产负荷,随时掌握地沟存煤情况。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两点一线,公司―铁运处调度中心,甚至在铁运处调度中心的时间超过在公司的时间,被人戏称为“半个平煤人”。为了煤炭的采购和及时运送,他们真正的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在最紧张的时候三五天不回家都是家常便饭,而方便面也就成了他们的亲密伙伴。
生产要搞好,“口粮”不能少;不但不能少,质量还要好。对火电企业来说,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效益。为了切实控制煤质,鸿翔公司一方面派调运人员盯在运销处;另一方面派监装人员深入各个矿点,从装车开始跟踪、监督矿方采样,了解各矿点煤质量和装车情况,随时向计划调运人员反映各矿的煤质情况,即起到了监装作用,又搜集了第一手资料,真正从源头上把好了煤质关。由于措施到位,今年采购的原煤发热量同比去年提高了177大卡/千克,按合同折算降低标煤单价11.8元/吨。
燃料的及时供应,为机组抢发电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8月底,鸿翔公司未出现因缺煤而停机或降负荷的现象,累计完成发电量10.46亿千瓦时,已完成全年发电任务的82.38%,其中8月份完成发电量1.44亿千瓦时,创造了当月发电量历史最高纪录。其托管的平东公司#6机组一次通过168试运,并累计完成发电量1.67亿千瓦时,#7机组正在进行168试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