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耒阳发电厂1~8月发电利用小时居湖南省统调火电厂之首
2007-09-24 09:40:39 来源:大唐集团
A-
A+
电力18讯: 从大唐耒阳发电厂8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上获悉,该厂1~8月累计完成发电量37.62亿千万时,实现利润5326万元,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62.7%;完成供电煤耗354.7克/千瓦时,比年度计划降低2克/千瓦时;完成综合厂用电率6.92%,同比降低0.33个百分点。截至8月31日,该厂保持了“零非停”的安全生产局面,发电利用小时居湖南省统调火电厂首位。
一连串数字表明,该厂围绕“四个一切”做文章,即:一切工作以抢发电量为基本前提,一切工作以降低消耗为基本要求,一切工作以标准化为基本原则,一切工作以强化执行为基本保障,成效显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历史最好水平。
广开煤源,电煤供应是实现效益的根本保证
抢发电量的瓶颈是电煤。面对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严峻经营形势,该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严格控制燃料采购成本,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生产经营目标完成:一是优化进煤结构,加大经济煤种的采购比率,逐月落实经济煤种的采购量;二是严格控制质量验收,努力提高煤炭质量,重点改造采、制、化、卸现场监控系统,增加汽车机械采样和空车过磅设备。此外,该厂还重新修编燃料管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启动供应商等级评价程序,对不合格燃料进行严格处理,加大索赔力度;三是调整进煤结构,通过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和采购策略,抑制了进厂煤综合价格的上涨幅度;四是提高煤炭库存,避免枯水期的高价采购。在丰水期,充分利用市场缓和的机会,储备足够的口粮,到8月底存煤达到35万吨。同时,该厂把全年的目标、指标分解到月、周,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强化燃料入厂后的管理,规范混煤掺烧,确保燃烧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确保电煤及时、优质地供应到4台机组。
整治设备,标准化作业是实现效益的重要途径
努力提高设备可靠性,加强点检定修工作,进一步规范点检行为和标准化作业,做到设备缺陷可控、在控。年初,该厂提出了“两大一小”,即4号、2号机组大修和3号机组小修的计划。通过二季度丰水期的机组检修,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最终圆满完成了湖南分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利润指标。在大修指标分解中,该厂提出了实现两个“343”和两个“360”的目标,即大修后,4号机组供电煤耗降由350克/千瓦时下降到343克/千瓦时以下,机组343天连续运行;2号机组供电煤耗由387克/千瓦时下降到360克/千瓦时以下,机组360天连续运行。通过大修,4号机组工期比原计划提前8天,汽轮机热耗下降258千焦/千瓦时,锅炉热效率提高0.43%,汽机热效率提高1.32%。在完成了对高中压缸通流部分改造、空气预热器改造、省煤器改造、蜂窝汽封改造等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2号机组供电煤耗与去年同期相比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在全省用电负荷减少、调度要求停机的过程中,该厂采取了按供电煤耗高低顺序进行停机的策略,8月份,2号机运行小时比1号机多191小时,节能降耗工作落到了实处,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落实责任,刚性要求是实现效益的有力保障
今年年初,该厂提出了完成发电量60亿千瓦时的目标后,厂部即对每项经济指标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将60亿千瓦时电量目标逐月分解到每个层面、每个人。运行人员加强全能值班运行管理,重点抓好措施的落实与考核,在值际间开展运行小指标竞赛活动,煤耗、油耗、电耗等指标都细化到岗位,并通过每月召开运行月度分析会,使电量计划不落空,人人有责任,层层有担子。维修部门严格实行点检定修,提高对设备的控制力。为鼓励超发电量,该厂拿出12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超发电量按100元/万千瓦时给予奖励,未完成按同等金额进行处罚;全厂职工的奖金也与电量直接挂钩,月奖按发电量6成比例发放,形成了全员参与抢发电量的局面。
该厂一季度提出了“力争发电18亿千瓦时,实现开门红”的口号,并抓住枯水期的高负荷、高电价抢发电量,在网运行机组咬住红线,加大超发电量和扣罚电量的奖惩力度,做到“时时盯电量,天天算电量”。二季度,该厂积极抓好设备维护工作,利用丰水期检修设备,严格控制成本。三季度,该厂针对迎峰度夏增发电量的有利时机,再次提出发电20亿千瓦时。虽受台风“圣帕”影响,导致降水量增加、气温下降,运行机组负荷率下降,但该厂利用这段时间做好机组的维护消缺工作,为后续月份抢发电量、实现全年目标做好了准备。
和谐电网,沟通理解是实现效益的有效渠道
由于地处湘南地区重要地段,该厂积极、主动与电网进行联系和沟通,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服从电网调度,确保机组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能开得出、稳得住、顶得上、调得下,真正做到让电网放心。
在今年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期,该厂制定了高温季节设备运行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预想,在电网最困难的时候,确保4台机组同时发电,缓解了省用电紧张局面。另外,该厂以电量转移推动各项经济指标的优化,积极做好电量转<
一连串数字表明,该厂围绕“四个一切”做文章,即:一切工作以抢发电量为基本前提,一切工作以降低消耗为基本要求,一切工作以标准化为基本原则,一切工作以强化执行为基本保障,成效显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历史最好水平。
广开煤源,电煤供应是实现效益的根本保证
抢发电量的瓶颈是电煤。面对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严峻经营形势,该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严格控制燃料采购成本,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生产经营目标完成:一是优化进煤结构,加大经济煤种的采购比率,逐月落实经济煤种的采购量;二是严格控制质量验收,努力提高煤炭质量,重点改造采、制、化、卸现场监控系统,增加汽车机械采样和空车过磅设备。此外,该厂还重新修编燃料管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启动供应商等级评价程序,对不合格燃料进行严格处理,加大索赔力度;三是调整进煤结构,通过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和采购策略,抑制了进厂煤综合价格的上涨幅度;四是提高煤炭库存,避免枯水期的高价采购。在丰水期,充分利用市场缓和的机会,储备足够的口粮,到8月底存煤达到35万吨。同时,该厂把全年的目标、指标分解到月、周,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强化燃料入厂后的管理,规范混煤掺烧,确保燃烧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确保电煤及时、优质地供应到4台机组。
整治设备,标准化作业是实现效益的重要途径
努力提高设备可靠性,加强点检定修工作,进一步规范点检行为和标准化作业,做到设备缺陷可控、在控。年初,该厂提出了“两大一小”,即4号、2号机组大修和3号机组小修的计划。通过二季度丰水期的机组检修,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最终圆满完成了湖南分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利润指标。在大修指标分解中,该厂提出了实现两个“343”和两个“360”的目标,即大修后,4号机组供电煤耗降由350克/千瓦时下降到343克/千瓦时以下,机组343天连续运行;2号机组供电煤耗由387克/千瓦时下降到360克/千瓦时以下,机组360天连续运行。通过大修,4号机组工期比原计划提前8天,汽轮机热耗下降258千焦/千瓦时,锅炉热效率提高0.43%,汽机热效率提高1.32%。在完成了对高中压缸通流部分改造、空气预热器改造、省煤器改造、蜂窝汽封改造等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2号机组供电煤耗与去年同期相比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在全省用电负荷减少、调度要求停机的过程中,该厂采取了按供电煤耗高低顺序进行停机的策略,8月份,2号机运行小时比1号机多191小时,节能降耗工作落到了实处,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落实责任,刚性要求是实现效益的有力保障
今年年初,该厂提出了完成发电量60亿千瓦时的目标后,厂部即对每项经济指标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将60亿千瓦时电量目标逐月分解到每个层面、每个人。运行人员加强全能值班运行管理,重点抓好措施的落实与考核,在值际间开展运行小指标竞赛活动,煤耗、油耗、电耗等指标都细化到岗位,并通过每月召开运行月度分析会,使电量计划不落空,人人有责任,层层有担子。维修部门严格实行点检定修,提高对设备的控制力。为鼓励超发电量,该厂拿出12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超发电量按100元/万千瓦时给予奖励,未完成按同等金额进行处罚;全厂职工的奖金也与电量直接挂钩,月奖按发电量6成比例发放,形成了全员参与抢发电量的局面。
该厂一季度提出了“力争发电18亿千瓦时,实现开门红”的口号,并抓住枯水期的高负荷、高电价抢发电量,在网运行机组咬住红线,加大超发电量和扣罚电量的奖惩力度,做到“时时盯电量,天天算电量”。二季度,该厂积极抓好设备维护工作,利用丰水期检修设备,严格控制成本。三季度,该厂针对迎峰度夏增发电量的有利时机,再次提出发电20亿千瓦时。虽受台风“圣帕”影响,导致降水量增加、气温下降,运行机组负荷率下降,但该厂利用这段时间做好机组的维护消缺工作,为后续月份抢发电量、实现全年目标做好了准备。
和谐电网,沟通理解是实现效益的有效渠道
由于地处湘南地区重要地段,该厂积极、主动与电网进行联系和沟通,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服从电网调度,确保机组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能开得出、稳得住、顶得上、调得下,真正做到让电网放心。
在今年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期,该厂制定了高温季节设备运行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预想,在电网最困难的时候,确保4台机组同时发电,缓解了省用电紧张局面。另外,该厂以电量转移推动各项经济指标的优化,积极做好电量转<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