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岩滩发电公司提前完成2007年发电任务
2007-10-08 08:17:16 来源:大唐集团
A-
A+
电力18讯: 截止9月29日,距离2007年结束还有一个季度零1天,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全年计划发电任务,累计发电47.10亿千瓦时,创造了有史以来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发电量最快纪录;7月份发电9.02亿千瓦时,再次大幅刷新单月发电量历史纪录;安全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局面。这些历史纪录,看似偶然,实是必然,透视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不难发现,正是在正确的思想的指导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狠抓基础管理,上下一盘棋确保安全,紧抓机遇科学调度,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结果。
“五个一”思路凝成上下一盘棋
2007年1月9日,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刚组建不久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落实集团公司“节约年”工作要求,制定了“确保一项稳定,实现一个转变,抓住一个机遇,争取一项突破,树立一种意识,共创和谐企业”的“五个一”工作思路,为新的一年继续发展,再续辉煌,指明了方向,统一了企业改制后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
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抓住了公司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经过2005年、2006年大力整治安全生产后,公司安全局面得到稳定和巩固。然而,公司领导班子清醒意识到,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部分职工骄傲自满、安全意识有所松懈的现象更要及时消除,公司2007年将面对上游龙滩电站蓄水、珠江调水压咸以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发电用水再度奇缺。因此,安全稳定就显得异常重要,班子成员把加强安全管理贯穿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外,班子成员坚持每月参加生产一线班组尤其是重点班组的安全学习,了解安全动态情况,强化职工安全意识。1至9月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参加班组安全学习活动超过600次。正是有了做到安全稳定就是最大的节约和效益,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把困难想得多点,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的思想认识,才有了劲往一处使,抓住机遇创造历史纪录的坚实基础。
管治齐下打造健康一流设备
打开设备缺陷记录本,发现年度缺陷率以及时值主汛期、大负荷的7月份的缺陷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今年7月份缺陷仅有17项,创造了历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些看似不大起眼的下降数字的背后,却凝聚着公司上下多年来开展设备管理与整治、追求“零”缺陷目标的智慧与艰辛。
制定设备运行档案和设备更新改造时间表,消除隐患和过期运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公司对主要设备建立完善运行档案,落实专人监控运行情况,结合技术动态监督工作,掌握重点设备运行工况,确保健康质量可控在控;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公司有详细明确的设备远期和近期更新改造日程表,并与生产厂家联通,确保设备质量和设备及时到位。
近三年来,公司年度检修工作中必修项目加技改项目都在1000项以上,2006年冬至2007年春,4台机组大的技术改造项目仍达72项。近年检修职工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无论机组是小修还是大修,项目都一样多。为完成检修项目,检修职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别走,战斗到天亮”是流传在职工中间一句不是口号的口号。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凝聚着公司干部职工太多的智慧和汗水。可见时间有限,打造健康一流设备的要求却不能降低,始终遵循“该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工作基本原则。今春的1号机组大修首次引入监理制,使用作业指导书,更加规范了检修人员检修作业行为,确保了检修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可控在控,提高了效率。自检修结束以来,4台机组经受了6、7、8、9连续4个月大负荷满负荷运行的考验,期间没有出现非计划停运和事故。连续大负荷满负荷安全运行4个月这在该公司机组运行历史上也是一个新的纪录。
2007年夏季,在变压器上吃过亏的岩滩公司针对主变压器等一次设备高温运行安全情况难以准确掌握的难题,引进了红外线高温诊断技术和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为监测主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增添了一双“亮眼”,为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今天的岩滩发电公司机组运行从开机到并网,到负荷的调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而改造后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标准工作票、操作票的全面使用,规范严密的设备巡查制度,技术动态监控的实施,9月份投运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星级考评系统又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多层面的保障体系。
如果说“治”为“标”,那“管”就是“本”,安全文化乃为最高之本。随着安全生产制度化管理的建立和日趋完善,以“我要安全”为标志的主动性安全文化逐渐形成。进入厂房佩戴安全帽已成习惯性动作,作业前安全措施完善、落实与否自觉成为第一个考虑的问题,遵章作业、程序办事在生产现场职工的日常行为中处处体现,在公司生产闭环管理过程中体现,安全价值观已经树立起来。翻开2005年到今<
“五个一”思路凝成上下一盘棋
2007年1月9日,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刚组建不久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落实集团公司“节约年”工作要求,制定了“确保一项稳定,实现一个转变,抓住一个机遇,争取一项突破,树立一种意识,共创和谐企业”的“五个一”工作思路,为新的一年继续发展,再续辉煌,指明了方向,统一了企业改制后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
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抓住了公司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经过2005年、2006年大力整治安全生产后,公司安全局面得到稳定和巩固。然而,公司领导班子清醒意识到,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部分职工骄傲自满、安全意识有所松懈的现象更要及时消除,公司2007年将面对上游龙滩电站蓄水、珠江调水压咸以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发电用水再度奇缺。因此,安全稳定就显得异常重要,班子成员把加强安全管理贯穿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外,班子成员坚持每月参加生产一线班组尤其是重点班组的安全学习,了解安全动态情况,强化职工安全意识。1至9月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参加班组安全学习活动超过600次。正是有了做到安全稳定就是最大的节约和效益,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把困难想得多点,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的思想认识,才有了劲往一处使,抓住机遇创造历史纪录的坚实基础。
管治齐下打造健康一流设备
打开设备缺陷记录本,发现年度缺陷率以及时值主汛期、大负荷的7月份的缺陷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今年7月份缺陷仅有17项,创造了历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些看似不大起眼的下降数字的背后,却凝聚着公司上下多年来开展设备管理与整治、追求“零”缺陷目标的智慧与艰辛。
制定设备运行档案和设备更新改造时间表,消除隐患和过期运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公司对主要设备建立完善运行档案,落实专人监控运行情况,结合技术动态监督工作,掌握重点设备运行工况,确保健康质量可控在控;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公司有详细明确的设备远期和近期更新改造日程表,并与生产厂家联通,确保设备质量和设备及时到位。
近三年来,公司年度检修工作中必修项目加技改项目都在1000项以上,2006年冬至2007年春,4台机组大的技术改造项目仍达72项。近年检修职工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无论机组是小修还是大修,项目都一样多。为完成检修项目,检修职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别走,战斗到天亮”是流传在职工中间一句不是口号的口号。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凝聚着公司干部职工太多的智慧和汗水。可见时间有限,打造健康一流设备的要求却不能降低,始终遵循“该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工作基本原则。今春的1号机组大修首次引入监理制,使用作业指导书,更加规范了检修人员检修作业行为,确保了检修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可控在控,提高了效率。自检修结束以来,4台机组经受了6、7、8、9连续4个月大负荷满负荷运行的考验,期间没有出现非计划停运和事故。连续大负荷满负荷安全运行4个月这在该公司机组运行历史上也是一个新的纪录。
2007年夏季,在变压器上吃过亏的岩滩公司针对主变压器等一次设备高温运行安全情况难以准确掌握的难题,引进了红外线高温诊断技术和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为监测主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增添了一双“亮眼”,为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今天的岩滩发电公司机组运行从开机到并网,到负荷的调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而改造后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标准工作票、操作票的全面使用,规范严密的设备巡查制度,技术动态监控的实施,9月份投运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星级考评系统又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多层面的保障体系。
如果说“治”为“标”,那“管”就是“本”,安全文化乃为最高之本。随着安全生产制度化管理的建立和日趋完善,以“我要安全”为标志的主动性安全文化逐渐形成。进入厂房佩戴安全帽已成习惯性动作,作业前安全措施完善、落实与否自觉成为第一个考虑的问题,遵章作业、程序办事在生产现场职工的日常行为中处处体现,在公司生产闭环管理过程中体现,安全价值观已经树立起来。翻开2005年到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