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发电公司"点检定修模式"显成效
2006-08-16 14:23:23 来源:大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晨曦
本网讯 盘山发电公司自组建伊始,就致力于新厂新机制管理模式的探索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不断完善、调整,在生产管理方面逐步建立起了以运行集控、设备点检定修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以安全监察、安全点检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率先实行设备的点检定修制,形成了符合盘山发电公司未来发展和实际的六大主要管理模式。其中,以安全质量标准和安全点检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是以点检定修为主要安全监察、设备监督的两大管理模式。
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
盘山发电公司原来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定性管理,每天泛泛地检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处理,没问题就按正常情况对待执行检查工作。实行安全点检以后,安全检查实行了优化管理,即每天专职安监人员按照各自管辖专业区域的线路图规定,根据点检的管理模式制定的监督内容进行安全监察。监督人员按照“对标、对表、对照”的要求将各自的监督内容表格化,确定安全监督对象、内容、标准、时间或周期,形成“安全点检工作表”,对照工作表按时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并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针对设备管理按系统、分层次和设备运行、维护特性的原则,具体明确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规范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使安全监督人员责任明确。
安全监督人员每天上午开始检查,主要是查“两票”、习惯性违章,有检修项目期间,必须监督工作票操作、操作票执行情况。对特种作业、特种机械和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检修重点监督。在日常巡视中对设备存在的隐患或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监督指导意见,督促整改,根据不安全因素的严重程度限定整改时间,跟踪复查,形成闭环管理。对生产检修中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监督问题,涉及人身安全防护问题进行监督。发现问题除及时纠正、处理外,还将记入“安全点检日志”中,反馈到相关部门并以监察人员开据的考核单为依据进行考核。每月底,安全监察人员对所监察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继续督促整改。使安全生产监督内容显性化、标准化,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监督的盲目性、随意性。实践证明,安全点检是控制和杜绝违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
盘山发电公司投产之初,就实行了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通过点检定修的实施,设备责任制真正落到了实处,并使设备运行状况做到可控、再控。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实现了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的协调优化管理。
点检定修使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盘山发电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体系将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点检员专业点检、高级主管的精密点检、劣化倾向技术诊断结合起来,应用设备性能测试、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经济性评价等手段,形成保护设备健康运转的多层防护体系,体现了设备全员、全过程管理的原则,设备的问题被严格控制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水平逐年提高,非停次数由投产当年的8次下降到2005年的1次。
点检定修使设备健康水平不断上升。盘山发电公司设备点检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彻底改变了过去“事后维修”的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使设备的检修周期延长,缩短了检修工期,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检修质量,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达到了更加优化的状态。投产至今机组还没有进行过大修,小修周期由投产初期的一年一次延长至一年半一次,增加了机组利用小时,节约了维修费用,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
通过科学规范的点检工作,降低缺陷发生率,使设备检修管理向定修逐步过渡。针对设备运行情况及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并网安全性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节日检修、小修的机会狠抓设备治理,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电气春检预试工作全面完成,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投入率、电费计量装置完好率、自动装置完好率均达到100%。通讯调度畅通。热工仪表校前合格率、仪表
本网讯 盘山发电公司自组建伊始,就致力于新厂新机制管理模式的探索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不断完善、调整,在生产管理方面逐步建立起了以运行集控、设备点检定修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以安全监察、安全点检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率先实行设备的点检定修制,形成了符合盘山发电公司未来发展和实际的六大主要管理模式。其中,以安全质量标准和安全点检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是以点检定修为主要安全监察、设备监督的两大管理模式。
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
盘山发电公司原来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定性管理,每天泛泛地检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处理,没问题就按正常情况对待执行检查工作。实行安全点检以后,安全检查实行了优化管理,即每天专职安监人员按照各自管辖专业区域的线路图规定,根据点检的管理模式制定的监督内容进行安全监察。监督人员按照“对标、对表、对照”的要求将各自的监督内容表格化,确定安全监督对象、内容、标准、时间或周期,形成“安全点检工作表”,对照工作表按时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并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针对设备管理按系统、分层次和设备运行、维护特性的原则,具体明确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规范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使安全监督人员责任明确。
安全监督人员每天上午开始检查,主要是查“两票”、习惯性违章,有检修项目期间,必须监督工作票操作、操作票执行情况。对特种作业、特种机械和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检修重点监督。在日常巡视中对设备存在的隐患或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监督指导意见,督促整改,根据不安全因素的严重程度限定整改时间,跟踪复查,形成闭环管理。对生产检修中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监督问题,涉及人身安全防护问题进行监督。发现问题除及时纠正、处理外,还将记入“安全点检日志”中,反馈到相关部门并以监察人员开据的考核单为依据进行考核。每月底,安全监察人员对所监察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继续督促整改。使安全生产监督内容显性化、标准化,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监督的盲目性、随意性。实践证明,安全点检是控制和杜绝违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
盘山发电公司投产之初,就实行了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通过点检定修的实施,设备责任制真正落到了实处,并使设备运行状况做到可控、再控。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实现了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的协调优化管理。
点检定修使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盘山发电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体系将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点检员专业点检、高级主管的精密点检、劣化倾向技术诊断结合起来,应用设备性能测试、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经济性评价等手段,形成保护设备健康运转的多层防护体系,体现了设备全员、全过程管理的原则,设备的问题被严格控制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水平逐年提高,非停次数由投产当年的8次下降到2005年的1次。
点检定修使设备健康水平不断上升。盘山发电公司设备点检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彻底改变了过去“事后维修”的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使设备的检修周期延长,缩短了检修工期,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检修质量,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达到了更加优化的状态。投产至今机组还没有进行过大修,小修周期由投产初期的一年一次延长至一年半一次,增加了机组利用小时,节约了维修费用,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
通过科学规范的点检工作,降低缺陷发生率,使设备检修管理向定修逐步过渡。针对设备运行情况及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并网安全性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节日检修、小修的机会狠抓设备治理,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电气春检预试工作全面完成,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投入率、电费计量装置完好率、自动装置完好率均达到100%。通讯调度畅通。热工仪表校前合格率、仪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